English

从《经籍籑诂》看《故训汇纂》

2003-11-13 来源:光明日报 王宁 我有话说

论起《故训汇纂》这部书的意义,要从它所继承的《经籍籑诂》谈起。

阮元的《经籍籑诂》,是应乾嘉考据之学的需要而产生的。清代考据不论是史学、法学、文学、术数或技艺,都要从“小学”——文字训诂入手,原始的故训材料,必然成为重要的论据。乾嘉继承汉唐的学风,反对空疏与虚玄,这是一种还历史以本来面目的“求实”态度。故训是距离原典产生时代未远的训诂大师们对古代文献所作的解释,时代的接近使他们还保留着对原典语言准确的语感;学养的高超又使他们具有对中国文化综合的、深刻的理解力;以他们的训释为引导,我们将会少走多少弯路,少犯多少错误,这是不待言的。《经籍籑诂》汇聚了唐代以前的故训资料,免去了许多人“翻检之劳”。但是,《经籍籑诂》的不足之处,早在20世纪之初,已经显露。黄季刚先生说:“清世阮元有《经籍籑诂》,为小学家常用之书。惜其以《佩文》韵分编,又载字先后毫无意义,至其搜辑亦有不备者。今若能通校一过暂用字典编制法编之,次为补其遗阙,此业若成,则材料几于全备矣。”这段话已经明确指出了《经籍籑诂》资料搜辑不全和编排体例未妥这两个大缺点。虽然如此,完全纂集故训原形、不另作其他处理的专书,只此一家,它所起的作用,非同一般字书。

《故训汇纂》的诞生比《经籍籑诂》晚了200多年。这两个世纪不是一般的200年,而是中国语言文字学完成了自身科学改造的200年。在21世纪初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故训汇纂》,比之《经籍籑诂》,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首先是规模的扩大。《故训汇纂》引用典籍的时代比《经籍籑诂》多出千余年,范围不但收全了10部“小学”专书的义训条目,而且在经史子集故训之外,扩充到近代笔记和佛经注释。其篇幅约为1300万字,超出《经籍籑诂》四倍,克服了《经籍籑诂》搜辑不备的缺点。

其次是编排体例的重新设计。全书改用《康熙字典》的214部排列,实现了黄季刚先生重编《经籍籑诂》的理想。更重要的是,《故训汇纂》的编例,是在现代语言文字学观念的指导下创立的。在词汇学方面,它收录了大量的复音词,包括先秦典籍的复音词,打破了上古汉语极少复音词的成说。在文字学方面,它严格把握异体字,关注了简繁字对应中的诸多复杂问题,清理了字用学中通假、分化等相关概念。在训诂语义方面,辨析了形训、音训、义训,分清了假借与同源,注意了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在音韵学方面,它重视《广韵》反切与现代音的配合标注,处理又音问题时,不但从语音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又音发展的趋势,而且注意了以音别义的语言事实。一部要处理如此众多的材料,又并非理论之作的纂集专书,在前人各种书籍的编纂各行其是的情况下,采用了如此自觉、科学的编例,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在《故训汇纂》里,聚集了近3000年以来的中国传世典籍的解释材料。传世典籍比之出土文物更高的价值在于,他们的经世流传,积淀了历代国学大师的理解、整理,有的经过数度解释,肯定而否定,否定而再次肯定,文化底蕴异常丰厚。现代人和后代人要了解自己的民族,洞察自己的历史,不能不阅读这些典籍;要准确地、按照本来面貌理解这些典籍,不能不参考这些故训。《故训汇纂》为我们提供的,是几千年历史文化书面典籍多层面的意义信息。这些信息以其本来面貌呈现在专门家的面前,可以使我国古籍整理速度大大加快,质量不断提高,给历史文化的还原提供了最优越的条件。这里还要特别提出的,是《故训汇纂》对汉语言文字学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故训汇纂》的诞生使语言材料的断代工作和在准确解释前题下的科学处理,都有了更多的依据,因而也会使汉语、汉字的研究成果,更接近汉语言文字的事实。汉语的研究将更重视古今的沟通,《故训汇纂》对知古而论今的作用,也是不容忽略的。(本文为《故训汇纂》一书序言,有删节。)

《故训汇纂》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主编商务印书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