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关注文化传媒

2003-11-13 来源:光明日报 □戚鸣 我有话说

《2003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nbsp

主编:江蓝生谢绳武&nbsp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nbsp

定价:38.00元&nbsp


文化蓝皮书今年是第二部了。在这本《2003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里,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到,中国文化产业正以令人欣喜的发展速度,迈向新的台阶。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蓝皮书再一次突出强调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并且详尽地分析了我国新闻出版传媒业、文化艺术业、体育产业、旅游业、文博会展业、音像业、广告业等领域的现状与问题,得出这样的结论:文化产业“合法化过程已经完成,合理化过程正在展开。”

关注传媒业,是蓝皮书的特点。我们从该书看到,2002年我国传媒业总收入近千亿元人民币,但传媒业无论是广告还是发行,实际上还有一倍以上的空间。到目前为止,传媒业已经掀起过第一次“洗牌”的高潮,即已经建立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出版集团……随着2003年开始的报刊行业整顿和结构调整,以及各媒体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新的一轮媒体洗牌又将开始;怎样尽量借机加快发展,成为各媒体当前的重要课题。蓝皮书指出,我国目前报业市场最发达的是京、沪、穗三地,而上海止步不前,广州盛极而滞,北京方兴未艾。未来几年后,由于经济与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传媒业内的投融资改革将掀起第三次洗牌浪潮,以资本为纽带的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甚至跨国界的资产重组,将使我国形成一批大的有实力的文化产业集团。蓝皮书在这方面的分析应该说有可供借鉴的独到之处。

文化产业的发展,关键看体制的转换与创新。这其中重要的是市场准入与资本进入两个问题。蓝皮书以旅游业为例:我国旅游业发展很快,这已是公认的事实。但是现代旅游已从简单的“观光游”向“体验游”转化发展,它更加注重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高文化过程的体验。因此,文物、遗产等文化资源在旅游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是,旅游部门与文物部门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方面,这几年矛盾时有发生。而从国际上看,旅游与文博成功结合的例子并不少,关键就在于要处理好保护与经营的关系,转换和创新机制,这需要我们进行配套的改革。

蓝皮书对已经取得的成就的分析论述是充分的,但同时也不回避问题。在“总报告”中,列举了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的发展速度近几年有下降和起伏的现象:从1999年以前的2位数增速,下降到1999年的7.2%,2000年下降到5.3%。这种降速其实并不反映需求的增减,也不反映产业发展的真实潜力,但它确实反映出我国文化市场总供给不足。与此相联系的,就是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着文化内容缺乏的弱点。文化产业说到底是内容产业。文化资源、文化内容与文化原创力的薄弱环节,正成为制约我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瓶颈。两年前,广电集团正式组建,强化了播出手段,但明显滞后的是节目制作机构和节目供应商,以致经常出现全国几十家电视台同播一个剧目的情况。类似的情形还发生在电影领域:我国电影产业链条的互不衔接和整体亏损的态势是很明显的。

今年的文化蓝皮书比起去年的第一部来又有较大的改进,它由一篇总报告和几十份专业分报告组成。作者队伍十分强大;既有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官员做出的政策分析,也有学者专家的精到论述,还包括有关地区、部门成功经验的介绍。通过这本书,我们能大致了解和把握我国最新的文化产业发展脉络与趋势,认清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据编撰者介绍,文化产业的数据统计已被列入有关部门的工作计划之中,今后的报告将会更加详实具体。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