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怎样看五六岁孩子读《论语》

2003-11-1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杜弋鹏 我有话说

一群4到6岁的孩子身穿唐装,摇晃着小脑壳使劲念“子曰……”诵得很有点功夫。

诵读声是从北京市安定门地区的孔庙传出来的。孔庙,教化圣地,诵读声从此地琅琅振作,当然会很快传遍北京城。

据了解,这个学堂叫“安定门国学馆”,2002年4月在北京孔庙正式开馆。办学者从300多报名者中筛选出38名4至6岁的娃娃,约定他们要身着唐装,开始了国学启蒙课的学习。根据4至6岁儿童的智力和学习承受能力,主办单位选择了《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论语》中部分篇章及唐诗宋词等适合儿童启蒙的读物,并聘请了幼儿园老师、离退休专家和部分在职教师来任教,很认真也很有章法。英语热、数学热、音乐热、电脑热、美术热……热得孩子们大汗淋漓,国学热又热到幼儿身上。愿意让自己孩子受此热者络绎不绝,一时间在京城引起方方面面的关注。

望子成龙的家长们花钱把自己的小宝贝领进国学馆时的心态复杂得很。有的家长说:“让孩子早受这方面的教育,不会有什么不妥吧?”有的家长认为:“肯定有百益而无一害,这方面的启蒙教育,对我们孩子来说,太需要了。”有的家长不以为然,说:“穿唐装,念古文,一面玩儿,一面学点知识,挺好的。”也有讲得非常玄乎的:“这可以奠定孩子一生的基础,非常重要。”孩子们大多数摇着小脑袋说:“不好玩儿。”问他们:“那为什么还来呢?”“怕爸爸妈妈,就来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界人士认为,时代发展到今天了,杨利伟都上太空了,我们应该对国学有个科学的认识,国学,不应仅仅指古代的东西,还应有现代的新的东西。而且,从小学到大学,课程中国学的内容已经科学地适量地有了。也有人认为,学习国学,不可能一蹴而就。抢救国学,不能逼着五六岁的孩子们硬学……

但有很多人认为,孩童时打点国学基础,只会益于培养纯正善良的品质,丝毫不妨碍孩子对自然科学的学习与追求,也不妨碍对现代化的认知。

见仁见智。第一届国学班的学生们已经走出了孔庙的大门。据国学馆的任课教师介绍:“经过短短一年的教学,孩子们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滋养,记忆力、理解力、表达能力得到增强,并表现出了懂礼、尊老的好品质,家长们对此好评如潮。今年,新一届的国学馆报名依然呈门庭若市的状态,因此国学馆已准备适当扩招来满足需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