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涓涓细流汇江海

2003-11-16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万里长江,惊涛拍岸,奔涌不息;古城荆州,蜚声天下,人杰地灵。长江的雄浑与古城的悠远在此融汇,长江的文化与古城的文明在此凝聚。长江大学吮吸着二者的滋养,品味甘醇,得天独厚。学校占地4042亩,校园绿荫环抱,鸟语花香,风景秀丽,环境幽雅。校舍建筑面积91.9万平方米,在校生4万余人,其中研究生1千余人。教职工总数4300余人。

岁月峥嵘历史辉煌

长江大学由原江汉石油学院、湖北农学院、荆州师范学院、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四所院校合并组建,各校都走过了一段峥嵘岁月。

江汉石油学院的前身是1950年创办的北京石油工业专科学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江汉石油学院,隶属国家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从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划转湖北省管理。

湖北农学院的前身是华中农学院荆州分院,始建于1977年,1989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湖北农学院,是湖北省重点骨干本科院校之一。

荆州师范学院的前身是湖北省立第四区简易师范,始建于1936年。1978年成立荆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荆州师范学院,由湖北省和荆州市共同管理。

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始建于1951年,1977年更名为武汉医学院荆州分院,1984年更名为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由湖北省卫生厅管理。

学科齐全特色鲜明

学校共有72个本科专业、27个专科专业,学科覆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历史学等10大学科门类。有硕士点20个,在建博士点5个、在建硕士点35个,具有工程硕士和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拥有矿产普查与勘探、油气田开发工程、石油天然气机械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应用化学、企业管理、作物遗传育种、农业水土资源利用、农业经济及管理、园林植物及观赏园艺、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光学、应用地球物理、有机地球化学等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在油气储层、地球化学、测井、物探研究、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教师教育、荆楚文化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鲜明特色。

师资雄厚设施完备

学校现有专职教师1601人,其中教授200余人,副教授670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800余人,其中博士189人;学校有楚天学者特聘教授5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35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4人,省部级跨世纪学科带头人79人,有13人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学校还聘请了100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为客座教授。

学校拥有88个实验室或实验中心,其中有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基地。国内唯一、亚洲最大的湖盆沉积实验室设施先进,堪称一流;湿地农业与涝渍灾害实验室拥有设备总值近1500万元,为国内同类实验室之最。学校拥有实验设备18710台(套),总值22450万元,其中有运行速度38.5亿次/秒的并行计算机、V5-2000大地电磁测深系统、TSQ-45型色质联用仪等一批大型仪器设备。学校图书馆藏书224.4万册,长期订有2000多种中外文期刊,并拥有各类电子文献数据库和网络资源。

潜心探索成果斐然

学校现有37个研究所(室),“九五”以来,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和“863”、“973”高新技术、国际合作项目、省部级等纵横向科研项目2508项,累计科研经费2.35亿元,2003年度科研经费已突破5000万元。学校还承担了国家、省部级教改和教研项目94项。共出版各类专著98部,发表论文3384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289篇。有115项科研成果获国家或省部级奖励。其中,《煤成油形成环境和成烃机理》、《湖北省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的发现与育性转换机理研究》分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三等奖,《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农业高校农经管理主要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改革研究》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低熟油气的形成机理与分布规律》等3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长江三峡剖面微缩工程》等7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教学管理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等6项成果获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塔里木盆地构造特征》、《棉花新品种“鄂棉15号”》等18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几年来,在湖北省科技奖励中,学校获奖科研成果一直位居省属高校前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最近公示的湖北省科技奖励中,我校有9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获奖数量及档次位居湖北省高校第四位。

高振中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首先发现并提出了内波、内潮汐沉积,这也是中国沉积学家首次在世界范围内提出的一种新的相类型。电磁模拟勘探技术在国内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界独树一帜;测井、地球化学两个部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代表了国内最高水平。油田污水处理技术成果,应用于新疆、中原等油田后,每年创造近10亿元的经济效益。

由日方无偿投资8.2亿日元的中日技术合作项目“中国湖北江汉平原四湖涝渍地综合开发利用计划”,是全国高校中最大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之一,该项目直接产生了13项科研成果,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研究成果推广后,建成了各具特色的涝渍地改造样板和规模化的成果推广开发带,并取得了6.5亿元的直接、间接经济效益。

荆楚文化研究所是全省高校中唯一的楚史楚文化研究的专门机构,出版了20余部学术专著,有4部著作荣获第10届中国图书奖。魏昌教授的专著《楚国史》填补了系统研究楚国兴衰发展史的空白。楚文化研究的专业性网站“荆楚文化网”为全国唯一每天更新的荆楚文化专业网站。

学校还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乌克兰、瑞典、新加坡、香港等20余个国家或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已向英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选派留学生,同时招收来华留学生。

桃李芳菲誉满天涯

学校共培养毕业生8.8万人,毕业生广泛分布于科学研究、技术推广、教育教学、临床医疗、行政管理、商业贸易等各个领域,有很多毕业生已经成为知名学者、专家、基础教育骨干教师和企业家,有的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近年来,应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突破20%。例如,地质系982班考研上线率高达73%,园艺系9806班一寝室7名女生同时考取研究生。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超过90%。

由于学校在科学研究、技术推广、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分配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科技扶贫先进单位”、“全国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等荣誉,并被授予“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称号,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连续八年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的联合表彰。

庄子曰: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涓涓细流汇江海,正可以形成浩然之势,负重之力,博大之怀。

今天,我们正满怀憧憬,凝视着长江纯洁的清流,畅想着长江磅礴的力量。我们赞美长江,我们依恋长江。

传承历史之辉煌,整合四校之精华。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以中华民族母亲河命名的长江大学,必将凭藉万里长江的恢弘气势,长江文化的丰厚底蕴,创业创新,迅速崛起,打造高等教育的长江旗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