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解读重庆“教育经济学”

2003-11-24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张国圣 我有话说

2003年初,重庆市启动了有史以来最宏伟的教育发展战略。

市教委主任欧可平将这一战略的总体思路归纳成五句话:依靠教育培养人才,依靠人才发展科技,依靠科技振兴经济,依靠经济支撑教育,依靠教育培养人才。“这将有利于把教育和经济由‘两张皮’合成一张皮。”他说。

将发展教育作为一个地方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而不仅仅将其看成地方党委、政府难以推卸的责任,这是极具前瞻性的转变。教育发展由此得到了内在的“源动力”。

梯级开发人力资源

直辖给重庆教育翻开了崭新一页。6年来,全市教育基础设施投入相当于过去50年总投入的1.8倍,基础教育人口覆盖率由18%提高到了95%,在校高中生是直辖前的3倍,在校大学生则由8.7万增加到了37万。但在重庆市决策层看来,这还只是一个最基本的框架。

从2003年起,重庆启动了包括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优质普通高中建设、重点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在内的“八大重点教育工程”。

基础教育、普通高中和普通高等教育近期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缓解高中教育的供求矛盾、大量供给社会所需的高级人才。与此同时,从就业和创业能力、科教兴农富民、库区移民子女、工业系统所需高技能紧缺人才等八个方面,全面推进职业教育。

梯级开发人才资源,确保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这一思路使得教育对社会的回报不再遥不可期。

优化整合教学资源

随着中小学标准化建设,重庆也将逐步撤并村级小学、调整布局。按照规划,到2010年,全市中小学危旧房屋将全部改造完毕,并达到国家一、二类学校标准。在主城区中学尤其是办学质量较高的中学,推进初、高中办学分离,新建寄宿制高中,满足各重点中学发展的需要,吸引周边生源,提高辐射能力。同时,要集中主要力量普及高中教育,使每个县城至少建成一所办学质量较好的高中,解决农村学生的求学问题。在此基础上增加高中数量,并在一些中心镇配置高中。

市级教育科研网建设,也将在2010年使重庆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全部实现“校校通”,实现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资源共享。

已经开工建设的、总投资110亿元的大学城,是按“政府主导,学校参与,统筹规划,政策支持,多元投资,市场运作”的模式建设的,将从2005年开始接纳学生,并在2007年入住师生10万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的大学城,将使其中的各高校在保持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同时,建立公共教学资源平台,实现校际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和学分互认,并“联网”使用图书馆、体育场和实验室等。各校的后勤服务工作统一社会化,把校长从饮食起居等烦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

通过优化整合,重庆教育应体现“规模经济”。

多方开发社会资源

按照规划,重庆将在2020年建成长江上游教育中心和西部教育高地,实现教育现代化。

如此宏伟的目标,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撑。钱从何来?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例举了10条筹资渠道。他认为,关键是加大教育领域的投融资体制和机制改革,引导、激活社会资源共同参与。

“科教兴渝”、“知识重庆”,是重庆市确定的两个互为基础的战略。与之相应,市委、市政府希望形成政府、社会、个人共同投入的现代教育

投资体系,拓宽教育的资金来源,运用财政、金融、税收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办学,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教育投融资体系。

对于教育在地方发展中的先导地位,黄奇帆一再强调:“我们必须站在提升全市综合竞争力的高度,加速提高重庆现有的教育水平,使之与重庆21世纪的经济、技术、人才结构的发展相适应。”重庆的决策层已经形成共识:大力发展教育,全面开发人力资源,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振兴重庆经济的良策。

欧可平说:“我们也希望更多的潜在投资者能够了解并体会到,投资教育是经济的、合算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