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创建大理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坚持“三个代表” 振兴基础科学
2003-11-28 来源:光明日报 南京大学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 我有话说

南京大学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成立于1989年,1993年批准为基地多学科综合点。自进入基地以来,强化部不断增强教学改革力度;同时,基金的投入使软、硬件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广大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有了极大提高,广大学生在基地的环境中得益非浅。研究生导师普遍反映强化部毕业生素质高、能力强,在攻读研究生后很快能介入科研前沿,早出成果,发表论文多,已有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如何培养能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新一代地球科学人才,是地学教育的新课题。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根据地球科学学科特点和当前的人才需求,以原国家教委1993年在地球科学系建立“地质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后被确定为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为契机,不失时机地调整培养目标和规格,在本科教育中确立了基础型和应用型两类地学人才的培养体系,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分流培养,稳定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在七年多的探索和实践中,地球科学系努力培养理论扎实,有较强的获取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富有创新精神和较高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

南京大学地理学人才培养基地在大力加强基地点教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多方面的地理学教学改革举措。新的地理学课程体系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按大理科要求强化基础,第二层次按大地学特色要求强化基础,第三层次主要开设地理学学科领域内不同专业方向的主干课和选修课。新的地理学课程体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理化和大地学基础,更加注重地理学教学的实践环节。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1991年被批准为首批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南大化学化工学院一贯以“化学教育既传授知识和技术,更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的全面化学教育准则为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基础厚、知识新、素质高、能力强的理科基础性人才作为首要任务。我们将重点放在给予学生一流的培养上,即:一流的教学教师队伍;一流的办学条件;一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及相应的教材;一流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一流的管理及服务机制;一流的教学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体系。

南京大学生物学基地通过基地建设使四大专业基础课即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特别是相应的实验课程不断完善、充实和提高,扩建了实验室,添置了许多新的仪器设备,使实验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并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

南京大学天文系天文基地本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天文专业知识的大理科人才”。天文学属于基础研究的学科,国家对这类人才的需求并不大,但又不可缺少,且这类人才要求很高。天文本科教育应当为高级天文人才输送充足的生源,故天文基地应当增加本科生考取研究生的人数。对不适于或不愿意从事天文基础研究的人才,可从事与大理科有关的其他专业。

南京大学物理学基地成立八年多来,共培养本科毕业生860多人,现有在校本科学生770多人。我们根据科研和教学的需要,以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三个国家重点学科为核心,对全系的学科进行了重组,强化学科的内部联系;让一批在科研上取得突出成绩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充实到本科教学第一线,建立了一支结构比较合理的老、中、青三结合的教学梯队。物理学基地建设取得了喜人成果。学生连续四届获“挑战杯”二等奖,“全国数学建模比赛”一等奖等。本科生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独立或合作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不少被SCI收录。研究生录取比例逐年提高,目前已达到了40%—50%。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