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突出特色,走教学研究型大学之路

2003-11-29 来源:光明日报 武晓东 蒋宗文 我有话说

风雨兼程、薪火相继,天津工业大学从1912年纺织系建立,历经北平大学工学院机织科、天津大学纺织系、河北纺织工学院、天津纺织工学院、天津工业大学,几次搬迁,几度易名,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步一个脚印。现已发展成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结合,工、理、文、管、经、法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在几十年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教研相长、学能并进”的办学特色,这是工大几代学人集体智慧和实践成果的结晶,也是学校近半个世纪办学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

特色理念——源于现实需求和学校办学优势的结合

学校的特色不仅是一所大学历史的沉淀,更是学校在当前形势下,生存发展的一种战略,是现实需求和历史优势的结合。

天津工业大学在建校后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是一所纺织高校,其行业性的特点和当时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决定了该校从办学开始就十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能力相结合。这一理念历经数十年的实践和发展,薪火相继,最终形成了“教研相长、学能并进”的办学特色。

该校建校之初便确立了把学校建成一个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高等院校的目标。在人才培养上,使学生完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使其具有较宽广、扎实的理论基础,较丰富的生产知识和必要的劳动生产技能及组织管理生产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该校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数量上由少而多,课题由低到高,研究成果由小到大。

例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学校教师的“无触点高频感应焊管研究”、“用烘箱法测定含水率的研究”、“织物机械坚牢度的研究”等解决了当时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在深入工厂校企联合攻关中,“静电纺纱”、“气流纺纱”研究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与此同时学校着力于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拥有国内一流的纺织实验设备和包括棉纺、毛纺、织布、印染、化纤、机械、电子等较完备的校办实习工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该校开始组建研究室和研究所,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工作。“山羊绒分梳”、“针织物顶破强力”等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特别是自行研制的“无级变速纤维摩擦系数测试仪”优于日本进口仪器,填补国内空白。改革开放以后,该校为适应新时期面临的新形势,强调要发扬优良办学传统和特色,进一步促进教学和科研共同发展。广大教师迸发出极大的创造活力,科研工作得到长足发展。该校许多标志性科研成果,如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研究、中空纤维、功能纤维研究,抛光技术、激光技术及单片机开发系统等,都是在这一期间从教学活动中起步并打开局面的。

2000年该校更名天津工业大学后,从自身发展定位出发,进一步确立了既要重视教学、又要重视科研,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思路。同时,面对高校扩招后教育质量存在滑坡的倾向,以及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提出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在坚持学校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创立工大毕业生的品牌,在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上走出自己的路子。

“教研相长、学能并进”八个字,是工大人近半个世纪的办学经验总结,这一办学理念具有与时俱进的动态品位,它造就过去,是学校历史发展的积淀;引领未来,对今后该校本科教学工作不断攀升有重要的导向性意义。

特色根基——以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为切入点

大学根据自己的独特优势发展某些重点学科,使之成为优势学科,并率先在自己的优势学科培养出一批有特色、高素质的人才,产生了一批独特的、社会需要的科技成果,从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可以说,优势学科的建设就是一个大学形成自己特色的根基。

天津工业大学从传统纺织专业为切入点,在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同时,为形成“教研相长、学能并进”的办学特色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一、完成了传统纺织向现代纺织的转变

走进天津工业大学,就会深切地感受到该学校的纺织工程已不再是传统概念上的“纺纱”与“织布”,而是集材料、能源、信息于一体,融汇了纤维、产品、管理、贸易、艺术及计算机等多方面科学知识的综合学科。近年来,该校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及相关交叉学科的引入和嫁接,给纺织工程学科注入了新的活力。该校纺织工程学科的教学与研究早已超出了穿衣保暖、遮体御寒的基本功能,而拓展为衣着用纺织品、装饰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三大类别。特别是在产业用纺织品的研究上,该校的研究成果在航空、航天、军事、交通、土木工程、医疗卫生、农业、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衣着用纺织品也正在向着充分体现服用性、功能性、环保性和艺术性的方向发展。在专业教学上,构建了现代纺织的课程体系,引入现代化的IT、CAI、CAD、CAM信息化技术,着力培养具有技术开发能力和管理能力的现代高级纺织专业人才。

二、实现了单科院校向多科性大学的跨越

随着现代纺织的出现,纺织原材料种类趋于多样化,纺织品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加工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产品的性能和功能更加多样化,纺织学科已经形成集材料、机械、电子、化工、生物、信息、管理等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系统学科。天津工业大学以传统优势学科——纺织为依托,通过交叉、渗透、融合等方式进行内涵改造,不断吸纳学科发展的“新鲜血液”,使传统的纺织学科焕发出新的光彩。许多源于纺织,又高于纺织的高水平科研项目和高技术成果,不但使传统的纺织工业完成了向高科技的转化,还带动了材料、计算机、自动化、机械电子、艺术设计等学科的协调发展。使天津工业大学由单科院校发展为多科性高等学府,实现了由传统纺织向高科技纺织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的跨越。学校现建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纺织工程;3个部(省)级重点学科:纺织工程、材料学、高分子材料;5个天津市“十五”综合投资重点建设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材料学、艺术设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3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点,26个硕士点(其中3个硕士点还具有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和5个工程硕士领域。设有14个院系,34个本科专业,共有全日制在校生11832人。

三、凝练学科方向,打造特色品牌

随着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办学层次的进一步提高,天津工业大学科学凝练学科方向,打造出一批优势学科。该校建立了复合材料、膜分离工程、纺织助剂等多个研究所、研究室,具有承担大型综合性科研的能力。现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纺织复合材料”、“中空纤维膜分离技术”、“特种功能纤维材料”、“纺织油剂助剂”、“宽带激光涂敷及热处理”等五个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领域。“三维异形整体编织工艺的研究和三维编织设备及织物的研制”项目,荣膺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校的膜科学与技术研究所一直致力于中空纤维膜的开发、制造和应用研究,在这里诞生了我国第一支中空纤维膜组件。2002年10月12日,中央领导在天津市委书记张立昌、科技部长徐冠华等领导同志的陪同下视察了该校,对学校自主开发研制的以PVDF高抗污染中空纤维膜为核心的三项重大应用技术给予充分肯定。中科院院士、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先生在参观学校优势科研项目后,欣然命笔:“泮湖水碧有深缘,桑绿文兴科更尖;织得彩虹星际架,奔驰直上九重天。”

特色建设——以构建教学、师资和学生等工作机制为突破口

特色就是品牌,就是竞争力。如果一个大学在教学、科研、师资和学生工作等方面能构建办学特色发展的运行机制,为特色的发展保驾护航,那么,特色必将成为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推动力。

天津工业大学多年来在贯彻“教研相长、学能并进”的办学理念过程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订了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并不断发展、完善,逐步形成了促进特色建设的运行机制。

一、构建了有效的教学科研型教师培养机制

首先,强化了“教研相长”的导向。坚持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要求并重,明确规定只有既完成了一定教学工作量又完成了一定科研工作量的教师才能晋升副教授或教授,并规定以教学为主的教师应有30%的时间搞科研,以科研为主的教师应有30%的时间从事教学;同时,鼓励教师将学科前沿知识、最新的科研成果及科学研究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以科研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其次,学校采取培养和引进并重政策,近三年学校每年投入约60万元用于中青年教师培养,已有34人获得博士、硕士学位,156名教师正在国内外高校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按照教学科研型模式,学校从1998年起,对学科带头人采取“一人一策”,对特殊学科实行“一院一策”的办法,鼓励引进高层次人才,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近三年,学校累计引进博士生导师、博士、硕士教师137人,对教学科研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学校非常重视从社会科研单位、生产企业引进科研实力强、学术水平高的人才。从建校初期到改革开放以后,学校都有一批教学骨干来自于科研单位或生产企业,其中许多人成为学术带头人。

第三,实行教学与科研岗位轮换的工作环境机制。即采取教学岗位与科研岗位“双向交流、合理流动”的政策措施,安排一批教师通过岗位轮换,使他们获得更好的科研环境和“充电”的机会。积极鼓励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为本科生授课,特别是结合他们自己的科研成果为学生开设选修课、讲座。2002年,还制订了“天津工业大学教授为本科生讲课的规定”,要求包括专职从事科研工作在内的所有教授,每学年至少为本科生开设一门课程、作一次学术报告。

二、构建了培养学生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近几年,为充分发挥实践环节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特殊重要作用,该校以教学计划和有关政策为依据,对实践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完善。

第一,加强了实验、实践和科研实习基地的建设。学校投入8000多万元加强实验室建设。调整、组建了多个综合性、开放性实验室,新增加10个创新性实验室,不仅满足了全校各专业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需要,还为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广阔空间。目前,学校有12个基础实验室通过了天津市的达标验收,其中,物理实验室被评为全国先进实验室。学校投入400多万元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同时,该校与多家大型企业合作,在校内外共建实习基地、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在此基础上与各省、市的一百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学校利用科研和人才优势为企业服务,企业为学校提供科研和教学实习的场地和经费。目前,该校已有78个实习基地,其中校内8个,校外70个。从而为教学过程中强化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二、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将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在强化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如,材化学院开设了“纺织助剂合成”、“化纤油剂研制”等应用化学的综合实验;理学院物理实验室组建了“设计与制作”、“维修与制作”两个实验室,让学生自选课题、自定设计方案,自己动手拆卸和重组废旧仪器,规定“拆坏无过、修好有功、创新有奖”,对创新成果好、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评优并发证书;机电学院选拔4名九九级学生参加了流体传动与控制实验室的建设工作,让学生参与安装、调试整个过程。同时,一些学院还开设了旨在训练学生创新与动手能力的任选课,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个人兴趣与特长,进行自主学习、研究与创新活动。

第三,积极组织学生及早进入科研探索阶段。该校充分利用科研项目和师资的优势,有计划地引导本科高年级学生参与科研工作,纺织、材化、机电、计算机等学院每年都安排一批二、三年级学生直接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承担其中的部分工作,发挥了教师的科研助手作用。

第四,切实推动毕业设计(论文)采用实际课题。该校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中的实际课题所占比例逐年提高,2003年,工科类专业有76.1%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为教师的科研课题和生产实际课题,机电学院、材化学院每年70%以上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都是教师的科研课题,使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第五,充分发挥校内外科研基地的育人功能。该校每年都选派一定数量的学生到功能纤维研究所、膜分离技术研究所、高新技术公司、激光工程中心等科研所(室)完成毕业设计,及早参与前沿课题的研究。同时鼓励和支持学生到现代化生产和科研企业进行教学实习。每年都有不少学生到摩托罗拉公司、微软公司、全美测评软件公司、中环电子公司、包钢集团、津达制衣有限公司、世纪坐标广告公司等70个学生实习基地进行实践。

三、构建了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

该校深刻地认识到,教学工作主要是传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是间接知识,是理性认识。没有科学研究,把大量的感性材料整理加工成为理性的东西,编入教材,教学就没有内容,更谈不上提高。科学研究是“源”,教学则是“流”,源流不能分开。从人才培养上看,通过科学研究,用自己创造的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不断提高师资水平,不断更新教材、丰富教学内容,才能培养出世界第一流的科教人才。否则那就只能照抄别人的教材,建设低水平的师资队伍,培养低质量的学生,永远在别人后面爬行。为此,该校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教学质量的检查和评估等各个环节,都制订了具体的标准和制度,以促进“教研相长、学能并进”办学理念的贯彻落实。如,先后制定了《教育科研管理规定》、《校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实施意见》、《科研促进教学的若干办法》、《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方案》、《课程建设和管理条例》、《科研奖励办法》、《绩效津贴发放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与政策措施,规范了教学科研项目的立项、评审、验收,以及教学成果的评审、奖励和推广等工作,把教师的科学研究、教学研究、教改成果、教学绩效与职称晋升、岗位聘任、年终考核、津贴发放相挂钩,极大地调动了教师投入教学、教改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了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该校在《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学生科技竞赛的实施意见》等管理制度中规定: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活动,获得全国、省市、学校级别的奖励,或参加学校认定的各种技能等级考试并获得证书,可计入任选课学分。

四、构建了优良的校园文化熏陶机制

该校多年来把贯彻“教研相长、学能并进”的办学理念作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把以第二课堂为载体的“四杯”学科竞赛、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多种形式社团活动纳入学校本科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绝大多数项目与学分挂钩。每年有50%的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2000年以来,共有300多项学生科技项目得到学校的资助。每年用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金为20万元。

该校注重学术环境对学生的重要教育影响作用,经常组织各种学术讲座与报告会。先后邀请了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陈清泉先生及一批两院院士和知名学者来校讲学,营造了浓郁的学术氛围,开拓了学生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

该校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校园里活跃着100多个学生社团。学生体育工作全国领先,该校男子排球队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冠军,并代表中国参加了第19届、22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校游泳队在第6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十金佳绩。校女子龙舟队勇夺2001年、2002年澳门大学生龙舟邀请赛冠军。

发展特色——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高峰带高原”,通过保持和进一步发展特色,增加新的学科特色和优势,达到整体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多年来,“教研相长、学能并进”的理念在学校逐步深入人心,现已成为全校的共识。在这一理念指导下,该校的本科教学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整体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迈上了新的台阶。

一、“教研相长、学能并进”,促进了学科和专业的发展

该校通过坚持“教研相长、学能并进”的办学理念,鼓励教师从教学活动起步,广泛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工作。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不断提高,科研工作取得大量成果,创造出以纺织复合材料研究、膜科学与技术研究为代表的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优势,同时积极围绕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凝聚相关学科的优势力量,培育新兴学科,增加了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工业设计、工业工程、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财务管理等一系列新专业。学科之间进一步交叉融合、相互渗透,为特色学科建设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二、“教研相长、学能并进”,促进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该校每年投入80万元设立教改和教学研究专项基金,支持教师加大教改力度,加强教学研究。2000年以来,学校共有各级教育教学改革立项231项,其中省(部)级以上77项,校级154项,已完成并通过鉴定62项,并有14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方面,借助教师的科研积累和学术优势,更新教学内容,开设新的课程,整合课程结构,拓宽专业口径,形成了支撑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课程体系。

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本着“注重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的原则,大力推进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构建和完善了多种形式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学模式。同时,一大批学术造诣高、科研能力强的教授、学者在为本科生上课的过程中,不仅直接把科技新知识、新信息带进课堂,而且把科学探究方法和探究风气带给学生。

在教学手段改革方面,注重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并取得了大量成果。目前,该校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的时数已达27%,教师自行开发研制的多媒体课件62个,其中获省(部)级奖17项,国家级奖4项。

三、“教研相长、学能并进”,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该校在“教研相长、学能并进”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提倡探究式学习,并取得明显成绩。如,纺织专业的专业外语课教学中,实施“三段式”教学方案,使学生的外语读、听、说、写、译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学生在招聘会上与招聘人员用英语对答如流,还编译并发表了8篇学术论文。机电学院学生在高殿斌教授指导下,承担了“窄带预浸机的研制”课题部分工作。该项目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得了2000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近几年,该校学生在大学生的各类学科竞赛、统考中屡获佳绩。共获市级以上各种学科竞赛奖171项,其中国际竞赛奖2项,全国竞赛奖38项,市级竞赛奖131项。2001年,在天津市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中,获团体第一名;2002年,在天津市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获普通院校第一名;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三个队获天津赛区二等奖;首次参加美国数学建模竞赛,共派出两个队,分获二、三等奖。2003年,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一等奖8人,二等奖19人,三等奖38人;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共派出8个队参赛,有3个队获天津赛区一等奖,3个队获二等奖,在天津高校中排名第一。

在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及各种艺术设计大赛中,该校学生也取得了优良成绩。1997年,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天津赛区一等奖和全国二等奖。1999年天津市“创新杯”学生科技成果展览会上,学生科技作品获得一、二等奖,学校获天津市大学生科技创新先进单位。2000年,学校参加天津市第五届“挑战杯”、天津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优秀组织奖,学生参赛作品获金奖、银奖、铜奖各一项,其中,材化学院韦朝晖、张永波同学的《丝素涂膜整理的探索》获理工类论文一等奖第一名。2001年,该校学生的科技作品《可降解性一次性筷子的研究》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铜奖。2002年在天津市十八所院校近千名学生参加的2002莱格·青年广告人新生代命题创意大赛中,该校学生在此次大赛中荣获2金4银10铜的优秀成绩,在天津市各高校中名列前茅。此外,几年来在国内外各类艺术设计大赛中,该校有近百名学生入围、获奖。

该校毕业生历来以“上手快、能力强、实干精神好”的特点,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好评。许多毕业生在社会不同领域和岗位上做出了突出贡献,有的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有的被聘为国外著名大学的终身教授和知名学者,有的走上党政重要部门的领导岗位,有的成为国内外著名企业的老总和骨干。近几年来,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有的专业毕业生曾多次被新闻媒体报道为颇受社会欢迎的紧俏人才。在国内无纺布行业有“无纺布人才的摇篮”的美称。许多专业的毕业生在不同的行业领域树立了“天工大”品牌,机械专业的毕业生因计算机绘图能力强在行业内广泛赞誉。艺术设计学院毕业生任职于各大服装企业,为整体提升我国服务企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有武学凯、张继成、任萍、张伶俐等四人入选“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其中,两人获得“金顶奖”,李娟入选中国十佳职业模特。

四、“教研相长、学能并进”促进了科研水平的跃升

坚持“教研相长、学能并进”的办学理念,不仅提高了该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也推进科研实力和科研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该校的优势和特色科研领域,大多发端于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教研相长、学能并进”理念的实践成果和生动体现。例如,由天津市特聘教授李嘉禄主持的复合材料研究所,是由纺织学院一个教研室发展起来的。现已成为我国三维纺织复合材料的教学、科研和产品开发基地,承担了航空、航天等部门的许多重大研究项目。该所“三维异形整体编织工艺的研究和三维编织设备及织物的研制”项目于2001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开发研制的“大型三维异形整体编织机”,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目前,该所总投资1300万元的国防科工委2002财政年度“树脂基三维纺织复合材料生产线”项目,财政拨款已到位,研究建设工作已全面展开。

“中空纤维膜分离技术”是从材化学院教学中孵化出来,后成长壮大为颇具实力的膜分离技术研究所。现已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和天津市“百亿工程”项目。多年来,该所先后完成国家攻关项目11项,省市自然基金项目33项。为我国的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纺织、电子、生物工程、环保等行业的企业、科研单位,源源不断地供应着微滤、超滤、反渗透等关键性的技术设备。2001年,国家计委将该公司列为国家级膜产业化基地,总投资额1.2亿,项目完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中空纤维膜生产基地。该公司产品现已打入美国、新加坡、韩国等国际市场,成为天津摩托罗拉以及麦当劳在亚太地区连锁集团唯一指定的饮用水净化设备。在2003年抗击“非典”战斗中,该公司应中国军事科学院等单位的紧急求援,短时间内完成了3套生产预防“非典”的生物制剂所急需的生物型中空纤维超滤膜装置的任务。

科研“高峰”项目的突起,带动了科研“高原”项目的发展。目前,该校有70%以上的教师参加了不同级别和种类的科研项目,近三年来先后承担和完成了国防高科技、国家攻关、“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火炬”计划和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444项,实到科研总经费5353万元。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获授权专利60项;发表各类论文1500多篇,其中SCI、EI等国际引证索引论文124篇;出版各类专著、教材212部。这些科研成果标志着该校科研水平得到了整体提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