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莫信炒作 放心消费

2003-12-0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汪哲 我有话说

近一段时期在部分媒体上有关牛乳生产消费方面的概念炒作有愈演愈烈的苗头。先是杀菌乳与灭菌乳之争、还原奶疑惑,后有早餐奶现象、贬低乳粉等等,广大消费者对乳品市场感到困惑不解。

为解答广大消费者的困惑,引导中国乳业健康发展,12月2日,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在京召开了乳品技术专家研讨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郝煜、北京中乳精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渝、雀巢(中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金泰焕等专家、学者就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了发言。

杀菌乳灭菌乳营养成分相同

前一段时间,北京个别媒体争论到底是杀菌乳营养好还是灭菌乳营养更好。10月份,有一专业媒体将牛奶的营养价值顺排位为鲜奶是金,酸奶是银,乳粉是铜,常温奶是铁,认为灭菌乳不如杀菌乳营养更好,甚至断言,灭菌乳在发达国家市场已经被禁止。专家们指出,这种比较方法缺乏科学根据。

巴氏杀菌和超高温灭菌都是当今世界上成熟且广泛应用的液体乳制品加工方式。据资料显示,在世界前十大包装液体乳市场上,巴西、西班牙、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灭菌乳总量超过了杀菌乳。

专家指出,超高温瞬时灭菌、无菌灌装技术是20世纪世界乳制品加工领域的重大技术进步。到2002年,我国灭菌乳总量已经占到了液体乳的半壁河山。灭菌乳使我国很多没有冷链条件的城镇乡村的消费者喝上了液体乳。同样,现行国家标准也界定,杀菌乳和灭菌乳在营养上没有实质性差别。

用复原乳应加清晰标识

专家、学者说,还原乳又称复原乳,目前国际上允许用复原乳生产酸乳、乳酸菌饮料。1999年,国家乳制品标准规定,生产杀菌乳和灭菌乳中的纯牛乳必须使用鲜牛乳。生产酸牛乳、灭菌乳中的调味乳以及酸菌饮料可以用生鲜牛乳或复原乳(还原乳)为原料。标准同时要求,产品标签上要予以注明。用复原乳生产的酸乳、调味乳、含乳饮料,完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用还原乳为原料和用生鲜乳为原料生产的产品其主要营养成分基本是一样的。

据专家、学者介绍,国家规定“以复原乳为原料的产品应标明复原乳”,这里的“应”就是必须。和还原乳生产酸乳、乳酸菌饮料配料表必须标明“乳粉、水”,因此,投放市场的乳制品必须认真履行标示义务。

专家强调,关于复原乳的标识并不是从营养价值上来考虑的,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实践证明,用生鲜乳生产的酸乳、灭菌乳与还原乳生产的灭菌乳、酸乳相比较,乳蛋白质、乳脂肪、非脂乳固体的含量基本一致。而其中的维生素是否有差异,差异多少,目前国内没有任何单位做过对比实验,提不出数据,因此不负责任地说还原乳的产品就比生鲜乳产品的营养价值低,没有科学依据。

贬低乳粉是误导消费者

专家、学者还对恶意贬低乳粉的一些片面之辞进行了驳斥。乳粉是我国乳制品中的当家品种,占到了乳制品产量的80%。

乳粉具有与液体乳制品同样的营养和口感,而且它具有的许多独特特点,是液体乳制品所不具备的。首先,乳粉是由生鲜牛乳经浓缩喷雾干燥精制而成。它极低的水份含量(2.5%—3%)消除了细菌繁殖的危险,保证了这种产品不仅保质期长,而且其牛乳固有的营养价值基本得以保全;其次,乳粉用途非常广泛(饮用、制作其它食品等),其运输和储存费用低,能在任何季节便捷地供应到任何地区,在没有液体乳供应的地方,乳粉是消费者唯一可选择的乳制品。乳粉在加工过程中,还可以对其营养成份进行调整,做成适合不同人群需要的配方乳粉、强化乳粉。

乳粉是我国传统的乳制品品种之一。目前,其采用的多效深缩、二次干燥等先进加工工艺不会对牛乳本身的主要营养成份(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造成损失。乳粉经济实惠,适合我国大众消费,对解决南北乳业发展不平衡,现在和将来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