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呼唤大批创新拔尖人才

2003-12-16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缘起

当我们跨入21世纪门槛时,知识经济已扑面而来。知识经济的精髓是创新,它不仅对社会原有产业结构产生巨大冲击,同时也给传统的人力资源、人才素质结构提出了严峻挑战。

现在,世界各国都把眼光投向人力资源开发,发掘创新拔尖人才。因为谁拥有创新拔尖人才,谁就拥有强大、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谁就会在日趋激烈的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此,本报邀请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常务副院长薛澜,北京市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席、华北电力大学教授余顺坤,中国软科学专家、中国人事科学院人事与人才研究所企业诊断中心主任、研究员甄源泰就如何实施人才战略造就创新拔尖人才进行对话。

主持人:造就一大批高科技创新拔尖人才,事关一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各位专家能否就此问题发表高见?

?薛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常务副院长):改革开放20多年时间里,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依靠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而在以知识为基础的智力竞争中,创新拔尖人才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科学技术研究的许多领域里,引领学科前沿发展的人往往只是少数的几个人或十几个人。美国兰德公司科技政策所的一位研究员对2000年天文物理学领域发表论文的4000多位学者分析发现,其中绝大多数人发表论文在5篇以下,发表10篇以上的作者寥寥无几。少数的几个人却把握了整个学科的发展方向。

在经济或其他领域中,同样存在这一现象。比尔·盖茨不但使微软成为一个国际软件业巨人,在激烈竞争中保持长盛不衰,且对全球软件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中国的张瑞敏、王选、柳传志等杰出企业家对中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同样无人替代。

甄源泰(中国人事科学院人事与人才研究所企业诊断中心主任、研究员):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来看,无论是美国、日本等经济强国,还是新加坡、韩国等,当经济从依赖资金、劳力等“粗放因素”转向人才资源时,都有惊人的发展。二战后,美国之所以在经济、科技上始终处于世界领先行列,除了对人力资源进行卓有成效的开发外,还从世界各国引进了大量人才,特别是创新拔尖人才,形成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并成为美国经济的新增长点。

余顺坤(北京市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席、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尤为重要。特别是那些人类重大发明和发现,更有革命性意义。它不仅解决了重大的自然、社会问题,而且还产生出巨大的物质、精神力量。

创新拔尖的高科技人才,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并屡屡为历史所证明。今天,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造就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迫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很大程度上在于中国能否拥有一大批活跃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前沿的创新拔尖人才!

主持人:什么是创新拔尖人才?怎样看待目前创新拔尖人才的数量与质量?

薛澜:我觉得,要笼统分析中国科技领域中创新拔尖人才非常难,主要问题在于无法准确下定义。我们曾对我国博士导师队伍做过调查。当然,把“博导”作为创新拔尖人才的整体来分析有些片面,但将其作为创新拔尖人才比较集中的一个群体来分析有其积极意义。

1998年,我们主要通过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发现在3000多名博士导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有三分之一强;40以下的“博导”几乎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在全体“博导”中,有近70%的“博导”有出国经历,其中近20%曾长期留学。从他们所取得的成就看,近30%的人获得过国家科技三大奖。

总之,从学历、国际视野、个人成就看,中国科技创新拔尖人才群体的综合素质还是比较高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博导”群体年龄老化,51岁以上的竟高达70%。此外,明显存在“文革”造成的45-55岁年龄断层;且过于集中在北京、上海和江苏,三地几乎占全体“博导”的一半。

余顺坤:究竟什么样的人才算创新拔尖人才呢?我认为有必要澄清一些模糊认识。诚然,文凭和学历代表了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是判断人才的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的标准。一个富有创造性、具有创新能力并做出创新成果的人,才是衡量创新拔尖人才的最根本标准。

纵观人类科技发展史,古往今来许多具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并非都拥有显赫的学历,但丝毫不影响他们在日后的科学研究中有过重大发明和创造。

薛澜:对创新拔尖人才的理解应是广义的:他们应当横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各个领域。包括那些通过系统学习、深入实践而成长起来的科学家、工程师、高级管理人才、艺术家等。

传统上,高级人才往往与高学历直接挂钩。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各种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需求也呈现多元化趋势,把眼光仅仅放在高学历群体显然不符合现代人才观。

余顺坤: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从1990年的1220万人猛增到2000年的3200万人。但是,创新拔尖人才仍属凤毛麟角,难以适应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需要。

甄源泰:更为令人担忧的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人才竞争将日益加剧。现在,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微软、朗讯等纷纷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他们在技术、资金、产品进军中国的同时,也把目标盯上我国本已十分稀缺的创新拔尖人才。所有这些,对于我们都将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主持人:我们应如何培养、造就和使用创新拔尖人才?

薛澜:我觉得,首先要注重创新教育。高校作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当勇敢面对知识经济的新挑战,发现和解决新问题,严肃反省目前教育存在的不足,采取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以教育创新来实现创新教育。

其次,要改变观念。不要把国内培养与国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对立起来。在信息化时代,片面强调国内培养或国外引进都没有意义,一个缺乏国际视野的人才,不仅难以适应国内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不利于科技创新的要求。

余顺坤:培养创新拔尖人才,还需要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上有所创新,自始至终把培养创新拔尖人才贯穿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不仅要有一个明确全面的规划,还要有实行改革的具体措施和步骤,尤其要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有所创新。

甄源泰:培养使用创新拔尖人才,要在薪酬待遇以及激励方面有所倾斜,同时还要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要为创新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国内外无数例子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做出创新性、原创性研究成果,外部条件至关重要。如果一个社会能为科技创新提供众多的支持渠道,同时又能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一定会促进创新型人才和创新性成果的大量涌现。

余顺坤:创新拔尖人才的发展有个规律:由合格人才、专门人才到创新拔尖人才,必须有尊重创新精神的良好氛围,培养创新能力以及容忍失败的社会舆论环境。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应强化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意识,鼓励并支持他们有所创新和发现,提出前人没有解决并试图解决的问题;对已具备一定条件的突出人才,要努力创造各种条件,使他们能够潜心研究,解决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进而成长为创新拔尖人才。创新过程是一个艰苦的劳动过程,需要精神上的鼓励,物质上的支持。只要我们真正把“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落到实处,并持之以恒,中国会涌现出大量创新拔尖人才,顺利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三步”发展战略,并对世界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