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推进干部队伍建设要解决好“下”的问题

2003-12-16 来源:光明日报 郭新民(作者为中共山西省长治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我有话说

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高能低的干部任用格局,是党的十六大的要求,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要求,它关系到党的干部队伍的合理流动、结构优化,关系到能否保持党的先进性、创造性和纯洁性,关系到能否保持党的“两个先锋队”的性质,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业的进程。解决好干部“下”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课题,更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败的大问题。

1、解决干部“下”问题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高素质干部队伍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结构合理,渠道畅通,充满活力,朝气蓬勃。但就我国目前干部队伍结构来看,正处在一个新老交替的阶段。上世纪六十年代参加工作的干部大部分已退出领导岗位,七十年代参加工作的干部面临着退休和到二线工作,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成长起来的干部多数尚未担负起重要领导职务,九十年代参加工作的具有真才实学的、年轻的干部在领导岗位上展现才华的更是为数不多。可以看出,我国现在的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干部队伍,还存在着年龄老化、流通不畅、活力不强等问题。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第三步走”的重任,迫切要求我们起用一大批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干部。因此,加快干部任用流转速度,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干部选任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畅通“下”的渠道,才能为年轻干部腾位子、空台阶,为建设“四化”队伍创造开阔的空间,使大批革命事业接班人源源不断走上领导岗位。“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干部队伍只有处在“上”与“下”的运动过程中,才能顺利实现新老交替,优化结构,增强活力,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2、解决干部“下”问题是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在生产力当中,人是最活跃、最为关键的因素。”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干部队伍的老化、干劲弱化、精力退化是重要原因之一。虽然近年来我们大力实施了机构改革,压缩机构、精简人员,但从根本上说,人的问题不解决好,“下”的渠道打不开,机构改革就不会彻底,经济体制改革就摆脱不开行政弊端的羁绊。所以,推进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必须首先解决好“下”的问题。只有不称职的干部走下领导岗位,无活力的干部退出干部队伍,党政机关才能真正实现精兵简政,提高效率,充满活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取得实效;从而才能解开政治体制对经济体制的束缚,集中精力、凝聚人心,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摆到“第一要务”的位置上。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让老人、病人挡住年轻、有能力、有干劲的人的路,不只是四个现代化没有希望,甚至要涉及到亡党亡国的问题,可能要亡党亡国”。可以说,人的问题是个根本性的问题。只有大力消除一切阻碍人才脱颖而出的弊端,加大干部“下”的力度,开拓干部“下”的办法,疏通干部“下”的渠道,才能保证政治体制改革的步步深入,也才能促使经济体制改革的扎实有效。

3、解决干部“下”问题是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近年来,我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这项改革毕竟涉及几十年来形成的深层次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开拓。就当前来看,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解决其中的诸多矛盾和弊端,迫切要求我们以“下”的问题为突破口和切入点,打开通往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道路。因为这是建立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机制的重点和难点,是奖优罚劣、选贤任能、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关键点。然而,就现实状况来看,“好官难做,清官难彰,能官难任,庸官难退,平官难让,贪官难惩”等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无论是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竞争上岗的程度、范围都比较小,干部“下”的路子少、途径窄。许多情况、许多因素、许多现象,都迫切地要求我们解决好“下”的问题。中央下发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中指出,“要以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为重点,以初步建立起一套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干部人事制度为目标,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提出,“形成富有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对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免职、辞职、降职等提出了具体操作方法,进一步拓宽了“下”的渠道。面对干部“难下”这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道路上的硬骨头和拦路石,是我们必须直面的重大课题。我们必须将其作为建立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重点,作为建立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的突破口,作为推进干部队伍“四化”建设的关键来应对,下大力气、下真功夫来解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