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口文化文艺创作论坛发言选登

热烈祝贺第十一届中国人口文化奖(东华杯)评选揭晓
2003-12-19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编者按

2003年12月2日,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中国人口报》社和本报文艺部联合在京召开了人口文化文艺创作论坛会。作为第十一届中国人口文化奖颁奖系列活动之一,论坛会由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林毓熙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获奖单位代表和中国人口文化奖评选委员会的部分评委10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上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今特辟专版刊载部分发言,以期社会各界人士携起手来,共同推进人口文化事业向前发展。

要为人口文化事业作新贡献

中国人口文化奖组委会副主任王夫棠

这次人口文化文艺创作论坛会参加人员来自三个层面,一是一线的创作人员,二是文化工作的管理人员,三是专家、学者。三方面的人坐在一起,共同研讨有关人口文化的文艺创作,应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交流机会。

通过这次“中国人口文化奖”的文艺创作评奖和颁奖活动,使我们更加认识到人口文化事业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和群众基础。文艺工作者在里边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创作出了一大批满足群众需求的优秀文艺作品,突出了“二为”方向。许多作品充满着生动、鲜活、真实的形象和情节,更有一些作品看后令人激动不已,真是感人肺腑,催人奋进。应该说,这些作品是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

在这里,我还要讲一句老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应该得到传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得以光大。现在确有人把《沙家浜》、《白毛女》、《江姐》给改得不成样子,群众很有意见,难以接受。我认为,这些人是在轻贱我们创造的文化。我们的文化、文艺工作者,要力戒浮躁,坚持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民,真正创造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艺作品来。

“中国人口文化奖”是一块净土,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美德在这里没有被丢弃。这次获奖的作品充分显示出这个奖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也代表了中国人口文化事业要为提高民族人口文化素质的这个宗旨,很成功。我代表中国人口文化奖组委会向获奖个人和单位表示祝贺,也希望大家在未来的中国人口文化事业中作出新的贡献。

努力打造人口文化精品

上海市人口和计生委宣教处助理调研员段锦宏

上海市人口计生委为适应社会、经济和人口发展新形势,坚持“大宣传、大联合、出精品”的工作思路,充分运用中国人口文化奖的权威性以及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不断加大人口文化的宣传力度,增强人口文化工作的凝聚力,积极组织人口文化节目的创作,广泛宣传人口文化和积极参与评选,为繁荣上海人口文化事业做了一些工作,连续九年荣获组织奖。

一、“大宣传、大联合”是培育人口文化精品的大舞台。我委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抓手,通过与精神文明办、文广局、妇联等社会部门的大联合,共同举办人口文化广场演出等多种形式的大宣传活动,营造人口文化氛围和培育人口文化文艺精品。近几年来,我们在全市重大活动中,通过举办人口文化专场演出、“人口文化摄影书画展”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在社会上有了很好的影响。自第五届人口文化奖评选以来,我们联合选送了206件作品,获奖作品已达93件,其中金奖作品11件,银奖作品19件,铜奖(三等奖)作品21件,已成为全国人口计生系统获奖作品最多的单位之一。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人口文化活动是提升市民素质的有效途径。上海市计生委更名为人口计生委以后,我们顺应时势,抓住机遇,不断丰富人口与计生宣教工作的内涵。我委从以往比较注重宣传教育活动向注重人口文化建设转变,把人口文化作为提升市民素质、塑造城市精神的一条重要途径,从而推进人口计生事业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的工作机制。2001年,浦东新区率先在新区政府所在地花木镇建立了一条长1000米的人口文化街。去年,由宝山区人口委、区文明办共同筹建的人口文化小区在宝山月浦镇亮相。这些活动为新型人口文化和生育文化营造了良好的宣传声势,有效促进了市民素质的提高,塑造了城市精神。

改革创新部门联手

山东省计生委宣教处处长孔志城

这次我省获得了5个金奖、4个银奖、3个铜奖,是继五音戏《腊八姐》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后,我省历次参加中国人口文化奖评选活动,报送作品质量最高,参赛文艺团体阵容最大,获得奖项最多、特别是金奖数量最多的,我省计生委、文化厅也荣获了组织奖。这是我省计生和文化落实“大宣传、大联合、出精品”工作思路的结果,是各级文艺演出团体、文艺工作者积极参与人口文化文艺创作的结果。

为发展先进文化,繁荣以人口文化为题材的文艺创作和演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展示山东省近几年来人口文化文艺活动的丰硕成果,山东省计生委、山东省文化厅在连续举办了五届计划生育文艺调演后,今年举办了首届全省人口文化文艺节(剧)目展评,从计划生育文艺调演发展到人口文化文艺展评,强调了人口文化丰富的内容、形式和内涵。强化了人口文化的理念,在一个更大、更广、更新的层面上,为文艺创作演出内容、形式的多样化,为文艺团体、编导人员的参与和创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舞台,为作品的推荐参评提供了更加宽阔的领域。同时在报送作品的形式、方式方法等许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得到了全省各地广泛的认同和参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这次人口文化文艺节目展评,强调了人口文化题材,拓宽了参评作品选题的范围,改变了过去计划生育文艺调演受题材和时间的限制,扩大了参选作品的范围。作品报送光盘,克服了文艺调演受演出场地、时间和经费等条件的限制,给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活跃警营人口文化活动

武警贵州总队副政委谷民春

我总队参与中国人口文化奖评选活动从1997年开始,到现在已经7年了。经历了认识从模糊到清晰、工作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近几年来,我们根据武警部队特点,按照领导重视,广泛宣传,锻炼队伍,深入生活,多出精品的工作思路,本着“有利于促进部队全面建设,有利于官兵的成长进步,有利于官兵身心健康”的要求,创作了一批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在中国人口文化奖评奖中,获奖的数量和层次名列武警部队前茅。

总队党委对人口文化工作高度重视,把它作为计划生育的一项经营性工作,军政主管亲自管,分工领导具体抓,司、政、后有关部门相互协调,团结一致,齐抓共创。每年年初,总队党委在部署全面工作时,都把人口文化创作列入议事日程,把出精品,争创优秀作品作为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到人,任务明确,并从人员、物质、经费等方面倾斜,形成人、财、物重点保障的格局。各部门也充分运用中国人口文化奖在部队和社会上的影响力,紧紧抓住人口文化奖选送推荐工作的契机,积极鼓励官兵大家写、共同编、联合攻关、多出精品,营造出创作人口文化作品的良好氛围,取得了连续二年在武警部队创作获奖作品最多,层次最高的好成绩。

人口文化的优秀作品来源生活、来源基层、来源于官兵之中。由于我总队没有专业的编创队伍,演员也都是战士,我们选送的作品全部由官兵业余时间自编、自创、自演、自唱,为了写好、编好、演好作品,我们在年初确定目标,选好人员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安排他们深入基层官兵的生活,寻找官兵中的故事,激发艺术灵感。如今年荣获金奖的小品《爸爸,我好想你》是我们在“非典”期间深入一个基层中队体验生活时,捕捉到的一个真实故事。如获得舞蹈银奖的《深山睦邻》这个作品,也是我们深入一个苗岭大山中执行守护任务的某中队时,发现官兵与山中野猴和睦相处,相依为伴而创作的。我们深深感到,通过人口文化作品的创作演出,不仅使我们获得了荣誉,更多的是锻炼了我们文艺队伍,提高了自身素质。

多用相声节目吸引观众

二炮文工团副团长刘国建

部队文艺工作者主要是面向部队,然而,关注农村现实题材,也是部队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因为部队成员中大部分战友来自于广大农村地区,他们家乡的巨变,总是能让他们侃侃而谈,这不仅成为指战员们引为自豪的话题,也给了他们以巨大的精神鼓舞,从而安心部队,矢志军营。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创作了《庄稼院》这个作品。

这个相声取材于北方农村,以行政村为单位出现的人口文化大院这一新生事物,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是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具体体现。与此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在人口文化大院的背后,有着一支全心为民,做群众贴心人,为两个文明建设默默耕耘的生力军——人口文化工作者。

创作这样一个相声作品,应该说有着很大的难度。创作中,我们追求在艺术性和观赏性方面有所突破,不能只是完成简单的宣传任务。因此,我采用了“子母哏”的形式,设置了甲乙双方互为临村的人物身份,形成了争辩式文体的结构,并通过演员特有的语言模仿,拟人拟声,学演学唱和器乐演奏等诸多艺术手段,使这个相声节目产生了较强烈的效果,使其在思想性、艺术性及观赏性的统一上,达到较好的结合。

时刻牵挂山区的失学儿童

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刘素英

我所工作的北京军区机关,曾给涞源县捐款26万元,建立了希望小学。涞源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地处太行山区深处。这里是国家实施希望工程的发源地。为了获得生动素材,获得更深的感受,我深入到涞源山区,采访了几所希望小学。我们北京军区援助建设的希望小学被命名为“王二小希望小学”,为的是纪念抗日英雄王二小,这里是他的故乡。小学建成后,接纳了500多名小学生,其中有200名女生。我这次去上庄,看到那里山区的女娃同男娃一样,在希望工程的资助下,一个不少都上学了,再没有失学女娃。

该乡的桃木疙瘩村,曾有名失学儿童叫王胜利,是希望工程资助的第一个。王胜利家庭贫困,希望工程圆了孩子的求学梦,念完小学中学,又考到上海念了大学,毕业后,王胜利自愿回到家乡的小学任教,为贫困山区的儿童传授科学知识。通过对王胜利的采访,以其为原型,我构思创作了这首《山凤凰》,塑造了一个飞出山村又回到山村“金凤凰”的形象。

这首歌的主题是,山村女娃只有通过求得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也只有获得知识,才能改造贫困山区的面貌,奔向小康。我们呼吁全社会关心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呼吁关爱女孩,特别是要改变重男轻女的观念,让女娃获得同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愿山区飞出更多的“金凤凰”。

讴歌人间的真情

山东省菏泽市地方戏剧院院长苏本栋

山东梆子现代戏《山东汉子》取材于单县农民孟昭良的真实事迹,但不是要图解一段“好人好事”,它展示了人对生命的真爱,讴歌了人间的真情与真诚。这在社会人际关系剧变的今天,具有较深刻的警示作用。

该剧通俗与雅致结合,突出了一个“情”字。在着重刻画孟昭良、田云两位主人公真实细腻的情感世界的同时,力图贴近生活,塑造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编导手法采用虚实结合,巧妙地运用戏曲程式,使较单纯的戏剧情节变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加上舞美、灯光、服装、道具的烘托,山东梆子音乐唱腔的抒情柔意,深沉高亢,使整台戏充满诗情画意,有很好的观赏性。

北京人艺与人民共命运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任鸣

用戏剧反映今天人民的现实生活是北京人艺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最近排练演出的“抗非典”题材的话剧《北街南院》贴近人民,反映现实生活,表现北京老百姓在非常时期的喜、怒、哀、乐。“非典”作品是直接配合现实,积极表达人民群众的心声和精神情感世界,关键是生活中的事实要艺术化。《北街南院》演出近80场,收入300多万元,达到了“双赢”的效果,通过《北》剧的演出,实现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人民”的艺术精神。它是人民大众、百姓自己的剧院,同时实践着中国话剧人民性的光荣传统。北京人艺永远是属于人民的。《北街南院》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北京人艺与人民共命运。

颂扬农民富而思进的精神风貌

山东省潍坊市文化局副局长韩明光

山东省潍坊市歌舞剧院创作的现代话剧《风筝谣》,在获得省第七届艺术节创作一等奖的基础上,历时两年呕心修改和精心打磨,采撷生活中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通过创建“风筝城”发展经济、探索计划生育村民建设文化大院等一系列情节,热情地讴歌了风筝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李生强带领全村人与时俱进奔小康,甘愿奉献,忠诚实践“三个代表”的崇高品质,颂扬了广大农民富而思进的精神风貌。《风筝谣》讴歌了坚持计划生育工作“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方针和创建人口文化大院、移风易俗、帮助农民少生快富奔小康的感人事迹,热情讴歌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为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坚守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无私奉献、忘我拼搏的高尚品德。全剧坚持拥抱现实、直面人生的理念,着力于生命激情的展示,以达到现实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境界。剧情跌宕起伏,人物鲜活生动,语言简劲质朴。广大基层干部、农民群众,尤其是计划生育工作者赞誉说:《风筝谣》是一出有生活,有滋味,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好戏。

用先进文化教育农民

深圳市宝安区沙井镇万丰村党支部书记潘强恩

我们万丰村粤剧团的《桥殇》这次获得戏曲金奖,这是评委会和各级领导给予我们的厚爱和鞭策。

我们粤剧团是一个村级剧团,是我们村文化建设的一个部分。我们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文艺方针,把宣传先进文化作为演出的主要目标。这几年来,我们排演的几出戏,如《大潮》、《一件羊皮褂》和这次演出的《桥殇》,都是结合本地特点,从先进文化的高度,赋予了该剧全新的主题。《大潮》以深圳农村改革为背景,展示了推行农村股份制大潮势不可挡的历史主题,从而使观众在观看戏曲之中得到教育;《一件羊皮褂》演的是发生在长征路上的故事,给人以革命传统的教育;《桥殇》宣传的是反迷信,提倡科学、民主的思想。这几个戏写的都是重大主题,演出都在百场以上。所以这几个戏都得到中央有关部门的重视,受到社会的好评。《大潮》曾晋京演出,文化部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一件羊皮褂》去年晋京参加庆贺十六大演出。这次演出的《桥殇》又获得中国人口文化奖金奖,这对我们是个极大的鼓舞。我们一定要乘这次得奖东风,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来教育人,进一步提高村民的素质,以适应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贴近时代服务人民

河南豫剧《调查》导演曹学智

小豫剧《调查》的成功,不是因为某一个人的突发奇想或某几个人的刻苦钻研而取得的,没有领导、专家、观众的辛勤培育,要取得今天的成果是不可能的,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调查》之所以能催人泪下、久演不衰,得益于它贴近人民,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反映时代的主旋律,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毛泽东的这一教诲昨天适用,今天适用,明天仍然适用。它是从生活源泉中提炼、升华出来的。

《调查》只有十五分钟,却树立了农村干部实心实意为村民办实事、谋实利,甘当人民公仆的高大形象,反映了立党为公的大主题,揭示了无私奉献的大内涵,弘扬了克己奉公的大意义,歌颂了关爱群众、关爱生命的高尚品格,为提倡讲道德、讲奉献的国民精神,为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和品位起到了推动作用。

期待人口文化戏剧的繁荣

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钟艺兵

这届获奖的话剧、儿童剧作品达到了24部之多,其中包括抗非典题材的两部话剧。获奖作品的质量,可以说十分喜人。

如哈尔滨话剧院的话剧《雪落有声》,叙述一个以拾破烂为生的哑巴,在大雪纷飞的冬夜收养了一个被人遗弃的女婴。他含辛茹苦18年,以自己的勤恳劳动、正直为人和无私的父爱,温暖孩子心田,抚养孩子成人并培养成了全省高考的文科状元。女儿即将去上大学,而哑父却积劳成疾,不久于人世。在哑父的要求和居委会帮助下,终于寻找到孩子的生母并让她前来相认。于是,女儿同哑父之间18年来形成的胜过血缘的亲情、难舍难分的牵挂,便把全剧推向一个催人泪下的高潮。哑父身上闪耀出一种尊重生命、扶困济危的美丽的人性光芒。剧中还有两个同龄的孩子,他们的家庭物质条件丰富,而父母缺少的是给予子女精神文明的影响,最后都发生了家庭悲剧。从这里可以看到,生存环境对于人的成长的重大作用。《雪落有声》创造了一个从始至终没有一句台词的主角——哑父,这在话剧舞台上是极其罕见的。它通过演员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通过话剧的节奏、音乐,传达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导演追求着一种简洁、凝炼、深情、诗化的风格,这些都使这部作品为拓宽话剧艺术的表现力作出了新的贡献。

期望我们的戏剧家继续关注人口文化戏剧的创新和发展,为我们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戏剧精品。

人口文化事业是朝阳事业

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康式昭

参加今年的第11届中国人口文化奖颁奖大会和人口文艺创作论坛,谈三点感受:

1、人口文化事业是一个朝阳的事业。这一事业具有前瞻性,是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待“人口文化”。我有幸一直在参加这一事业,感到欣慰。

2、评奖要坚持特色,走自己的路。文艺作品有各种的表达方式,有各种的价值取向。我们不要盲目地追求大制作和豪华,要更紧密地贴近群众。现在有一种误解,豪华就是精品。我看未必!我并不反对大制作,关键是要看需要,文艺作品最好不走大制作之路。

3、希望改进“人口文化”的文艺创作。要从创作艺术品出发,不要搞成简单的宣传品。这一次的作品总的来讲艺术的份量不低,但也看到有一些作品艺术粗糙,带有简单的宣传色彩。

真实反映群众的生存状态

中国戏曲协会副会长王安葵

“中国人口文化奖”活动对人口文化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获奖作品真实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存状态,特别是关注生活困难的群众(农民、残疾人和遭遇不幸的人),从他们身上发现了高贵的品质,传统的美德,这是一大特点。

许多获奖作品还反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如何协调发展。如婚姻、婚育题材,反映出物质文明发展之后,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有的作品反映了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关系的思考。

作品的创作者不是简单的、外表直观的表现,而是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去思考、去创作。如《山东汉子》等一批作品在许多方面堪称创新之作。

作品虽然也有不足之处,但成功之处也令人信服。参赛获奖作品为人口文化事业,为戏曲工作做出了贡献。

人口文化关乎民族素质

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王世光

我参加了这届的评奖工作,借这个机会,向获奖作品、获奖者表示祝贺和敬意。

人口文化关系国家的兴旺发达,它深入到家家户户,关系到每个人的命运。它的题材广阔,形式多样。创作表演队伍从专业到业余团体,到社区百姓,以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关乎国家发展和百姓切身利益的方针、政策。无论从哪方面讲,中国人口文化奖都是体现了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从音乐创作方面来讲,这一届取得了很大的丰收,仅歌曲就有80多项获奖。如抗“非典”作品,有大量的歌曲、歌舞获奖,是参评作品的一大亮点,它体现了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在特殊时期,他们以极大的热情,以血、泪唤起人民的斗志。

创新是在对传统更为深入把握的前提下的创新。音乐剧要把握戏剧的传统本质,戏剧音乐的传统本质不要被音乐剧的时尚所迷惑。

这届歌曲作品好的很多。现在电视晚会大歌已经很多了,这是一个方面的繁荣,我个人希望能有更多群众演唱的作品出现。

为塑造人的灵魂鼓与呼

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林毓熙

人口文化文艺创作论坛为各地人口和计生委及艺术家们提供了总结创作实践、探讨人口文化文艺创作发展趋势、展望未来的论坛。

中国人口文化奖历经十载。由于广大文艺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以及艺术表演团体的积极参与,这一奖项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报送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有较大提高,显示出它的强大生命力。

十年的实践表明,人口文化文艺创作始终沿着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这根红线发展。人口文化题材文艺作品中所具有的内涵和深层底蕴,既显示出其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又蕴涵着科学性和导向性。它既紧扣时代脉搏,以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为核心,为振奋民族精神和塑造人的灵魂鼓与呼,又具有影响社会风俗,向传统观念、向落后的婚育观念挑战的意识。十年来,人口文化题材文艺作品,在对人口基本国策的宣传方面,已经从阐释层面向题材的深度和广度拓展,从图解政策和对生活表象的描摹到向生活的深处进军,它们形象地展现出人口与计生事业曲折、艰难和辉煌的历程。人口文化事业中涌现的许多先进人物,为文艺画廊增添了鲜明的艺术形象,他们与普通百姓心心相连,他们所具有的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以及崇高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成为人口文化题材文艺作品中凸现的灼灼光华,它们必然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步。

为文化事业多做实事

辽宁营口东华企业集团公司总裁汪振东

辽宁营口东华企业集团公司是集科研、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以生物保健品、食品加工和特种电缆为主的高科技企业,以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为己任。集团由沈阳华诞生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盖州分公司、营口东华酒业有限公司、营口东华生态养殖生限责任公司、营口东华经贸有限责任公司、营口振东特种电线电缆厂、营口生态生物科学研究所组成。共有员工800余人,科技人员80多名,占地面积800余亩,固定资产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

集团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精良的加工设备,强大的生产能力,先进的检测手段,完善的管理体系,产品有备受用户信赖的蚁蛾精原浆酒、蚁蛾精口服液、蚂蚁粉、蚂蚁茶、前列腺素E等蚁蛾精系列,有冷桑菊、甜玉米、苦瓜汁等保健饮料,还有聚酯包线铜线、无氧圆铜杆、钢心铝铰线电线电缆等产品。上述产品全部通过省级鉴定,多次受到国家、省有关部门的奖励及好评,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水平,被评为辽宁省推荐世界优秀发明专利奖。

我祖祖辈辈居住在山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一直深深埋藏在心底的一个愿望就是一定要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

自己富了不忘乡亲,企业发达了不忘国家。正是这种淳朴的思想,使企业蒸蒸日上、兴旺发达。我认为:一个企业没有文化,就不可能有发展。发展人口文化事业,促进人类健康文明,是本集团公司的追求。对本届中国人口文化奖评奖活动的支持,东华集团公司只是尽了一点微薄之力,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