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教育怎能成为改革的牺牲品

教育之窗
2003-12-22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驻柏林记者 柴野 我有话说

近年来德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经济增长缓慢,财政收入捉襟见肘。最近柏林市政府和其他一些州政府相继宣布,由于政府财政困难,教育经费不得不进行削减,仅柏林3所大学就将减少预算7500万欧元。这一消息公布后引起了大学师生的强烈不满,学生们纷纷走上街头示威游行,抗议政府裁减教育经费。从11月下旬到现在示威活动有增无减,有些城市已发展成为罢课和占领市政府等机构的过激行动。

11月25日,柏林自由大学、技术大学和洪堡大学的校长同时向学生宣布,到2009年3所大学的预算将从原来的9.45亿欧元减少到6亿欧元。这就意味着这3所大学要在不同程度上减少学科,减少授课教授的聘用人数和招生人数。以柏林自由大学为例,该校现有任教教授470名,在今后几年中要有82个教授的岗位被取消。同时学校还将调整专业设置,取消诸如音乐史课程和一些小语种外语。教师减少和课程收缩将影响大学的就学数量,仅柏林自由大学就将少接收3000名学生。据此间媒体报道,德国其他各州也在准备进一步削减教育经费。

柏林虽是首都,但属德国最“穷”的城市之一。柏林市政府此次削减教育经费的幅度最大,达7%之多,因此柏林学生运动规模也居各大城市之首。从12月初以来几乎每天都有上千学生在市中心举行示威,他们甚至一度占领了柏林市政府大楼,有人还把标语挂在联邦议会大厦上。12月16日,上百名男女学生在严寒下裸体奔跑在繁华街道上,以展示学生们现在已是“一无所有”的状况。许多大学教授把课堂搬到柏林火车站、商业购物区等地,向路人表示,德国教育已沦陷到如此地步。

经济界人士和社会舆论也完全站在学生一边。德国工业联合会公开发表声明,批评政府削减教育经费。联合会主席义正词严地表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达的重要衡量指标,如果国家在这个领域“吝啬”下去的话,其后果难以想象。媒体刊登的文章认为,德政府缩减教育开支的做法与德国的教育水平极不相符。据有关方面统计,德国对教育的投资并不排在世界前例,丹麦的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2%,韩国7.0%,美国6.4%,法国6.2%,而德国只占5%。为了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德国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对大学教育增加投入应该是当务之急。德国著名社会学专家克利安茨指出,人力资本的投入虽然需要社会和个人共同承担,但首要的教育投资应该来自政府的投入。

但德国政府确实有很大难处,今年德国各级政府税收将比预算减少150亿欧元,因此财政赤字将增加到350亿欧元。这样,联邦政府的年度负债额将超过预算的267亿欧元,从而再次违反了国家财政赤字不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3%的欧盟稳定标准。德国人也意识到,不进行深入彻底的社会改革,就很难为德国经济注入复苏的活力。当然,改革是要付出代价的,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做出让步,做出牺牲。但教育投资成为改革首当其冲的目标却是人们所不能接受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