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窗口 平台 起点

第二届祖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小学语文教学观摩交流活动,为大家提供了相互了解、切磋的机会——
2004-01-15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宋晓梦 我有话说

继去年3月在香港举办第一届祖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小学语文教学观摩交流活动之后,2003年12月20日—21日,第二届观摩交流活动在北京举行。在两天紧张的活动中,数百名专家、学者、语文教师观摩了12位教师上的语文课,听取了北师大、香港中文大学和小学语文界的8位专家、教授、优秀教师的专题演讲。与会代表认为:对于当前同处于基础教育改革之中的教育界人士,这次活动是相互了解的窗口,共同切磋的平台,也是推进语文学科以及课程改革的新起点。

“主体”与“主导”的出色结合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传统教学中过分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是能否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的关键,也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不少教师,理论上虽能认同学生为主体,但在操作中总觉得还是“灌”的效率高;而课改中更普遍的问题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却削弱了教师的主导性。课堂“活”了,效率却很低;留给学生的时间多了,教学质量却不高。如果说,专家们在演讲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个问题,那么做课的12位教师就用他们的教学实践,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他们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能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发散性思维,而不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北京小学李明新老师在上四年级《语言的魅力》一课时,抓住“同是一条大街,同是一位盲老人,为什么诗人在木牌上添了几个字,盲老人的境遇就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体会语言的魅力。然后,他请学生举例,身边有哪些比“禁止”、“不许”更能打动人的警示牌,并让学生自己写出一则能够体现语言魅力的警示牌。学生当堂写出了“水龙头在流泪,请你帮它擦干”(盥洗室)、“踹一脚我疼,折一角书疼”(图书室)等等虽不完美却很有想象力的句子。澳门庇道学校冯燕微老师在教六年级《有趣的中国文字》一课时,让学生从课文中了解了文字的起源之后,设计了“这些字像什么”这个问题让大家讨论,还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写出几个物体的象形符号、对照古字猜今字等问题。在讲中国字的发音时,她让学生讨论:“如果音调读错了,会发生什么问题?”学生举出了一个个笑话。在老师的引导下,教学过程既紧扣主题,深入、扎实,学生又学得积极主动、兴趣盎然。

因课制宜:用与不用多媒体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体现教育手段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内地许多实验区把这一条纳入课改的评估条例。但专家认为,目前大多数教师尚处于想用而不知如何用的阶段。在这次观摩交流活动中,来自“情境教学法”发源地的江苏南通师范二附小王美老师在上五年级《悲壮的一幕》一课时,把善用多媒体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受到广大教师和研究人员的称赞。王美在谈做课体会时说:“无论是宇航事业还是两小时内生离死别的经历,对只有10岁左右的孩子理解起来都比较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利用多媒体实现了两个对策:一是创造了宇航中心首长与宇航员、宇航员与妻子、女儿诀别时对话的情景,使学生一下子进入了事件的现场;二是用音乐语言烘托气氛,朗读时那些或低沉、或哀婉、或激越、或悲壮的配乐,是从一部电影中剪辑下来的。这些音乐对孩子理解人物在那种特殊时刻的心情和思想境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听课者普遍感到:这节课学生表面上“动”得不多,但他们的思维是十分活跃的,他们眼中涌出的泪水和声情并茂的朗读证明了这一点。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比我们办学条件好得多的香港、澳门、台湾,教师在做课时使用多媒体的情况并不是很多,他们更多的是用一些简易、廉价、实用的教具。比如,台北市国语实验小学李玉华老师用的是每组学生一张两笔就能画出来的“椅子图”;香港保良局陈益小学许青老师用的是十来张鲜花的照片;而香港保良局蔡继有学校周彩霞老师用的是一只“红鞋子”和一些图卡。就是这些简单的教具,他们照样能营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帮学生掌握该掌握的本领。这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应该怎样更全面地理解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令人耳目一新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中的难点。班额大、孩子小、老师不知道怎样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是合作学习的瓶颈。在这次观摩交流活动中,做课教师为大家展示了这方面的经验。台湾朗智思维科技公司的陈鸿铭老师在上三年级《安拿生找傻瓜合作捕鱼》一课时,组织学生讨论问题。要求学生每人既要为自己的想法辩护,又要聆听他人的意见,然后针对刚刚讨论的过程,写下自己想法的改变并说明原因;最后让全班分享自己完成的内容,并说说对别人观点的意见。台湾李玉华老师让学生两人一组,在“椅子图”的座椅上写下对艾玛老人的看法,在支撑椅座的椅子腿上,写下支撑看法的根据。如果两人的看法不一致,要商量,取得一致后,再写上去。虽然40个学生20个组,但效果很好。

需要指出的是,在12节展示课中,并不是每一节课都有合作学习的环节,就像不是每一节课都非要有多媒体才能把课上好的道理一样,“教无定法”——任何做法都不是绝对的。有些学校把每一种课程改革的措施都列入评课打分的条例,弄得一节课花样百出,反倒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维目标”不可偏废

“三维目标”是指内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是针对过去教学片面强调“知识技能”一维目标而提出的。如何将这“三维目标”在教学中融为一体,是内地课改实验区普遍面临的难题。不少学校从过去的只抓“知识技能”的极端,跳到现在只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过程和方法”,而忽略了“知识技能”的另一个极端,课堂上看不到学生读书、写字,失去了语文学科的个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在这次活动中,一些教师的经验给大家提供了启示。河南濮阳实验小学武凤霞老师在上六年级《匆匆》一课时,请学生当堂模仿朱自清的笔法,写一段自己生活中时间流逝的文字;香港许青老师上三年级《荷兰——花之国》一课时,请学生照课文描述郁金香的句式,以拟人的手法,为照片上的花,写一段参加“选美”的自我推荐。此外,自读自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自己总结生字的规律,创造识字、记字的方法,也是做课老师在努力实现“三维目标”相融合,处理得较好的方面。以记者的观察,就整体而言,在处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方面,几位内地教师更好一些;而与学生平等对话,发扬教学民主方面,台湾、香港、澳门教师更显自如。

第二届观摩活动结束了。她给我们留下的,除了经验、启示,还有一系列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例如:在保护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同时,如何同时注意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对传统的语文教学如何处理创新与继承的关系等等。而这些问题,在课程改革中,显然不仅局限于语文学科。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