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品:从炒作回归集藏

2004-02-02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邵文杰 我有话说

进入2003年以来,邮市开始摈弃炒作,回归集藏。从整体行情上看,2003年的邮市亮点不多,邮品的地盘继续被金银币、礼品和电话卡蚕食,以往邮、币、卡三分天下的均衡局面被打破,币卡的份量加重,邮品的份量减轻。

邮市名称上加了“古玩”

北京邮市是全国邮市的晴雨表。2003年北京邮市进入名符其实的“场地年”,场地间争夺邮商的硝烟弥漫,从年头到年尾,未见消停。先是大钟寺邮市与马连道邮市的明争暗斗,后又是大钟寺邮市的突然关闭,后来万家马甸邮市开业但无营业执照,京城又遭遇“非典”,好不容易万家马甸邮市开业,大钟寺邮市又重新开业,马连道邮市仍虎视眈眈,西客站的邮市也从未停止申办的步伐,加上前门邮市,京城邮市的数目由两个增为五个,邮商也不得不分散精力、人力、物力和财力,脚踩好几只船,多处交纳摊位费,大伤元气,而作为市场主办方,为了争夺最后的胜利,而不得不大幅削减摊位费的交纳标准,如万家马甸邮市的一个商棚,由月租2400元降为月租1200元,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主办方每月亏损近30万元。

专家分析说,北京邮市的群雄逐鹿只不过是邮市格局大转变的一个侧面而已,在各地,不少邮市也在纷纷易地易帜易名,不少邮市或关闭或转行,或削减规模,或搬家至租金更为低廉的场地经营,最主要的一个特点是,专业型的邮市已经不复存在,绝大多数邮市的名称中多了“古玩”、“收藏品”、“文化”等字眼,经营品种由专一型向多元化方向转变,邮票这个昔日“王者的嗜好”正在被古玩、字画、烟标、火花、连环画等抢占地盘,这也是2003年邮市的一大特征。

小版张独领风骚

去年发行的小版成为市场上的热点。事实证明,一度引发市场较大争议的大小版张并举发行战略,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获得了成功,特别是增加发行的小版张改变了近年来市场枯燥的交易方式,成了市场的润滑剂,由此,将2003年邮市称之为“小版年”恰如其分,全年的市场热点基本上围绕着今年发行的小版张展开,并因此成为了一年来邮市一枝独秀的板块。2003年发行的小版张枚数基本上都控制在10枚之内,而且采取了预订方式。从全年的邮市表现分析,由于市场依然笼罩在阴霾之中,因此套票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但小版张因发行量少而在市场上形成了自始至终的热点。在2003年所出现的3次反弹行情中,小版张无疑是唱主角的领军板块,且到年底为止全年发行的小版张总市价依然在总面值上方,这在绝大多数套票和小型张均跌破面值之际,小版张能够出现溢幅现象,不难看出市场人士对其的热衷程度了。

专家认为,2003年邮品市场,小版张发行量少是个最显著的特点,全年发行量最少的是“崆峒山”小版张,为40万版,而发行量最大的是“载人航天”小版票,204万版,平均量是81.6万版,不过这个平均量包含着“羊年”兑奖张、“亚洲邮展”加字张和两套“特”字头小版票,倘剔除这4个品种那么平均发行量仅为57.67万版,非常接近大多数小版张的发行量。

专家认为,尽管2003年小版张发行种数大幅增加了,过去的缩量品种概念也已成为过去式,但市场强势表现的特征却没有改变。从年初、年中和年底出现的3次新邮反弹行情看,新发行的小版张均是反弹中的主力军,无论是成交量、升幅和市场热点,都是邮市上人气最足的品种,大量其他品种只能跟风。

纵观去年全年邮市,市场人士的着眼点几乎全部集中在小版张上,年初的反弹“杨柳青”和“篆书”小版张独占鳌头,7月份的反弹中“抗击非典”小版票、“陨石雨”、“鼓浪屿”和“崆峒山”小版张脱颖而出,11月上旬反弹中的“载人航天”小版票、“岳飞”和“图书艺术”小版张鹤立鸡群。

这一结论也可以从价格上体现,全年小版张的总面值是357.6元,到年底的市价为540元,溢幅为51%,即使扣除两套“特”字头小版票和“羊年”兑奖张以及“亚展”加字张,溢幅依然接近12%。倘全部小版张以统计的市场最高价计算,则已出现了超过翻番的收益,这种现象在版张上也是多年未见的现象。

专家认为,2003年发行的小版张在市场上确立了强势地位,但有得必有失,负作用也表现得十分充分,像助长炒风与投机变本加厉、前期邮品价格下挫和市场发展失衡等弊端,均在2003年表现得更为突出,并不利于邮市的稳定发展和休养生息。

猴票身价倍增

今年1月5日,猴年的生肖邮票上市首天即受到广大邮迷的热烈追捧,成为抢手之货。本次猴年生肖邮票的设计者陈绍华是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标志的设计者。自1980年以来,中国邮政已经发行了两轮生肖邮票,一共24套,成为社会各界集邮爱好者的挚爱。第一版猴票,1980年的《庚申年》被集邮爱好者当作至宝,是邮市中大名鼎鼎的“金猴”,面值只有8分钱,现在市场上却已经炒到1200元。而1992年的《壬申年》却已经跌破了面值。2004猴年贺岁邮票发行预示着我国第三轮生肖邮票开始发行。

与前两轮有明显不同,甲申年猴票一是票幅提高,达到36×36mm,二是采用异性孔防伪技术,三是邮资做了调整,在贺岁生肖邮票中首次采用了80分面额。

人们记忆犹新的是,1980年第一轮“金猴”发行后,受到众人狂热追捧,专家认为,第一轮“猴票”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是8分一枚的普票,既能满足通信的需要,对集邮者来说也承受得起;其次是名家设计,“金猴”采用的是名画家黄永玉的作品;而第二轮生肖票成了两枚,前一枚由民间艺人设计,生活气息浓了,但从艺术审美的角度看,明显不及前一轮;另一枚虽采用了楷、隶、篆等多种书体,但有画蛇添足之嫌。邮票的面额也一路涨价,到“龙”“羊”票已是3.6元一套,其中一枚0.8元的资费是国内平信价格,2.8元那枚却是国际邮资价,对普通百姓来说用处不大。这些邮票囤积在邮商和集邮者的手中,于是,打折票大量涌进邮市,最低曾跌至0.5元。

第三轮生肖票听取了广大集邮者的呼声,改成了一枚,资费也是按国内平信计算:0.8元。同时,增加了小版张、小本票,满足集邮者的特殊需要。设计票面采用方形,略大于原来的生肖票。“金猴捧桃”整个画面以圆为特点,应了“团团圆圆”的民俗。目前,有90多个国家发行了生肖票,与已经看到的海外生肖票相比,这枚猴票堪称最漂亮。

业内人士提出,将猴子头发设计成一半绿一半蓝、鼻子一半白一半黄,与百姓的审美尚有距离。以后生肖票的设计如能更接近大众审美趣味,效果则会更好。尽管有小瑕疵,但发行第一天,整版“猴票”仍从票面的19.2元疯涨至34元。

谈到投资空间,专家的意见是还需谨慎。因为影响邮票价值涨跌的不确定因素很多,比如邮票的发行量是决定能否升值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一轮“金猴”发行量440万枚,且大多已消耗;第二轮“猴票”高达2亿套。在集邮者的一再呼吁下,生肖票以后的发行量逐年递减,“狗”票为1.6亿套,“猪”票是0.8亿套,“马”票则已降至0.48亿套。今年的“猴票”,虽然单枚发行量为5200万套;但还有10枚一套的小本票500万套,共计5000万枚;6枚一张的小版票180万套,还有赠送给订户的4枚一张新方连,总计要达1.2亿到1.3亿枚,量还是多了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