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解放“刘盘国”的根本途径在哪里

2004-02-09 来源:光明日报 朱胜国 我有话说

之所以把“刘盘国”打上引号,是因为这里的“刘盘国”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不过,话题还得从刘盘国这个人说起。

山东电力建设集团电建二公司刘盘国是全国职工技能大赛焊工组的“新科状元”,但因为其户口和毕业学校不在计划内等问题,在获得全国冠军前他还是一个有十余年“工龄”的临时工。获得冠军后,单位为刘盘国办理了“农转非”,作为“外聘人才”他可以享受正式职工的待遇了,工资涨到月均2400元。此前虽然公司的每一个工程都少不了他,但他的收入只有正式工的一半。(见2月2日人民日报)

刘盘国在公司工作了十多年,虽然技艺过人,但报酬只有正式工的一半,并且其“工龄”也不能得到承认。很明显,这种待遇对他极不公正。因此,公司为其办理“农转非”,并让其以“外聘人才”身份享受正式职工的待遇,可以看作是一种矫正或者说补偿。不是正式职工却能享受到正式工的待遇,既体现了“焊接冠军”的稀缺性,也体现了公司对人才的重视。

但我以为,从真正实现稀缺人才的应有价值的角度看,仅仅让刘盘国享受正式工待遇并没有多少意义。

很明显,身怀绝技的刘盘国长期没能纳入正式工行列(现在也仅仅在待遇上“相当于正式工”了),并非公司领导刻意给他穿小鞋,而是体制的壁垒将他拦在了门外。既如此,给刘盘国相当于正式工的经济待遇,只能算是在现行体制下的一种折衷方案。这种方式能够保证一个刘盘国因为在全国职工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得到了相当于正式工的经济待遇,却不能保证很多没有出头机会的“刘盘国”长期处于埋没状态。

刘盘国的遭遇,与其说向我们提出了如何落实人才待遇问题,不如说提示出了如何为人才发挥作用、体现价值搭建平台的问题。计划经济体制下,户口、身份成了人才的条件,异化了人才标准,埋没了不少真正的人才。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发挥主要作用,人才方能摆脱户口、身份等附加条件的压制,找到可以充分发挥自己才干的位置,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尽其才。因此,解放更多的“刘盘国”,需要政府进一步营造宽松的人才环境,也需要用人单位主动顺应时代要求,革新用人机制,打破户口、身份等界限,把能力和业绩作为评价人才的主要标准,大胆发现和启用被埋没的人才。

其实,换个角度看,由于就业环境和就业机制的逐步改变,像刘盘国这类专业水平很高的人才根本不必在意是临时工身份还是正式工身份。高级技工缺乏是当前人才市场上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当刘盘国作为临时工在企业遭受歧视性待遇的时候,大量的国有企业高级技工被非公有制企业以高薪挖走。这种现象充分表明,真正吸引人才的,是薪酬(当然,不仅仅是薪酬)所体现的价值,而不是一个国企正式工的身份。

中共中央、国务院《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的主张,将进一步推动各类人才由“单位所有”到“社会所有”的转变,让更多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不被学历、职称、资历、身份、户口等因素所束缚,这才是解放“刘盘国”们的根本途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