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澳门的街景和街名

2004-02-23 来源:光明日报 叶岱夫 我有话说


澳门虽面积不大,其街道的建筑风格却是别具一格,街区景观也是声名在外的。

澳门街道建筑风格的最大特色就是古今合璧、中西合璧,“无多莲花地,错杂汉蛮居。400多年来,中西文化的浪花在澳门激荡飞扬。这里有纯中国建筑风格的卢廉若公园,有葡式建筑的白鸽巢公园,也有融合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国父纪念馆等等,多姿多彩。

“古是澳门街道的一大特点。古色古香和颇具文物价值的建筑物遍布在澳门的大街小巷,这些建筑物既有中国传统风格,也有西洋风格,但比较而言,则更突出中国风格的“古。如十月初五街、关前街、草堆街、火船头街都有保存完好的明清风格的旧旅馆、旧码头,这些古色古香的街道常常成为电影工作者拍摄古代电影的外景地。富有宗教色彩的行政区划更赋予澳门街景的古老氛围,如澳门半岛的5个行政区名称是以花地玛堂、圣安多尼堂、望德堂、大堂和风顺堂等区内著名教堂命名的,这更增添了街区的神秘感和宗教色彩。

当然,更具特色的还是澳门街道的现代化建筑了。澳门有完美的欧式风情街。比如从欧维石像到妈阁庙的一段南湾路,虽然只有3~4公里,但却像一个浓缩了的小欧洲。在这条街上,每走5步就会遇到一棵大榕树,每走10步就有一张花园式的长椅,道路两旁的餐馆,通常都会在门的外面放一些圆形的桌椅板凳,并张开太阳伞,悠闲地等待着前来光顾的客人。

澳门建筑物的中国风格和西洋风格不是独立的而是和谐而完美地融为一体的,这与澳门历史与文化的独特性息息相关。漫步在澳门的大街小巷,既可以看到大屋檐木板房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也可以看到拱形门窗、粗大方柱以及米色厚墙等显著特点的欧式楼房。这两类风格迥然不同的建筑物共处一隅相互辉映,共同构成独特风景的现象,在世界上也是十分少有的。这种和谐共存的建筑艺术尤其表现在街心花园和街头广场上。街心花园和街头广场不仅风景优美,而且在绿荫环抱的幽雅之中,还有许多西方雕塑和中国的亭台相互映衬,使人在受到东方文化熏陶的同时,也饱尝了西方闲散舒适的浪漫主义情调。

澳门的街名内容丰富、千姿百态,构成了城市的另一道“风景。上海街、广州街、北京街、长崎街、马六甲街等,被用的地名专名属于历史上与澳门有关的城市。澳门的街道以数字称呼的,有一至二十街之类;有以姓氏称呼的,如吴家园、李家园、赵家园等;有以动物冠之的,如山鸡巷、马里、鸭巷、鹅巷、蟒里、猪里、燕围等等;亦有以植物命名的如木瓜里、西瓜里、桔子里、菖蒲围、棕榈叶围、莲茎巷等。澳门的街道中,有些名字十分有趣,如老饕巷、幻觉围、烦惫里、虱街、竞走者围、恋爱巷、玻璃围等。至于当初是什么原因取如此逗趣的名字,今天的人难以说清楚。澳门的街名中,有许多与历史有关,甚至与殖民地历史有关,像营地大街,因其地驻扎军营,其名相传至今。

更有趣的是,在通往妈阁庙的一条道路上,竟然有一段名为“万里长城的街道,为什么将一个普通的街巷叫作“万里长城呢?原来明朝天启年间,也就是荷兰人入侵澳门的1622年,澳门在西望洋山上筑了一道城墙,自山顶起,分东西两翼向下延伸,东翼到“海角游魂止;西翼又分南北两面,分别止于山上天主教堂的西南山脊和妈阁庙的海镜石。现在被称为“万里长城的街道,是因为其背后山坡上城墙蜿蜒而得名的。这段城墙实际上早在两百年前便已拆毁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