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乡村里的“上班族”

2004-02-25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杨连成 本报通讯员 唐素华 我有话说

“把他们拉进工厂去!”

伴随着新世纪的钟声,珠三角西海岸的水乡渔村、滩涂田园逐渐生长出一片片崭新的工业园区或新兴城区。撤县设区后的珠海市斗门区一下涌入百余家外资和内联企业,新增的5万多个就业岗位几乎是青一色的外来工。

一年前的开春,各镇村报上来的统计数字就摆在斗门区委、区政府领导的案头,几乎每份材料上都有一行扎眼的文字:“农村青年就业难,社会稳定问题多”。有份材料还引用了一位老阿婆的话:“盼着政府能给我那孙子找点事做,不然,这孩子就毁了!”一位区委领导提笔批示道:“群众所盼就是政府所急,得把他们拉进工厂去!”

如今再看斗门,干部群众的眉头舒展了。一年中,全区经过培训进厂就业的农村青年达11045人,占全区未就业人数的一半!驱车出城一看,一条条上下班的“长龙”一头连着工厂,一头牵着农户,各镇的就业培训开展得红红火火,村头镇尾的临时教室里座无虚席。乾西村一位老人对前去采访的记者说:“看到儿子每天骑着单车到工厂上班,心中无比欣慰,多亏了干部帮忙呀!”

选准突破口

在珠江三角洲,要让当地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斗门区区长田忠敏感叹道,那些文化水平低,缺少一技之长而又眼高手低,宁可闲着也不愿受到工厂管理约束的农民比比皆是。突破口在哪里?斗门的做法是,从转变就业观念和培训劳动技能入手。

“一年前,我们是挨家挨户去摸底调查,苦口婆心地动员和鼓励他们参加劳动就业培训的。”张汉斌镇长说:“镇里派出的调研组一个冬春走访了3892个农户,调查结果着实让我们吓了一跳,全镇18至35周岁的农民中,不肯就业或闲在家里无事可做的就有近千人。究其原因,主要是劳动观念和就业意识问题,好逸恶劳,贪图享乐。为了激励农村青年就业,全镇制定了统一的“乡规民约”:凡是愿意在外资企业就业的,由村里代为缴纳50%的社会保障金,享受社会保障待遇;凡是坚持就业一年以上的,每年享受集体发放的就业优待金。对镇村安排就业而本人无故抵触的,不仅与社会保障无缘,而且停发其本人及家人在村集体中的分红。这一招还真灵,村民们开始把是否享受福利待遇看作个人荣辱的重要标志,从而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就业积极性。本着“先培训,后上岗,再择业”的思路,对缺乏专长的,由镇政府花钱对愿意就业的进行对口培训,对企业有顾虑的,区镇村干部主动上门沟通、推荐,并一次次为外来企业组织专场招聘会。乾务镇狮群村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还以降低青苗赔偿等优惠条件,一次就为农民换取了200个就业岗位。

一道靓丽的风景

乡村“上班族”如今成为珠江口西岸一道最靓丽的风景。

一年多来,斗门区万余名农民喜气洋洋地端起了工业饭碗。乾务镇湾口村30多岁的村民屈胜男去年在参加了培训后不久就成为该镇红马电子厂的一名合同工,上班第一个月就拿到500多元的工资。狮群村村民李松厚一家5口人,如今有3人在企业上班,月工资收入达2000多元。乾务镇镇长张汉斌对记者说,全镇还有739名未就业的农村青年将在今年全部进厂务工,按每人每月平均工资500元计算,则今年全镇年人均收入就可增加230元左右,增幅达6.5%。越来越多的企业老板也转变了对招收当地农民进厂的认识,鸿丰玩具公司总裁吴士芳说:“招收当地农民不用安排住宿,企业既可降低经营成本,也更容易融入当地社会。只要他们勤劳肯干,企业何乐而不为?”

农民增收还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社会稳定了,农民的精神生活比以往充实多了。全区出现了人人争学文化、户户苦学技术的热潮。许多人自觉地参加新技能的培训,有的四处求师学艺,有的请家教,有的参加了成人自学考试。乾务镇一个叫黄三的青年,原来无业在家,精神空虚,染上了毒瘾,去年从镇政府培训学校结业后,下决心戒了毒,当上了一家合资厂工人,工厂里严格的管理制度使他远离了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当他把第一个月的工资交到父母面前时,他的父母高兴得抱着儿子喜泪横流。

失去土地的农民从“游手好闲”到“上班一族”,变化的虽然是他们的社会角色,而影响的往往是一家、一村、一镇。春节过后,斗门区委又响亮地提出了再用两年左右的时间解决全区“无业村民”就业问题,促进全区农村青壮年全面就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