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教育改革的一扇窗口

2004-03-12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日前,深圳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建市20多年来规格最高的文化立市大会,倡导建设高品位文化城市,建设教育强市,为特区现代化国际化宏大历史进程注入了崭新的内涵。

南山,注定要成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主题的一个坚定注脚。曾几何时,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山炮”在这里的蛇口工业区拉响,人们至今对敢于冲破传统

经济体制的改革先锋还记忆犹新。世纪之交,南山区又成为广东省第一个教育强区,同时,教育部启动素质教育的核心工程,也把国家课程改革实验的历史重任交给了南山。

透过南山这扇窗口,关心民族未来的人们可以放眼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动人景象。

谋大局,坚持以人为本

教育是区域现代化的基础和先导,南山区委区政府率先实践了这一历史命题,坚持实施科教兴区和文化立区战略,把“人”的现代化切实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位上。新上任的区委书记王毅到任第一天,就专门到新安学院和育才中学视察。区长叶民辉到任不久,就亲自参加第八次校长论坛,与中小学校长推心置腹。副区长罗敏亲赴教育第一线,风里来雨里去,组织教育专题会议,与教育局班子一起研究探讨急难问题,也成为教师和学生的知音。在2003年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区委专们召开常委会议,专题研究教育工作,针对南山区中小学基础教育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出台了“12条措施”,为教育办实事。“教育在南山不是官样文章,而是切切实实的政府行为。”这是笔者在南山听到的老百姓的声音。

南山区教育局班子现有5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3人,著名学者作家1人,这样的学历结构在全国十分罕见。我们不能据此就贸然断定他们是区县级教育局领导层中素质最高的,翻阅他们的学术简历和一年来的工作日志,笔者确信这样的领导集体是教育管理的实干家。在南山采访,记者亲身体会到他们灵魂深处的律动——他们的目光和心绪随着孩子心灵拔节的旋律而跳跃,创造了教育管理集团化、学校后勤社会化、校园文明环境社区化、课程素质化、教育服务化、教育信息化等新的亮点。然而,最能照耀人心的还是他们“以人为本”的执着精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的一位成员向笔者透露,南山教育发展和国家课程改革实验的核心理念都是“以人为本”。由此,南山人奋力拼搏,抢占课程改革、教育信息化和国际化人才等三个制高点。

南山教育在珠江三角洲的文化版图中素有德育、外语、艺术教育和体育等六大特色,区内现有中小学、幼儿园和大学近200所,在校师生10余万人,目前该区每年新增70万平方米建筑,人口逐年递增,强劲的经济社会发展导致优质教育需求剧增。

南山区委区政府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不动摇,逐年增加教育投入,同时迅速调整教育发展目标和教育布局,以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和教育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培养能够适应未来国际竞争的高素质人才,大力创造新的教育特色。

区委区政府全力支持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创新。南山在全国率先实现集团化管理,把体制、师资和经费等教育资源优化利用,先后创造了“育才模式”和“南山实验模式”等新的亮点,同时制订优惠政策,引进国内外一流名校,形成了公办、民办、国有联办、公办企助、国有民办等多元、互补的办学模式和格局,给南山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教育国际交流是南山教育创新的必修课。区政府和南山教育局大力提倡教师到国外培训进修,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同世界各国孩子进行体育、英语、文艺等方面的合作学习。

南山在国际化背景下不断吸纳优秀人才,大批“海归”学者在这里投资创业。然而,区委区政府更加看重的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在教育系统内部构筑“人才高地”,为教育开辟“绿色通道”,实施“名师工程”,先后引进了曹衍清等全国知名校长和30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来南山工作,不断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注重教育后备干部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

一旦教育发展的环境条件真正成为“凤巢”之后,教育内容的创新也就成为必然。

求实绩,突破课改瓶颈

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艰巨改革,在中国已有近10年的历史。然而,如果教材、教法和评价体系依然故我,“素质教育”就成为一个空洞的概念。新世纪之初,中小学课程改革上升为素质教育的焦点问题与核心工程。国家教育部理所当然地选择了南山等36个区县作为首批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

笔者了解到,全国各地都对课程改革跃跃欲试,对一马当先的南山课改实验饶有兴趣。还有一些人,对课程改革感到无从下手。笔者从南山区教育局局长刘晓明在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的那篇讲话《以校为本,突破瓶颈》中找到了答案。

南山教育已初步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相适应的新型课程结构,中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自由选课。传统的学校教育与“生活世界”相剥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权威与服从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竞争替代了合作。南山的学校却别有一番景象。笔者走进南山的中小学,亲眼目睹了学校师生在“课程改革”中合作学习的欢乐景象。孩子们徜徉在精彩纷呈的新课程天地,开展研究学习,实现主动的发展,这在启动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前是不可想象的。

中小学生历来都是按部就班地学习全国统一规定的课程,因为课程的单一,学习者也就没有主动性和选择性。教学实践迫切需要内容丰富、切合实际的校本课程。然而,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在世界各国都是基础教育的综合性难题,对教师来说更是严峻的考验,南山区把开发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改革试验的突破口,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把校本课程作为促进学生个性形成、发展教师专业和张扬学校特色的重要载体,扎扎实实地推进教育内容的创新。

课程改革工程启动之初,南山教育局组织一批教育专家,调查研究世界教育发展的新态势和教育资源,出台了《南山区校本课程开发意见》,要求各校宽泛理解校本的含义,充分利用社区课程资源,大胆开发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课程。全区几十所中小学普遍开设了校本课程,形成了三类比较成型的校本课程:与社会环境有关的人文地理类、于办学特色融合的学校特色类以及与学生发展有关的个性特长类。

南山蛇口的育才中学,每到周二、三、四下午4:50分,同学们就纷纷离开日常的教室,赶往专门的校本课程教室上课。该校有8大主题30余门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青春读书课”是其中开设最早、最成熟的一门。青春读书课是语文老师严凌君耗费十几年的时间编写的,其中包括《成长的岁月》、《心灵的日出》、《古典的中国》、《世界的影像》、《白话的中国》、《人类的声音》和《人间的诗意》等7卷14册500万字。这套书不仅精选了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而且每篇都有引人入胜的导读。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读完此书后心潮澎湃,写下了两万余字的读书笔记。他说:“惊异于该书,展示了一个如此广大、如此丰厚、如此美好的人文空间。”“青春读书课”让学生通过阅读优秀的书籍接触优秀的人类文化,实践了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的素质教育目标,已成为南山区中学语文教育改革课题。一位学生在网上留言:“读书课令我有了一种思考,让我懂得不仅需要知识武装自我,还要有精神来升华自我。这是令我终身受益的。”在北大附中南山分校,有一本名为《莲文化》的图书更是吸引了笔者,打开目录,有莲的生长与品性、莲文化的由来与发展、莲的名胜古迹、莲的佛教,赞莲诗词赏析等内容,还有十几幅精美照片展示“莲的风采”。有位老师自豪地说:“这不是一般的图书,这是我们学校小学四年级学生自己策划出来的,学生从编写体例、写作内容、资料的运用都是那么唯美贴切。”由学生们独立完成的校本课程“莲文化研究”,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使他们了解和吸收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陶冶了性情,提高了审美品位。笔者了解到,目前北大附中南山分校共开发了6大系列、40余门校本课程。2300多名学生每人可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选修课。课程论专家、华中师范大学的教授廖哲勋说:“别人想到没有做到的事情,北大附中南山分校做到了,很有意义,很有价值。”

南山区许多学校都开设了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如北师大南山分校的“中国古代服饰”课,从欣赏到设计制作“秀”服装,全部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桃源中学的“科技实践”课,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热控气球,放飞蓝天;南山实验学校的信息技术运用课,育才二小的藏书票课程等都已经比较成熟,培养出了各具特长的学生。

校本课程实际上是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对传统的固有的知识结构和教学习惯的一种挑战,但这种挑战让所有的老师既兴奋又愉快,他们在这样的挑战中只有不断地充电、进取,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成为老师提高自身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南山,目前许多老师习惯地把校本课程称为“课程超市”,在这里,学生像走入琳琅满目的商品超市一样,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使学生们的主体性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南山教育局局长刘晓明告诉笔者:“我们追求的目标,就是要把最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真正实现教学课堂的科学化、人本化。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研究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教育理念,而这也正是国家课程改革的核心精神。”

笔者在南山区中小学看到,“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的教学理念几乎贯穿每一位老师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这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已经普遍被老师所接受。他们知道,每一个人、每一个孩子天生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唤醒每个孩子的潜能,面对孩子“天真幼稚”的想法,“脱离实际”的答案,都不应该随便地说“对”与“错”;不然就会扼杀孩子宝贵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笔者观赏了南山区育才二中初一(二)班的一堂历史课,翻开《历史与社会》一课,随着优美的美国乡村音乐,大屏幕上显示出自由女神像,在舒缓的异国情调中,一名曾到过美国的学生走上讲台,一边不慌不忙地展示它实地拍摄的照片,俨如国际导游,让师生身临其境。紧接着,6位同学依次上台讨论美国的“黑奴”和现代美国公民等问题。为什么课堂上看不见老师的身影?学校的任课老师龚老师介绍说:上课前老师就组织学生完成了美国知识的预习,现实的课堂教学上,学生相互合作,主动探究,共同搭建交流思想、获取新知识的平台。这种功夫在诗外的教学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基本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们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南山区的教育在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上,努力激发学生张扬个性、发掘潜能。在课堂上,老师没有一字一句地讲解,更没有认真仔细地分析,有的只是师生之间的互问互答和情趣盎然的课堂对话。虽然孩子们讨论的答案不一定和书本上的完全一致,也不一定就是正确的结论。虽然孩子们讨论的话题可能显得幼稚,他们讨论的也不一定有多大价值,但老师这种教学方式,在润物细无声中潜移默化地开掘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无限的想象力。教师不再只是简单地灌输,答疑解难,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未知,探索新知,课堂上呈现的不再是单纯的“教”而是主动的“学”的场景。教师教学的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勤于探索的能力,鼓励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南山的一些中小学校,学生们反映在课堂里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注重营造轻松快乐、充满趣味的课堂氛围,已经成为老师努力追求的目标。一位老师兴奋地对笔者说:“现在我才找到了当老师的快乐,这样的课堂让孩子们的个性特长得以发展,真正的学习革命悄然来临,让我从中体会到了孩子们成长的快乐。”

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意识、热情,建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氛围。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也给从南山走出去的每一个学生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有位毕业生对笔者曾这样说:“我们学习最投入的时候是在课堂,因为老师能把我们的热情全部调动起来,在积极参与中让你觉得学习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们在课堂时可以忘记周围的一切,而且我们跟老师的关系很平等。在课堂,老师讲错了,同学们指出来,老师一定会改过来,并向我们道歉。在课后,我们像朋友一样,什么都可以聊,老师从来没有训斥过我们。”

在与南山区的教师接触时,我们常常为教师为学生所作的创造性劳动而深深感动,他们总在挑战自我。面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改变,要想回答学生更多的疑问,纠正学生的偏差,教师们需要不断地补充知识,不断地探索新的育人手段。在南山,老师对学生很少指责和批评,更多地是赏识和激励,教师通过语言、手势等方式肯定学生,通过作业评语与学生沟通感情,融洽师生关系。他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学校要求老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有感情、有意识、有独立个性的学生。南山的老师,用尊重和关爱,为学生托起一片发挥潜能、自由想象的蓝天。

立新人,创新德育模式

“真、善、美,是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终极价值。”南山教育在近几年的德育实践中取得了这样的共识。

面对各种竞争和压力,社会和家长对学生在校学习的文化课成绩期望值相当高,而很少有人会关注学校的德育实效。针对这种状况,近几年,南山教育局着眼于未来,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加快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的步伐,为学校德育实践搭建起好的平台。

在全国中小学延续了半个世纪的“三好学生”的评奖惯例,在南山区被率先打破。学校不评“三好”,而是从关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细节做起,由学生本人、家长和老师互动式评议,形成了“诚实守信”、“行为习惯”、“热爱集体”等多方面的动态评价体系。他们设置的“小天使奖”、“爱迪生奖”、“黑马奖”、“穿山甲奖”等符合孩子们身心发展规律的奖项,让人耳目一新,一下子就调动了孩子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把学生评价体系分解到他们成长进步的过程之中,激活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南山区育才中学的学生在团委和班主任的引导下,两年来学生们一直坚持写“班级成长日记”;南山实验学校、桃源中学、南油小学等学校大胆突破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通过“班主任专题研讨班”、“家校热线”、“星光工程”等方式全面改进班主任工作,全区近2000名班主任每人每学期都要写出一套详细记载学生个性发展的班级档案、5篇班主任论文、10份以上的育人手记。这项“151计划”极大地强化了班主任教书育人的科学性和责任心。蛇口中学创造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思想教育系列化、养成教育规范化、法制教育经常化、社区教育网络化的“一线四化”模式,全区60所中小学普遍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课,每学期都有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

“德育最大的主题和最大任务,就是以人为本,真正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培养孩子的健康身心和健全的人格,也是成就未来公民的前提和宗旨。”刘晓明局长如是说,他认为,比语文科等学科的改革更重要更紧迫的是德育改革。

在南山的中小学校,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等弘扬中国传统美德的活动,已蔚成风气。笔者已了解到南山区大量德育教育取得硕果的鲜活事实。

2003年11月8日,南山区实验中学周文峰老师将发表在深圳特区报上的一则环保公益广告给同学们看。广告上的广告语是:“让水更清,让天更蓝,让树木更葱绿,让土地更肥沃,让山川更秀丽”。周老师希望同学们把中文广告词翻译成英文。同学们七嘴八舌,广告词译成了优美流畅的英文。翻译完后,这些平均年龄只有14岁的孩子们想,深圳市的目标是要建设成为国际化的城市,这么美的广告词如果能让国外的朋友熟悉该多好,深圳市的公益广告词应该是英汉双语才对,咱们应该把这个建议写信给市长,如果市长能批示同意,这样我们不也为深圳市的建设做出了贡献吗?

信发出去以后,没过几天,市长李鸿忠亲笔给学生们回信说:“同学们的建议很有价值,更重要的是这反映了你们热爱祖国、热爱深圳、热爱家园的美好心灵……”市长的鼓励为南山区的德育教育打开了一扇大门,一场关于在中小学开展“铸造美好心灵,建设美丽家园”的活动在南山区全面展开。

南山区育才二小10岁的小女孩张慧生,在众多成年人围观的现场,勇救被歹徒殴打的同龄女生,引起了人们对成人社会的道德和良知的拷问;南山区后海小学14名少年带着南山孩子的爱心,利用暑假远赴贵州农村,进行社会实践和考察,让山里的师生深受感动;北师大南山附属小学年仅10岁的五年级学生张柁等孩子自己策划组织爱心活动,为身患癌症的老师到处募捐,在社区被人们称为“爱心大使”;南山区的5名“中科院小院士”敢于向经典辞书提出质疑,其独立主见让白发苍苍的老科学家深感欣慰;而影响深远的全国“手拉手”活动,也是由南山区育才二小少先队员的一封倡议书发起的,这些少先队员的代表还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登高山,锐意攻克外语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接受、掌握世界性的教育,南山区教育局在注重对学生进行真善美教育的同时,还十分注意发挥南山得天独厚的外语教育优势。

南山的外国语教育早已遐迩闻名,有不少专家认为南山区的英语教学水平已经位居全国前列。到底是什么理念支撑了这个教育强区的外语特色呢?

“英语是走向世界的通行证”,这句话是南山人普遍的共识。刘晓明局长告诉笔者:“南山的外语教学是下了很大功夫的。南山外语教学的目标和定位,是从适应深圳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城市战略目标出发,不断探索和改进英语教学方法,以造就既有英语文化素养又有国际视野与人文精神的国际化人才。”

早在1991年,南山区就率先在全市小学一年级开设英语课,距2001年教育部下文在全国小学开设英语课整整超前了10年。这些年来,南山区探索出了小学“兴趣、清静、活动教学法”,让孩子在老师创设的英语交际情景中,通过让学生看图片、唱歌、咏诗、做游戏等活动激发兴趣,增加语感,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国家级英语教育专家、《走遍美国》节目主持人龚亚夫说:现在大多数老师还在探索如何讲解,如何做考题,而南山区的外语老师却致力于学生的学习目的、途径、环境、策略的根本性变化,这是英语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外语课程改革的方向。”

在南山的一所学校,几个围成一圈用英语对话的学生吸引了笔者。学生们手持自制的“护照”,在一律使用国外标识设计的“海关”、“超市”、“医院”和“银行”里,用标准的英语进行流利的对话交谈,仿佛所有的参与者都成了“世界公民”。这些学生不仅以国际化语言,更以国际化的思维,国际化的行为融入了模拟的国际世界,而老师则在旁边以欣赏、鼓励的目光看着他们。

一位老师自豪地对笔者说:我们南山外国语学校的六年级学生在人民大会堂为动画片《狮子王》做英语配音,连外国专家都惊叹,连声说:“太棒了!太奇妙了!”

目前,南山区育才教育集团与英国伦敦英中教育协会签订协议,育才学校的学生在本校读完高一年级后,直接升入英国一流高中,与英国学生平等角逐英国名牌大学。

科学化的教学体系,人性化的教学关系,国际化人才思想必然能取得高层次的办学效益,南山教育局近年来不仅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同时也输送了大批的高考状元。

造航母,培植教育新优势

教育的核心优势同样是人才和体制。随着“育才教育集团”的诞生和运作,南山教育管理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航母效应”。

南山区逐步成为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旅游基地、高等教育基地和西部物流中心,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南山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及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区内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南山教育也一度出现办学水平不够均衡,教育规模、速度和质量还停留在企业办学的水平。针对传统的教育管理和办学体制约束“教育生产力”的现状,南山教育没有回避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而是积极努力地寻找突破瓶颈的最佳方式,他们在不浪费资源的同时构建教育航空母舰,走教育集团化道路。局领导认为,没有“品牌学校”和“拳头产品”,就不能满足市场对不同层次和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南山教育要有跨越式发展,就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功能齐全,整体效益较高的教育集团。

构建教育集团有利于组建教育“联合舰队”,打造学校品牌,发挥名校的辐射作用,加速普及优质教育;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使教育的资源、人才、信息和管理等资源效能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加强各阶段教育教学活动的衔接,使学生的艺术、体育、英语、科技等特长教育更加系统,使学生的个性、心理、习惯的培养更加连续,更加有效。

2003年4月8号,南山区在蛇口成立“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教育集团以公办学校为主体,其目的在于强强联手、优势互补、扩大优势教育规模,解决优质教育的供需矛盾。目前育才集团由育才中学、育才二中、育才三中和育才一小、育才二小、育才三小共六所中小学组成,集团师资力量雄厚,60%的教师为高级教师,课改成果和教研成果多次向全国推广。

蛇口育才教育集团主任曹衍清对笔者说:现在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到好学校读书,而让较差的学校提高办学水平需要一定的时间,组建蛇口育才教育集团,可以利用已有的先进教学理念和管理方法提升学校的档次,扩大优质教育集团规模。

育才教育集团既不是工商注册的企业化集团,也不是民政注册的社团,而是政府批准的教育集团,是具有法人资格的教育实体。集团的领导人既不叫总裁也不叫总经理,而是称为管委会主任,主要是避免商业化运作。集团由各中小学组成,各校校长随时接受集团的调动指挥,特别是师资力量在集团内部进行统一调配,以实现校际间的优势互补。育才教育集团决心不断吸纳新的资源,扩大办学规模,使多种办学体制在集团内部多元共存,和谐发展。

风正一帆悬,南山教育正在一片鲜活的知识海洋里破浪前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