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农业院校如何服务“三农”

2004-03-19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农业院校与农业、农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纽带,是血脉相承的关系。那么,在农民积极增收,努力致富的过程中,农业院校除了完成高等学府培养农业人才的任务外,还应该做些什么呢?

科技帮扶是关键

在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注定了农民致富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

告诉我们,农民致富,一要靠政策,二要靠科技。

长期以来,农业院校从事的科研活动对我国的农业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以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黄淮海平原盐碱地治理为例,由于土壤中的矿物质含量太高使农作物的收成非常低,当地许多农民不去种田,而以熬盐为业,因为后者要比前者的短期收入多。当时,由中国农业大学牵头,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水利部、中科院等有关单位专门就盐碱地进行了专项科技攻关,经过20多年的努力,当年的盐碱地现在已被治理为产量颇高的良田,石春元院士主持的这项“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开发”获得了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农大108号”更是写下了一粒玉米种子可以改变命运的奇迹。由中国农业大学许启凤教授主持研究的这个玉米新品种,蛋白质含量高、抗虫性强、产量高,农民看到这种玉米饲料厂喜欢收,而且与其他品种不同的是,成熟之后玉米秆是青的,可以用来做青贮饲料,便纷纷种植。这一成果给农民带来很大的实惠,据统计,种植“农大108号”会让每亩地增收50至100元,目前全国已有4000万亩以上的土地选用了这个品种。可以说,“农大108号”使许多农民致富。

重点推广农民需要的技术

尽管农业院校的科研工作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支持,但不可否认的是,还有一些科研项目在推广过程中遇到了与农村现实有一些距离甚至与农业生产相脱离的问题。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处处长龚元石教授对此深有体会。他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农业院校的科研工作一定要树立服务的意识,要认识到农民需要的技术才是农业科研工作的重点。

龚教授举“秸秆还田”为例。长期以来,许多地区都为农民焚烧秸秆所困扰,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非常严重,更不用说影响飞机起飞这样的事了。虽然国家一再提倡秸秆还田,但是因为粉碎的过程中还需投入人力物力,用去不少的钱,农民虽知道其中的好处却都不愿意做。但是近来“整株还田”的技术在推广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种技术只是对原有的耕田机械进行一些改造,就可以让秸秆整棵地埋入地下,这种方法不是很麻烦,同时也不需要太大的投入,还营养了土地,很受农民的欢迎。

“整株还田”技术的受欢迎告诉了我们农民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科学技术,这就是 简单、方便、成本低。搞农业科研的人必须认识到他们面对的人群还是整体文化程度不太高、经济上并不富裕的农民群众,因此再高深的科技最终都要以一个浅显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便农民可以拿来就用,同时这个技术还必须是经济的,让农民可以用得起,这一点上农业科研人员要学习“傻瓜照相机”的模式,研究发明出一些“傻瓜技术”来。

另外,科研人员还要认识到农民需要的技术,不仅限于新品种、新技术,他们对技术的需求事实上是延伸到整个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比如如何灌溉,如何节水,如何栽培、种植、收割、施肥等等。中国农业大学针对河北地区研究出的节水高产灌溉技术,就为当地创收不少。

树立环保意识,帮助农民长期致富

龚元石除了主抓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处的工作外,还是该校资源与环境学院的教授,长期的工作经验让他认识到,在中国,农民的增收和致富必须要有一种长远的目光,增收不是建立在对土地的无限制使用上。相反,对土地的破坏还会影响农民的致富。因此,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必须要有环保意识。

事实上,我们已经吃了破坏土地的亏。比如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采用的地膜,虽然是一种提高土壤湿度,保证农作物生长温度的有效技术,在一段时间里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但是由于其不可降解,难以回收,现在已造成了对土地的破坏,直接的结果就是农作物的产量下降。

因此,农业院校从事的科研工作要利用生物技术来带动农业的发展。比如研究可降解的地膜,这种地膜在使用后完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增收的同时保护了土壤,保证了农民的长期致富。再比如为农民们培育出抗害、抗虫、抗病的农作物品种,一方面减少他们在化肥和农药方面的投入,一方面促成他们生产没有公害的质量达到无污染的农产品。事实上,参考目前市场上绿色农产品的高价格,农民生产绿色农产品带来的实惠应该是巨大的。

可以说,在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过程中,农业院校有着大有作为的空间,他们的作用也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的认可。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5年前,他们每年的科研经费仅仅维持在几千万元,近年来则达到了2亿多元人民币。这其中,一部分来自国家拨款,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来自于该校和一些省或企业之间的省校合作及校企合作,这些合作除了经费的支撑,更让农业大学走出校园,与农业生产一线保持密切联系,有的放矢地指导了其农业科研的方向,也加快了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最终服务于农民的增收致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