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2004-03-30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缘起

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并强调要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温家宝总理新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加强政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往,人们一般认为

政绩观似乎是领导干部个人的事情;现在,人们更多地认识到每一位领导干部的政绩观都与当地百姓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之下,领导干部们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如何才能科学衡量领导干部的政绩?如何把正确的政绩观落在实处?这些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三位嘉宾展开探讨。 

政绩要为百姓谋

记者: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让百姓感到新一届政府施政的新变化,它促使各级领导干部重新审视,到底什么是正确的政绩观和怎样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陈福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人民得到实惠为本。“利在一己勿谋,利在天下则谋;利在一时勿谋,利在万世则谋。”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要求,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整体推进,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多数群众能够切身感到,领导干部有“政绩”自己得实惠、领导干部“政绩”越大自己得到的实惠越多,群众才能支持领导干部做出“政绩”,为领导干部的“政绩”叫好。

梁言顺:关于正确政绩观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有一种观点认为,正确政绩观的科学内涵包括五个方面,即:正确政绩观的灵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确政绩观的核心内容是求真务实,正确政绩观的根本目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确政绩观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是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的衡量标准是实践、群众和历史三者的有机统一。我赞同这种观点。正如温家宝总理不久前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究班上对正确的政绩观所作的阐述 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创造政绩是为了发展,是为了造福人民。

李忠金:核心是解决好怎样正确认识政绩、如何对待政绩的问题。胡锦涛同志指出,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正确的政绩观,说到底就是要忠实实践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根本目的。领导干部执掌的是人民赋予的权力,理当要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政绩考核要与时俱进

记者:一段时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有的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片面追求“以GDP为中心”,或者搞脱离实际、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给后任和一方百姓留下沉重的包袱。在新形势下,如何才能科学衡量领导干部的政绩?

陈福今:近些年来,我们有些领导同志,不是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而是只讲GDP,不及其余;不是用实践的观点看政绩,而是想当然,拍脑袋,不尊重客观规律;不是用群众的观点看政绩,而是两眼向上,凡事只求领导满意。这些都说明了建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抓紧建立和完善政绩评价标准、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使考核结果能够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无论怎样,看“政绩”决不能只看表面文章,因为这里面有看得见的“硬件”与看不见的“软件”,还有可量化的成绩和不可量化的成绩。事实证明,那些能够心系民生,促进地方经济的振兴,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业绩,方可视为真正的“政绩”。

李忠金:应进一步改进考核方法,实行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集中考核与经常性考核相结合,特别是领导考核与群众考核相结合。考核干部政绩既要听干部的意见,也要广泛听取普通群众的意见。要探索建立干部政绩公示、公议制度,建立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公众评价体系,组织社会各方面参与对干部政绩的评价,从而使真正的政绩得到褒奖,使虚假的政绩无藏身之地。对投机取巧、弄虚作假、骗取荣誉和地位的人,要视情节轻重,该批评的批评,该处分的处分,使老实人不吃亏,不老实的人占不到便宜,真正坚持求真务实的导向、干事创业的导向和公正用人的导向。

梁言顺:要让“政绩”成为民众的福音,必须把某些领导干部的不良“政绩观”扭转过来,在科学的发展观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让“政绩”给多数人带来实惠,使“政绩”能促动社会良性发展。我们已置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代,政绩观也应该与时俱进。当前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我们的发展目标已从“物的增长”转向“以人为本”,这意味着我们不但要强调增进人民的富裕,而且要强调增进人民的幸福。当然,今后不是不能用数字考核干部,但必须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政绩不应仅仅是追求GDP多少,基础设施投资多少等,还应该看看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问题解决了没有。要把城乡人民群众的实际收入增长、促进社会就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青少年的入学率等等都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都成为硬指标。同时,要重视建立和使用经济增长的代价指标体系,充分发挥负向指标的规范和导向作用。

关键要求真务实

记者:正确的政绩观最终要体现在推动工作上,那么在实践中如何落实正确的政绩观?

梁言顺:树立和实践正确的政绩观,对为政者个人来说,一要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真心愿意树立并努力实践正确政绩观;二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深刻理解正确政绩观的科学内涵,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作为党和政府来说,要千方百计营造树立正确政绩观的良好氛围,并侧重在建立健全法制、体制、机制、制度上下功夫。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关键是要坚持求真务实。

李忠金:转变作风,真抓实干。这是实践正确政绩观的根本方法和途径。我们一要坚持实事求是,真正把中央的政策与当地实际结合起来,把开拓创新与求真务实结合起来,把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结合起来;二是坚持务求实效,做到对工作有一抓到底的狠劲,一说就做的实劲,一以贯之的韧劲,一步一步地抓,一件一件地干,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在抓落实中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三要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按党纪国法办事、按规章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防止和克服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

陈福今: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尽心竭力干出群众满意的成绩来。要正确认识国情、省情和区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做好具体工作。要遵循客观规律,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老老实实地做事情,谋发展。不能急功近利,乱铺摊子,乱上项目;不能只顾眼前,不虑长远;不能只讲形象,不计成本。要“造福一方”,而不是“造势一时”。要做到讲真话、道实情、办实事、求实效。

特邀嘉宾:

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陈福今

 

中央党校研究室主任梁言顺

 

安徽省淮北市市长李忠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