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衡派研究的新成果

2004-03-30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学衡派是活跃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个文化团体,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梅光迪、吴宓、胡先驌、柳诒徵、吴芳吉等。学衡派虽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但由于它对新文化运动多持批评态度,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被视为守旧的势力,学术界很少研究它。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学术界开始重新审视这一学术流派,郑师渠教授费

十年之功而成的《在欧化与国粹之间——学衡派文化思想研究》(35万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就是这一时期对学衡派文化思想进行深入探讨的最新的代表性成果。

本书的特点之一是视野宏阔。作者将学衡派置于当时世界文化演进的宏阔背景中进行综合考察,突破了以往就事论事和局限于国内文化论争背景的研究框架;对以往很少有人涉及的美国白壁德新人文主义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与考证,使读者能初步认识这一对东西方产生重大影响的现代学术流派;又探讨了学衡派与新人文主义的关系,从而使读者对学衡派的学术渊源有清楚的了解。特点之二是资料丰富。该书利用的资料多达150余种,几乎穷尽了这段历史的所有重要资料。特点之三是观点新颖。作者在对学衡派的文化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中,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有助于读者公正地认识学衡派的文化思想,客观地评价其学术地位。譬如,在文化观方面,作者并不回避学衡派与新文化运动的冲突及其失误,但又肯定二者都是在现代思想层面上运作的思想文化派别,其分歧的本质在于学理之争,故互有得失;在文学思想方面,作者认为学衡派的文学思想虽然存在着道德化的倾向,但又包含着合理的内核,即强调文学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在史学思想方面,作者认为学衡派实现了从实证主义传统到新史学的转换,学衡派提出中国史学循双轨发展,即普及与提高并重、通史与专史并举的构想,反映了他们得风气之先,对于中国史学发展趋势的总体把握富有前瞻性,包含着宏富的内涵与历史合理性;在道德思想方面,作者认为学衡派并不拘泥于道德新旧问题本身,而是从新人文主义的“人质二元”论出发,径直提出了“道德为体,科学为用”的主张,着意强调人类在物质文明日进的情况下,当守护精神价值,保有追求至善境界的精神家园和终极关怀的重要命题,这些都不愧是一家之言,尤其是他们所倡导的抽象道德理念和道德的宗教信仰以及以此为鹄的的君子精神,有力地彰显了时人对于人文精神的诉求。

总之,本书对学衡派的评价既不同于此前的一味否定,把它简单地斥之为文化保守主义;也没有矫枉过正,无限拔高,而是全面地、辩证地看待学衡派,从而使本书的结论较为客观公正。本书开拓了世人的思维空间,丰富和推进了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思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