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调整发展战略 促进协调发展

2004-03-30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编者按:今年是我国改革和发展十分关键的一年。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更加注重搞好宏观调控,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更加注重改革创新。然而,如何正确认识“以人为本”和“五个统筹”并将这些理念贯彻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还有许多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有待探讨。日前在京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教授提交的一篇背景报告,对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论述,今日本刊摘要发表 题目为编者所加 。以此为契机,本报理论部联合淮海发展研究院、徐州师范大学共同发起“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统筹发展”专题探讨活动,欢迎就相关主题发表您的高见。

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是关系中国现代化前途的两个大问题

党的十六大和本届政府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发展观念的进步,也反映出发展战略的调整。

发展观念的进步和发展战略的调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我国已按照分三步实现现代化的构想,在20世纪最后20年解决了温饱问题,并且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中国目前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下一步的发展战略构想,是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提出了比温饱阶段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过去那种基于全力以赴甚至不惜代价解决温饱问题的发展观念需要有相应的转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中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过去植根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观念,以及经济改革初始阶段所产生的某些发展观念,都需要有相应的转变。与此同时,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实际存在的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也要求我们转变发展观念和调整发展战略。

我国目前正处在重要的转折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面临着新的形势:经济体制变革引发了社会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和重组;科学技术进步促使经济结构急剧变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伴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温饱问题解决、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社会需求升级并且更加多样化;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所积累的社会问题;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沉重压力;经济高速增长对资源、环境产生的严重挑战;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发展活力和冲击,以及社会经济关系变化在思想政治领域所产生的激荡,等等。所有这一切,使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现在解决问题的物质条件比过去雄厚得多,矛盾的复杂性也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范围内,比较顺利地闯过这样的“关口”而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或者因为举措失当而遭到严重挫折的国家,都不乏其例。现在突出地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就是要妥善解决新阶段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保证中国这艘大船能够比较顺利地达到现代化的彼岸。这其中,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是两个突出的问题,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大难题。

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质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变

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永久主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和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农业生产迅速增长,千百年来困扰着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得到根本解决。这种历史性的变化,为农村和整个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起点。但在新的发展阶段,农村发展依然面临着新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在新的发展阶段,围绕“农”字还有很多文章可做,农业和整个农村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们必须同时注重从“农”字以外找出路,通过“三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也就是说,要用先进适用技术对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进行根本改造,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实现大量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通过深化改革把农村经济纳入全国统一的市场化和社会化的轨道。这实质上是中国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是今后几十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这种深刻的社会转型,将给解决“三农”问题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开辟广阔的空间。

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根本途径,是工业化和城市化。据预测,2020年农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将降到10%以下;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的比重将降到1/3左右。按照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在继续推进工业化中,以下三点是需要强调的:第一,我国现在继续进行的工业化,不是传统的、狭义的工业化,那种工业化大体是指制造业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比重提高的过程。我们要实现的是广义的工业化,既包括工业本身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包括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以及由于技术进步和第三产业发展所引起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深刻变化。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农业和整个农村社会经济面貌,增加农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适应国内外市场更高层次的需求,是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途径,也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必需的。第二,在工业化战略和经济技术政策的选择上,要充分利用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特别是农村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生产环节的竞争优势。第三,在新的发展阶段,农村中小企业如何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使之和整个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有机地融为一体,在经济技术政策、产业布局和产业组织等方面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城市化需要制度创新。为了平稳有序地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例如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乃至义务教育,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为进城务工农民创造就业机会和生存条件。目前有上亿的流动农民,连同随其流动的子女,占全国总人口的10%左右,相当于一个大国人口的数量。积极创造条件,使有固定职业和稳定工作的人能够安居乐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大有好处。城市管理要充分考虑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所带来的新问题。在住宅和公共交通建设等方面,也要适应城市化进程的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会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消极因素,相反,由此产生的大量社会需求,是促进城市建设和国家发展的积极的推动力量。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正是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调整的关键时期。一方面,经济增长主要来自非农产业,非农产业可以依靠自身积累实现增长;另一方面,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增收缺少重要支撑,又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不能再为工业化提供积累,而应该成为接受补助的部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要使几亿农民分享由此带来的发展机会和成果,而不能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现在突出地提出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在政策取向上,就要向农村和农业倾斜,着力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质是把握“两个大局”,促进共同发展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大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有过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许多国家现在地区发展也不平衡。我国自古以来发展不平衡,发展的重心是不固定的。古代的地区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自然条件和区位差异决定的,往往同战争和民族迁徙有关。现在我们面临的,是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差距问题。

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有两个大局。鼓励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并继续发挥优势,这是一个大局。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各省、区内部也都有一部分市、县率先发展起来,带动了全国的发展,也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这个战略方向要坚持。与此同时,支持和帮助内地发展,实现地区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也是一个大局。现在提出区域协调发展,就是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把握“两个大局”是中国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响今后一段时期地区差距变动趋势的,是两种起相反作用的因素:一方面,抑制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因素正在形成,包括:国家对地区差距扩大问题更加关注,对经济落后地区给予更大的支持,在经济体制、社会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方面创造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发展的环境;中西部具有后发优势,可以借鉴先发展地区的经验,实现跨越式发展;东部地区进一步发展需要加强和中西部地区的衔接和融合,可能给中西部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沿海地区生产要素成本的提高有利于某些产业向内地转移;等等。另一方面,是导致地区差距扩大的因素,例如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基础、市场发育程度的差异将继续存在,有些因素的影响有可能进一步强化。同时,还要注意到,支持西部快速增长的某些因素,例如利用国债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退耕还林生态建设,由于国债发行减少而产生不确定性;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于基础设施建设,可能影响下一步的发展;等等。

综合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发展轨迹和上述两种起相反作用的因素,可以做出两点判断:第一,东、中、西部地区差距近期总体上是继续扩大的趋势,但东、中、西三大地带内部,各省、区、市之间的差距有缩小的趋势。这说明,三大地带内部那些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类似的地区,发展速度趋于接近,不排除部分地区因迅速增长而后来居上。第二,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增强,有可能用更大力量支持落后地区发展,在抑制地区差距扩大趋势方面存在着政策选择空间。现在突出地提出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就是要加大对落后地区扶持的力度,促进共同发展。

积极发展跨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对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有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提供了体制条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沟通区际联系的通道,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将在更大范围内展开。综合一些研究机构的报告,未来有可能形成珠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京津冀—呼包银经济带、大东北经济区和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以及其他范围不同的经济区。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为中心的城市群有可能发展成为大城市圈。这样划分不一定准确,而且经济区域本来就不像行政区划那样界限分明,往往有重叠和交叉,但经济区和城市群的形成,经济区和城市群之间将会有越来越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是很明显的发展趋势。需要编制跨越行政区划界限的区域发展规划。要重视大的企业集团通过市场扩张和资产重组,推动地区间资源重新配置和分工协作的作用。

协调发展的实质,就是要协调好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现在突出地提出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就是要解决发展进程中实际存在的城乡关系不够协调和区域关系不够协调的问题。城乡关系和地区关系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关系,处理得好,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就安定了。这是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最深厚的基础。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一种先进的发展观念。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每个时期实现的程度,受到社会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相关的制度和政策设计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基本国情。既要有紧迫感,又要看到艰巨性和复杂性。强调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努力抑制差距扩大的趋势,减弱差距扩大的强度,积极为逐步缩小差距创造条件,需要对发展战略和政策作适当的调整。至于从差距扩大到开始缩小的“拐点”在何时,现在还不能做出具体判断。但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至少应当有这样的要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