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倡导“茶为国饮” 促进茶农增产增收

2004-03-31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本报《火爆的“茶馆现象”》系列报道引起农业部有关领导的重视和兴趣,他们说,倡导“茶为国饮”有利于推动我国茶产业的发展,有利于茶农增产增收。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陈萌山说,茶产业是专业化、科学化、产业化水平要求相当高的产业,衡量一个地方茶产业的发展是否稳定,首先要看其产业发展是否从以量的扩张为主,转到以提高品
种、品质以及多样性为主。今后,茶园总面积在保持稳定前提下,适宜区、优势区可适度扩大种植面积。其次是要从单一的产品生产,转向产业化生产,即要用工业化的理念、产业化的模式整体推进茶产业,使其真正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第三是要从粗放型生产经营转到集约型生产经营,增加科技含量,提高茶产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

近几年,我国茶树科技含量快速增加,无性系茶品种快速发展,其种植面积所占比例由1996年的15%提高到2002年的25%。近几年,浙江、福建、广东等茶业主产省新发展的茶园都是无性系品种,2003年无性系茶树品种接近30%。随着优良品种和先进生产技术的普及,茶叶总体质量有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茶叶质量合格率逐年上升。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抽检结果表明,2001年茶叶质量合格率为80%,2002年达到90%,2003年浙江、云南、湖北、江西等省送检春茶质量合格率达95%以上。

农业部决定从今年起开始实施“果茶竞争力提升计划”,计划通过若干年努力使果茶产业素质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达到新水平,产品出口也将保持快速增长。

农业部总经济师朱秀岩认为,加大科技应用普及力度,全面提升茶产品质量,主要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优良品种选育和引进;二是大力推广普及先进实用的常规技术和新技术,如茶叶机械化采收和加工技术等;三是加强产品采后处理、储运和包装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采后处理水平和能力,改善产品外观质量;四是继续开展茶“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无公害茶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建立一批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茶生产基地。

积极扶持各类新的市场主体的成长,加快农民组织化步伐,打好市场基础。朱秀岩提出,针对千家万户分散产销为主的茶叶生产现状,要积极引导,让他们自觉自愿地组织起来。这是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大变革。

朱秀岩强调,要积极扶持茶叶名牌产品的发展,形成领导市场的龙头品牌。要积极扩大欧美市场,带动全球茶叶市场销量上升。

编后本报推出的《火爆的“茶馆现象”》系列报道到今天告一段落。这组报道引发了“茶为国饮”的倡议。倡导“茶为国饮”对增强身体健康、弘扬民族文化、推动社会文明、促进经济发展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有关“茶为国饮”的报道,今后我们还将予以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