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民族民间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植被

2004-03-31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在2000年的人类学国际会议上,资华筠在论文中提出了“精神植被”这一理念;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她又在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了《尽快出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的提案。近日,记者就“精神

植被”与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与她进行了探讨。

各国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犹如人类的“精神植被”

记者:“精神植被”这一概念目前被媒体广泛引用,可否进一步阐述一下?

资华筠:这是2000年我在人类学国际会议发言中的一个论点,我认为,人类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环境污染、植被退化……在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不应使文化生态遭到自然生态同样的噩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需要保护自然植被,不同民族之间文明的协调发展,也就是各种文化相互之间的对话、交流、融合,也需要保护精神植被。媒体接受这一概念我很高兴,但不可太泛化。

记者:为什么提及“精神植被”时特别强调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呢?

资华筠: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相对聚居人群的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和表达感情的方式。那些在民间自然状态传衍着的文化更接近于人性之本真,凝聚着民族的生命力,蕴含着深层次的人文价值。这种原生态的文化是木之本、水之源,所以称它为“精神植被”。

记者:您提出“精神植被”更关注的是本地域文化生态的保护,那么它是否又是针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种文化更需要共同协调发展而提出的?

资华筠:是的,民族民间文化蕴含着各民族文化的本体特质,对它实施保护,就从根基上保护了各民族自己的文化特色。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人类文化发展也要“趋同化”和“一体化”,相反,在日益变小的世界里,人类更需要葆有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文化价值取向的自主性,这正是不同文明之间对话的基础。各民族保护好各自的“精神植被”,有助于世界的文化生态平衡,对增强世界的稳定无疑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原生态”文化极易受到摧残,要作为重点保护对象

记者:说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人们经常提到“原生态”。原生态文化的特征是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文化还存在吗?

资华筠:原生态文化一般是指由民众创造并拥有的,在民众中自然传衍着的文化形态。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中有自然删汰,也存在着人为破坏,所以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其实已经不可能是原始的形态了。原生态文化在特色地域中生成发展,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滋润专业艺术家的创作灵性,也是学术研究的人文资源。如果消失了,一个民族就会失去记忆,那将是十分可悲的。所以我们格外在意它现时的生存状况。

记者:像我国这样多民族而又历史悠久的国家,原生态民间文化随处可见,而且每日每时都处于消亡之中,保护起来难度是非常大的。

资华筠:原生态文化在民间自生自灭,比较脆弱,极易受到摧残,所以才提出保护与抢救。多年来我们的教训多于经验。所以我们才要像保护自然植被一样保护这些精神植被,而不要使这些文化传统在我们手里消失。当然,传统是一条流动的长河,每一个时期,文艺家都在其中注入新鲜水脉,所以对传统不应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地保护。在这方面,我曾提出过优质基因问题,文化应予以优化地传衍,也就是说,对最典型的、底蕴最深的、最优质的文化加以保护,使之继承发扬。

专家不是“救世主”,要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变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记者:作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我注意到您在强调重视专家学者的同时,又指出专家学者不是“救世主”。

资华筠:民族民间文化深植于群众之中,创造和拥有文化的是广大人民,他们也是保护工作的主体,专家既不能充当救世主,也不能游离于政府主导之外。近期我曾到湘西、安徽进行考察,跑了许多村寨,住在农民家里,结交了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家,对活态的民间文化进行了调研。在给当地各级干部作讲座时,发现他们积极性很高,接受能力很强,他们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也不是无所作为,有些基层领导也是文化保护的带头人。我认为专家的任务主要是把先进的学术思想和理念传达给群众。

记者: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其实这也是所有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国家的经验。

资华筠:一旦先进的理念被群众接受,一旦群众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被唤醒,他们就会创造出许多的好办法。少数几个专家不可能顾及如此广大的地域,专家也不是点石成金的神仙,专家也应从群众的创造中丰富自己的思想。

保护文化遗产与发展经济不应对立

记者:根据调研,您认为现在最主要的抢救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形式有哪些?

资华筠:一要加强科学研究,有足够学术支撑。二是记录,包括文字、声音和形象的记录。三是保护代表性传人,对于有代表性的传人,要给他们创造传延的条件,搞活态保护,而不是像木乃伊那样的保护。如建传习所,让一部分年轻人喜爱这种文化。四是建文化保护区,保护与之相关的生态环境。其实有一些健康的民俗文化,完全可以成为群众自娱自乐的好形式,它应是小康生活文化消费的组成部分。

记者:我们多年来总没有处理好发展旅游经济与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关系,造成的破坏远远大于保护,以至于人们现在一听开发就谈虎色变。您认为这两方面可以互相促进吗?

资华筠:在这方面我们的教训太惨痛了,所以有人认为旅游开发是文化的杀手,是把芳香的泥土气息变成了劣质香水。其实建立文化保护区,未必没有旅游价值;有些传习所还可以建成国际性的,也未必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点。

政府主导十分必要

记者:您在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了《尽快出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的提案,专门提到政府的主导地位,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资华筠: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所需投入的人力、财力浩大,涉及的知识领域广泛,而且是一项长期的延续性工作,只有政府主导,才能汇集各学科专家,协调各类机构,团结广泛的社会力量,并以各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进行舆论引导,才能最终有大成效。

记者:中央最近提出科学发展观,“精神植被”的观点恰好在文化发展方面符合了这个精神。

资华筠: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就是社会协调发展,保护“精神植被”,也就是要将文化发展建立在一个优化的生态环境中,使之有根基、有源头,健康而鲜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