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痴情事业不言苦

2004-04-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庄电一 我有话说

在宁夏,人们正传颂着一个名字 何玉玲。这位到《新消息报》还不满5年的助理记者,已成为宁夏一位名副其实的名记者。

为了心爱的新闻事业,她过起两地分居生活

《新消息报》副总编辑王晨告诉记者 何玉玲本不是学新闻专业的,1999年7月到报社时起点并不高,处世也很低调,但却

是个有心人。当编辑在改她的稿子时,她常常站在一旁请教。稿子见报了,她总忘不了拿出自己的原稿进行对照,查找不足。

何玉玲30岁才结婚,爱人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工作。为了心爱的新闻事业,她不得不过起两地分居的生活。就在何玉玲在事业上努力爬坡时,她怀孕了。她曾产生想拿掉孩子的想法,报社领导知道后,批评了她,她才不再犹豫。何玉玲克服怀孕带来的种种不便,奔波在采访一线,直到快生小孩了,她才离开岗位。

孩子7个月时,何玉玲就给孩子断了奶,并且把他交给远在阿拉善左旗的父母,自己又全力以赴投入工作。2002年7月,报社考虑何玉玲家在阿拉善左旗的实际情况,决定派她到阿拉善盟驻点采访。阿拉善盟有28万平方公里,比4个宁夏还大。但是,何玉玲几乎跑遍了那里的乡镇。编辑部从她的来稿中发现,她一会是在东面跑,一会又跑到西面。这一东一西,往往相距几百公里。她的稿件都有很强的现场感和可读性,副总编辑王晨感叹 何玉玲写的东西,都是跑出来的!

在阿拉善盟定点采访,一年竟发出20多块专版

在地广人稀的阿拉善盟定点采访,有很多不利因素,但她在驻点的一年里,竟发出20多块专版。她采写的《南寺古塔倒塌之谜》、《生活在阿拉善的上海孤儿》、《我参加了腾格尔的婚礼》等新闻都被大量转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她跟踪几个月采访成功的《“沙漠人参”逍遥太空游苁蓉种子搭“神舟”四号返回》,在多种评奖中过关斩将,频频获奖……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她为这些稿件吃了多少苦。

为了采访飞播造林,她冲进颠簸的飞机机舱;为了探察沙漠中的旅游资源,她踏上从没有人走过的线路;为了寻找居住在贺兰山巅的“山顶洞人”,她爬上白雪皑皑的高山;为了亲眼看一下沙海中的神奇古墓,她租车横穿腾格里沙漠……东风航天城、黑水古城、居延海、中蒙边界策克口岸,都留下了她采访的足迹。她坐过大卡车,住过车马店,睡过几十人的大通铺,喝过苦咸水,吃过盐碱水煮过的方便面。

去年7月,她带着两岁的儿子回报社述职。在返回途中遭遇山洪,她毫不犹豫地下车拍片。没想到,不懂事的儿子也跟着她下了车,一下子跑到急流边。而她竟全然不知。直到听见车上的乘客朝她怒吼,她才急忙跑过去把孩子抱上车。虽然回到家已是深夜,但她顾不上休息,放下熟睡的孩子,立即向报社发稿。等她24点发完稿给孩子脱衣服时,才发现孩子的裤腿全都湿透了,一种愧疚涌上她的心头。

受重伤躺在病床上竟发出10万字稿件

去年9月21日,她与当地几位记者应阿拉善盟交通局之邀采访公路建设情况,路上不幸发生车祸。何玉玲是受伤最重的一个。当她苏醒时,发现自己被抛出10来米,已经无法动弹了。何玉玲等人当即被送到附近只有几名医务人员的医院抢救。5天以后,已被诊断为锁骨粉碎性骨折、颈椎骨5处压缩性骨折的何玉玲,又被转到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

第二天一早,王晨就和同事们到医院探望。令所有人都感到意外、也颇受感动的是,尽管伤痛难忍、有气无力,她始终都保持乐观的情绪,对每一位探视者都报以真诚、坦然的微笑。这笑容,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个人。她没有任何抱怨,没有向报社、向医院和阿拉善盟交通局等单位提出过任何个人要求。阿盟交通局的人一再对她说,你是为我们受的伤,你提出什么要求,我们都会尽力满足你。但她就是不提。这让所有知情人都十分感动。

何玉玲的头发被剃光,头部和颈部被器械牢牢固定,很长时间都不能动,但她念念不忘的依然是工作。手术后没几天,她的右手能动了,就让人把她的电脑悄悄送到医院。想到还有几个线索没采访完,还有几个采访需要补充材料,她心中十分焦急。她用电话进行采访,让家里人帮她握住话筒,自己则用仅能动的右手进行记录。然后,她再口述新闻稿,由身边的人抄写。后来,她能坐起来了,就自己在电脑上写稿。就这样,何玉玲在病床上居然给报社发回10余篇稿件,累计达10多万字。她说,我要试试,我还能不能工作?现在,何玉玲已经转到上海继续治疗。我们衷心祝她早日康复、早日回到她热爱的岗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