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生生:《周易》的第一要义

2004-04-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尚信 我有话说

我们知道,《周易》原本是卜筮之书,但经过孔子的改造,它成了一部阐发大道的哲理之书。那么,作为阐发大道的哲理之书的《周易》,其“易”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根据目前学界一般的看法,它是一门关于变易的学问。

其实,以“变化”、“变易”来概括易之思想未必是准确的。《乾凿度》即借孔子之口曰:“易者

,易也,变易也,不易也。”可见,易包括易、变易、不易三层内涵,而变易只是易之三义中之一义,且并非易之第一要义。易之第一要义即是易。此何谓也?《乾凿度》曰:“易者,以言其德也。”“易者,天地之道也,乾坤之德,万物之宝。”那么何谓“天地之道,乾坤之德,万物之宝”呢?《系辞》云:“天地之大德曰生。”又曰:“生生之谓易。”故易之第一要义即是“生生”之义。

为何说易之第一要义是“生生”之义?这得从易的原始与天地万物的生成说起。《系辞》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周易正义》孔疏曰:“‘太极’是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又曰:“混元既分,即有天地,故曰‘太极生两仪’。”可见易从一开始就是讲“生”的,没有生就没有天地,就不可能有万物。在《系辞》作者看来,一旦天地产生以后,易就蕴含在天地(乾坤)之中了。易立乎天地(乾坤)之中,天地(乾坤)即发挥其化生万物的功用。《系辞》曰:“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彖》说得更明白:“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即是说万物的开端、产生皆由乾坤的生生而来,离了乾坤的“生生”、“生化”作用,就不会有万物的产生与存在。

《系辞》还将天地与男女相比拟来说明天地(乾坤)化生万物的功能。其曰:“天地?蕴,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即是说,天地阴阳二气交感,万物即醇化凝结;而男女构精交合,万物即化生繁衍。其又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天地(乾坤)之所以有生化万物的功能,是因为乾是阳物,坤是阴物。而阴阳两物结合,即有了神奇的化生万物的功用,就好似有神明藏于其中一样。所以《系辞》又有“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的说法。一阴一阳结合,就具备了生生之道;而生生之道,不是狭隘的生成个别的某物的生,而是天地(乾坤)的广生、大生,是无私的生生,此生生必是善也;而成就生生之道者则是天地(乾坤)合德、阴阳合德之本性所致。故天道本善也,而人由天地所生,人道本于天道,故人性本亦善也。

“生生之道”又谓“易简”。郑玄即将《乾凿度》易之三义中之第一义“易者易也”理解为“易简”。“易简”即指“生生”所遵循之法则也。《系辞》说:“易简之善配至德。”又说:“天地之大德曰生。”这也表明了乾坤之“易简”的“生生”之功。

孔颖达将易解释为“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其实他并非没有看到易的“生生”之义。其在《周易正义》卷首即已指出:“自天地开辟,阴阳运行,寒暑迭来,日月更出,孚萌庶类,亭毒群品,新新不停,生生相续,莫非资变化之力,换代之功。”在这里,孔氏看到了群物之所以新新不停,生生相续,是因了“变化之力”,“换代之功”。然“新新不停,生生相续”虽离不开“变化之力”,“换代之功”,但“变化之力”,“换代之功”亦不是“新新不停,生生相续”的全部完整义涵,因为后者比前者显然有着更丰富的内涵。这正如我们不能仅仅用“运动”的观点,而更重要的是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理解辩证法一样,我们也不能仅仅用“变易”的观念来替代“生生”的观念。

孔氏在《周易正义》卷首也确实列举了易的“生生”之义。其引前人之论曰:“易者,谓生生之德,有易简之义。”又曰:“变易者,谓生生之道变而相续。”可见,孔氏试图将易之三义统一用“变易”来总括,而将变易之易解为“生生之道”,从而将“生生之道”的义涵纳入“变易”的概念之中。而这样的“变易”概念就与其开宗名义所表述的“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有所差距了。孔氏《周易正义》作为正统解释《周易》的著作,自其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官方与学者的推崇,是习《易》者必读的权威版本,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但我们大多数人对“易”的误解,恐怕也与孔氏对“易”的不成功的概括不无关系。

关于易之第三义即不易,《乾凿度》云:“不易也者,其位也。天在上,地在下;君南面,臣北面;父坐,子伏。此其不易也。”《系辞》亦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而朱熹《中庸章句》引程子语曰:“不易之谓庸。”又说:“庸者,天下之定理。”在易学,则天下之定理是指天地所以生生的道理,故程朱所谓不易(不变)当是指天地所以生生的道理是万古不易的。不管各家对“不易”作何种界定,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他们都承认变易之中有不易存在,这是合乎辩证法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