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许振超和他身边的大学生

2004-04-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冯蕾 我有话说

2002年,52岁的许振超当上了桥吊队队长。就在这一年,他手下来了15个应届大学毕业生,那是他第一次和这么多大学生在一起。记者遇到了其中的四位:张英明、王培山、孙成山、刘洋,还有一位是跟了许振超10年的王衍棣。谈起许队长,他们有说不完的话。

“他把我们带上了码头”

刘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毕业生) :我老家在黑龙江,能应聘进入青岛港集团明港集装箱公司工作,当时觉得特别幸运。从东北来到海边,天天能看海挺兴奋的。刚毕业时有点好高骛远,想干大事。没想到刚进来不久,许队长就安排我们给桥吊上润滑油。一台机器有1000多个加油孔,一次就要加三个小时。加油都在室外,风吹日晒,爬上爬下,很枯燥。去年11月,我们拿着加油枪,穿着棉大衣手还冻得发抖,心里很腻烦,就想,怎么让我干这样的活儿。我们在大学都是学技术的,这跟我想要干的工作差别很大。

许队长当时没说什么,他捡起枪,就和我们一起干,一下干了几个小时。停下后说:“我们聊聊吧。为什么要让你们做这种工作,是要让你们学会吃苦,我们面对的都是大型机械,每台机器价值都在千万元以上,我们要把责任担起来。”他告诉我们,上油也不简单,油分好几种,冬夏不一样。以前在大学里只在书本上学过的一些高精密的东西,没真正看过。从那天,许队长把我带上了码头。

王培山(郑州工业大学毕业生) :我和许队长在学习方面都挺较真儿。我们一有空就探讨一些技术问题,经常争得面红耳赤。他不懂的东西一定要弄明白,经常问我一些电脑方面的知识。凡是我们年轻人锻炼的机会,他都尽力争取。

去年一天晚上,许队长跑来告诉我们几个新来的大学生说,第二天去上海港培训,让我们赶紧收拾。他说,国家培养我们不容易,我们几个大学生理论知识多,要尽快成长。有这样一个机会,我们欣喜若狂。后来知道,当时他为我们争取这个机会很不容易。一些年纪大、资历老的同志也想去,因为我们刚来,科里本不想让我们去,许队长是冒着风险帮我们争取了这个名额的。

孙成山(哈尔滨理工大学毕业生):我记得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队里的二号桥吊电缆崩断,许队长第一个冲到40米高的桥吊大梁上,他拴上安全带,拽着100多米电缆,趴在半米宽的钢板上修电缆,大半个身子悬在半空。我们都争着要换他,他不同意。他说 “太危险了,你们都是年轻人,掉下去一个就麻烦了。”我们当时都很感动。

“我们打心眼儿里佩服他”

王培山: 许队是个特别执著的人。与他相处一段时间后,我们都特别佩服他。这种佩服是打心眼儿里的。就说他的“无声响操作”吧,船是铁的,集装箱是铁的,箱子落地怎么可能没声音。他让司机们练,我们开始觉得,这不是找麻烦吗 他就亲自演示给大家看,集装箱轻轻着地,果然没有原来操作时出现的巨大噪音,当时大家都服了。从前都是“砰”的一声着地,吊具容易受伤而且影响工人形象。

“无声响操作”使机器的故障率降低了50%以上,大大减轻了我们修理工人的劳动强度。许队把我们召集在一起,说了三个理念 一要智慧,工作一定要动脑子;二是诚实,如果有操作失误不要怕,要说出来,给大家一个教训,避免下次再犯;三是良心,当时很多单位想高薪请他,他说,他所有的东西都是港务局给的,他离不开青岛港。

张英明(青岛大学毕业生): 我从2002年8月实习开始就在许队身边工作。许队长只有初中的学历,但桥吊上的任何一个零部件他都能修。他那种刻苦学习的精神是一般人没有的。我几乎每次到办公室都会对他有新发现。他总是把不同的废旧零件放在办公桌上,一有时间就找出书和图纸来研究。他经常错过吃饭时间,很少去食堂吃,中午一般就啃馒头,吃点咸菜咸鱼。他常说,咱们在世界一流的码头,就要干出一流的活儿来,先干就先进,后干就后进,为什么不争先进呢?

王衍棣(山东工业大学毕业生): 我是1994年大学毕业分到青岛港集装箱公司的,跟许队干了10年了。以前觉得他很严厉,那时跟他打交道不多。2002年港口“西移”,我来到许队所在的明港公司,协助许队工作,这段时间感触特别多,最佩服的就是他对工作那种极为负责的态度。2002年6月到2003年6月,我们进了6个桥吊,需要调试,保证这些桥吊白天晚上都能作业,当时许队既要管机器又要管安全,我们都问他 “你怎么到了明港就不回家了?”许队说,责任重大啊 当时许队身体不好,脑部缺氧,我有两次看见他在上桥吊梯子时摔倒,送他去医院,打完点滴,他又马上爬上75米高的桥吊,进行检查调试。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规矩――“节假日不过,特殊天气不走,重点班轮保班”。他的言传身教,使我学到很多东西。他是一个令人尊重的老大哥,一个令人敬佩的好师傅。

“遇上这么好的队长是我们的福气”

孙成山: 许队长是个很坚强的人,可是我们见他掉过两次泪,一次是去年秋天的一个早晨,许队长得知3名队友事先没向队里报告,用了整整一个晚上,抢修桥吊故障时,就严肃地批评了他们,说 “凡有大的故障,我必须到场,为什么不通知我 ”大伙儿讲,好几次看他都是跪着修桥吊,队友们心疼,为了让他好好休息就没有叫他。许队长听了就流泪了。

还有一次,是今年1月8号晚上,下班后,我们都没走,因为这天是许队长的生日,大家想一起给他过次生日。许队长不答应,我们说 “我们的生日你都记得清清楚楚,可你自己从来就不过生日,这次不管说什么你也得让我们给你庆贺庆贺 ”他望着我们,眼泪就流出来了。

张英明:许队长对我们特别细心。我们一起进来的大学生有几个是省内农村的,去年他花了5000元买了辆二手车,过年期间他到我们七个人的家里走访。我的家在德州,是最远的。年初六晚上,他在电话中说第二天早上要来看我父母,我不太敢相信,这么大雪的天,这么远的路。初七那天早上他没到,我以为他不会来了,没想到下午快三点的时候,他的车停在我们家门前,打开车门,他还用双拳打着腿,因为下雪,高速公路的多数路段都封了,他开了7个小时才到的。路上,他午饭也没顾得吃,风湿病又犯了。当时,我父母握着他的手说不出话来。后来,他们嘱咐我 “能在青岛港上班,又遇上这么好的队长,是福气啊,往后要好好听话,把活儿干好。”

王衍棣:许队长常说,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心待人”,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感到心顺、气顺、劲顺。我们队伍里的什么问题都能化解。在他的手下,是一支“一呼百应”的队伍,是一个敢与世界最高纪录挑战的团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