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去天堂的路有多远

2004-04-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雁翎 我有话说

看《脚下天堂》在我是一次少有的欲罢不能的体验。我是在不经意间看到这部电视剧的,没想到却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在当下俊男靓女、白领大款充斥荧屏的情况下,这部反映西部志愿者的电视剧无疑是另类的,但它却像山野里吹来的一股清新的风,令人陶醉。

应该说首先吸引我的是剧中的自然风光和音乐。一望无际的

草原,层林尽染的五彩缤纷,黑土地,毛坯房……这一切都被以高调摄影的手段加以表现,使影片的人物、景色蒙上了一层明亮甚至辉煌的底色,也给影片的风格奠定了明净、单纯、清新、质朴的基调。而片头的和声,恰似一声远山的呼唤引来群山无数的回应,余音袅袅,令人回味。片尾类似教堂管风琴奏出的明净、单纯的旋律,也与剧中内容相得益彰,给此剧增色不少。

如果说一开始我还是出于猎奇的心理,那么渐渐地剧中所展示的人性、人情的美却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打动了我,使我情不自禁地沉浸于那块黑土地的氛围。《脚下天堂》并没有离奇曲折、充满悬念的故事情节,它是自然的、平淡的:三个各怀心事的年轻人分别从北京、上海、深圳来到西部小镇天堂铺小学支教,他们的思想观念与当地的文化教育、民俗习惯发生了一次次冲突,最终他们深深地爱上了这块土地,牵挂着那里的人们。他们自己也经受了一番洗礼,驱除了浮躁和娇气,收获了爱情和友谊。编导们显然是想通过这个交流冲突的故事来表现西部人民的生存状况,引起人们对西部的关注。美丽的天堂铺,却是一个贫瘠而干旱的地方,这里的孩子们甚至不知道海洋是蓝色的,不知道鱼是什么样;这里的孩子们视方便面为美味佳肴;一场露天电影无异于一场精神盛宴……相比之下,我们城里人是在多么奢侈地活着。我忘不了片尾那一幕幕难忘的镜头:那把坑坑洼洼的水勺舀起的最后一勺水,那个端着最后一碗水的孩子茫然而渴盼的眼睛;那个俊俏的小姑娘羞涩的眼神一闪让人多么心疼;而那个大眼睛、长睫毛像女孩子一般敏感的白世财扑到就要分别的老师怀里的殷殷呼唤,让人止不住地心酸……每看到此处,我都不得不感叹镜头语言的力量,它带给我许多难以言表的感受。

这部电视剧不知为什么总让我想起那部50年代的电影《年轻的一代》,想起共和国历史上一代代到西部支边的建设者们,他们的热血豪情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写下了一页页动人的瑰丽篇章。诚然,今天的志愿者们再没有往日空洞虚幻的激情,他们也许带有更多个人的动机,更在乎个人的感受,但他们的行动因之是出于个人主动的选择,也更具人性化,更多了脚踏实地的效果。虽然如此,他们的理想主义情怀与前辈们是一脉相承的。在当今这个讲究实利、功利的时代,理想主义精神尤为可贵,更值得倡扬。

青年志愿者,我喜欢这样的字眼,它散发着一种纯洁、理想、奉献的气息,它引发人向往崇高的冲动,又使人落在实在的大地上。如果你问“去天堂的路有多远?”这部电视剧会告诉你,天堂并不遥远,只要你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你就能走到天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