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哈工大人与小卫星

2004-04-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通讯员 刘培香 本报记者 朱伟光 我有话说
2004年4月18日23时59分,在群山环抱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伴随一声地动山摇的巨响,“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喷射出熊熊烈焰,携着哈工大牵头研制的“试验卫星一号”飞入浩瀚的太空。作为我国第一颗由高校牵头自主研制的有明确应用目标的微小卫星,第一颗新技术演示验证微小卫星,第一颗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2004年系列卫星
发射任务中第一颗发射的卫星……“试验卫星一号”承载着哈工大人神圣的使命,探索了我国微小卫星技术发展的新途径,也为我国2004年的航天发射迎来了“开门红”。

高校搞卫星,困难重重。然而,为了心中的梦想,哈工大人付出了许多许多……许多老师从对卫星一无所知学起、做起,付出的艰辛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他们花在办公室和实验室的时间比在家里多,在外地出差的时间比在哈尔滨的时间多,陪伴卫星的日子比陪伴孩子的时间多。也许他们上午还在为学生上课,中午拎起皮箱就走了。火车上睡一夜,到了北京继续工作,坐火车反倒成了一种休息。2001年,卫星总设计师曹喜滨的爱人生病入院,在动手术的前夕他才从北京匆匆赶回,爱人出院后又匆匆赶回北京,投入到了紧张的研制工作。年龄最大的王本利老师,自己的身体不好,老伴又生病住院,然而负责整个试验队技术指挥和协调工作的他,仍然不辞劳苦地奔波于京哈两地。最年轻的耿云海,孩子刚刚出生,还没有时间体会初为人父的幸福,也无暇照顾体弱的妻子,就投身于繁重的科研任务……

“这个集体最可贵的是合作精神,其实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一个人能独立完成的,我们这个工作缺了哪一个人都不成,每个人都克服了很多困难,在自己的岗位上付出了很多。”曹喜滨每次说起这支队伍,都有一种由衷的骄傲。而对这个队伍中的每一个成员来说,“只要卫星上天,能成功,再苦再累心里也高兴。”自今年3月进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来,哈工大人及兄弟单位发扬“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传统,发扬载人航天精神,团结协作,全力以赴,把工作具体到每一个岗位、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头、检查细化到每一个环节,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实现了零故障、零缺陷和零失误。他们的工作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这是我们所有发射前测试工作中最顺利的一次。”(本报西昌4月19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