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学看待核电建设国产化

2004-05-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光明视点”记者 林英 通讯员 肖志勇 本期策划 陆 我有话说

本期提示

5月10日,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宣布,秦山核电二期工程2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至此,由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运营的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1、2号机组全面建成投产。这是继秦山核电站实现

祖国内地核电零的突破后,我国核电建设中又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标志着我国实现了由自主建设小型原型堆核电站到自主建设大型商用核电站的重大跨越。

那么,是否由此可以说我国核电建设进入了国产化阶段,大规模发展国产核电的条件已经成熟了?围绕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深入的采访和探讨。

自主建设核电站的成功实践

秦山第二核电厂(又称秦山核电二期工程,简称秦山二核)是我国“九五”期间开工的4座核电站中唯一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运营的国产化项目。工程设计装机容量为两台65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总投资148亿元,电站设计寿命为40年。该工程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公司、浙江省电力开发公司等共同出资兴建。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作为建设、运营单位,全面负责项目实施和电站管理。

1996年6月2日,秦山二核主体工程开工,在建造过程中,建设者们克服了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秦山二核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参考,将三环路改为二环路,这带来了设计上的一系列问题,有的甚至需要重新设计。为打破外商垄断式的漫天要价,建设者将进口设备从“一国采购”改为“多国采购”,因而带来了标准规范不配套等一系列设计、设备接口方面的问题,需要在设计中消化。这样一些问题导致秦山二核开工建设时,土建施工图纸只完成了总量的6%。同时,我国现有工业水平与国际水平尚有差距,特别是有些核电设备采用的新材料,还得从试制开始……为了使我国第一个国产核电厂如期诞生,核电建设者们迎着巨大的压力进入了秦山二期工地。

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努力,秦山二核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以我为主,中外合作”的核电国产化道路。1号机组2002年4月15日提前47天投入商业运行以来,始终保持着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状态。到今年4月30日,已累计发电90.823亿千瓦时,负荷因子(衡量核电厂正常运行的指标)达到81.2%,而国际上成熟运行核电厂是85%左右。2号机组今年3月11日首次并网发电,到4月30日,已累计发电2.882亿千瓦时。核电厂55项大型关键设备中,有47项实现了国产化,设备国产化率达到55%。秦山二核单位造价为1330美元/千瓦,远低于国内同期引进的国外核电站。

核电正在成为抢手货

目前,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较快,电力出现紧张,2003年我国大面积缺电,有关数据表明,全国缺电约为10%。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发达国家电力增长速度与GDP增长的比例一般是0.8-0.9:1,就是说经济速度增长1%的话,需要的电力增长为0.8%-0.9%。而我国电力增长速度与GDP增长率之比是1.4:1。缺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核电发展,核电所占比例是很高的。法国核电机组占电力装机容量的78%,美国是核电站最多的国家,有104台机组,占电力装机容量的22%;世界核电占发电总量的17%。而我国,核电仅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1.7%。核电站的优势首先在于它是清洁、经济、高效的能源,其次是每年的运行成本很低,以100万千瓦核电站为例,每年补充的燃料只有30吨,而同样规模的火电厂,每年却需要标准燃煤330万吨,仅从运输这一项就可以看出,核电站的优势远远大于火电厂。利用核能发电还可以节约地球上储量有限的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外从世界正在运行的437台核电机组的情况看,核电又是安全可靠的。

同样,我国公众也已看到了核电的优势,尤其是在目前缺电的形势下,几个沿海省市提出了发展核电的意向,一些银行及金融系统也把核电作为投资可靠的项目。秦山二核在此时成功地投入商业运行,真可谓“生逢其时”。它的建设成功,积累了科研设计、建筑安装、工程监理、设备制造、核燃料组件生产、调试运行及工程管理等一整套核电建设的经验,培养出了一批具有自主设计、运行、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为我国自主设计、建设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发展核电国产化似乎势在必行。

核电国产化还面临很多困难

秦山二核是我国核电发展新的里程碑,然而它在“国产化”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障碍,也不能不让我们警醒。核电产业链条很长,它能极大地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但也会受到某些产业技术、管理水平滞后的制约,甚至被其阻碍。例如,险些让秦山二核2号机组胎死腹中的压力容器接管焊缝不合格事故,就充分暴露出我国制造业不适应世界新技术、新工艺的技术要求和经营管理落后等诸多弊病。

在安全壳的施工中,秦山二核也遭遇过失败。反应堆厂房的外面是0.9米厚的钢筋混凝土筒型结构,内壁是直径37米、高57米的钢衬,其使用的钢材及焊条都是国内刚刚研制出来的,对这些特制的钢材、焊条,施工人员还不熟悉,在焊完第一层后进行探伤,只有40%的合格率。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发现问题出在立焊和平焊的操作上。秦山二核的实践已证明,在自行设计上,我国基本能自主自立。可是在制造方面还有很大差距,这是核电国产化的“软肋”。

在探讨我国核电技术与西方的距离有多大时,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永江说,从安全指标和技术指标上来讲,距离不大,秦山二期设计指标是高的,我们的热工安全裕度甚至比国外的还要高;从设计的自由度来比较,我们还没有进入自由王国这个程度;从制造上来看,某些关键主设备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也可以这样讲,我们在技术层面上是不落后的,但是我们在细节处理上、在机械设备制作上相对落后。

一座核电站有300多个系统,数万套设备,所有设备都需要一流的技术等级和质量,不允许有丝毫的闪失。因此,核电国产化要求我们的机械、电子、仪表等制造业水平同步提升。换句话说,能否实现核电国产化是对一个国家工业水平和能力的整体考验。

循序渐进逐步实现核电国产化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李永江作了题为《加快我国核电国产化的步伐》的发言。他以建设秦山二期的实际经验,从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阐述了核电国产化的可行性和积极意义。

他认为,一定要客观全面地看待国产化。秦山二期设备国产化率之所以在55%左右,这与我国基础工业发展的水平有直接关系。现在我国基础工业水平比较低,有的方面相对比较薄弱,这就决定了核电国产化率不能太高、太快,要循序渐进逐步发展。但是我们发展核电一定要走国产化道路。对此,李永江深有感触地说:“引进核电站固然可以吸收消化国外先进的技术,尽快与国际接轨。但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卖核电站时,都不会把关键技术交给你,发展核电的命运等于掌握在人家手里。要使核电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拥有核心技术。”同时,核电国产化对我国机械、电子、仪表等制造业也产生着巨大的拉动作用。

李永江认为,用科学的发展观来看待核电国产化,一是要实事求是,二是要从长远来看是否对国家有利。我国制定的核电发展蓝图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要达到3600万千瓦。虽然那时核电在电力系统中的比重只有4%,但相对于现在的不到2%的比重来说,发展核电的任务很重,核电发展走国产化之路是别无选择的。

此外,国际上发达国家电网比较大,都是用百万级的大机组,用中小机组比较少。一些发展中国家或小国家电网小,用大机组一旦停机对电网危险性较大。如果我们进一步完善60万千瓦级的核电机组,对中小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是有可能的,可以进入国际市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