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怪人”吴建国

2004-05-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唐勋 继红 本报记者 王绍雄 我有话说

被称为“怪人”的江西省宜黄县二中校长吴建国,头顶着诸多的光环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研究学会理事、江西省抚州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之所以有“怪人”之称,是因为当初令人费解的就业选择、平素的爱好和他坚守人生理念的方式。

孔雀纷纷东南飞他却坚决留下来

1987年,刚满20岁的吴建国从抚州师专化学系毕业时,广东、福建沿海发达地区对大学生的需求如饥似渴。许多昔日的同窗好友纷纷劝他 “走吧 还犹豫什么!”但他没有走。

其实,他并不怪。大学毕业,人生一大转折,吴建国何尝不想去外面的世界闯一番呢?可当把自己的想法面对面地告诉父母时,他突然觉得平时能言善辩的嘴巴变得笨拙起来,舌头也仿佛短了一截。父亲默默不语,香烟一根接一根。还是整天与小学生打交道的母亲,忍不往轻轻吐了一句:“孩子,你忘了你父亲平时教育你的一句话吗?百年大计……”“不要说了,我哪都不去。”吴建国打断了母亲的话语坚决地答道。

他就这样,从大学校门出来,又迈进了宜黄一中的校门。

没有其他爱好潜心搞教研

吴建国平时不抽烟,不喝酒,不打扑克麻将,惟一的爱好就是茶余饭后,把自己关在小小的书房里,读自费订阅的化学教学杂志,写教学心得和论文。有人与他妻子开玩笑说:“王小英,你也真会找,找到吴建国这样的人,福气哦!”可王小英爱吴建国,就是爱他这种“怪”。她悄悄地做了个统计,十几年来,丈夫在全国各地的报刊杂志上发表教研文章近百篇,论文就有46篇,出个人专著6本,计140多万字。其中有关《问题探索教学法》系列论文3篇获江西省“新课程试验与改革”一等奖;12篇化学教学论文在国内权威性的《化学教学》、《化学教育》、《中小学教育》等专业学刊上发表后,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全部或部分转载,有的被列入索引目录;1992年发在《江苏教育》杂志上的《浸在水里的铁柱何处易腐蚀》一文,还纠正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高中化学第一册(甲种本)课本中第161页的错误观点,引起了有关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

18年的从教生涯中,他先后担任过班主任、年级组长、校教务处副主任、校长助理,现任宜黄二中校长。细心的人不难发现,他与同行们就素质教育、学科教学等问题进行争论时,经常争得面红耳赤,可当这些教师的教学论文在刊物上纷纷发表并获奖时,吴建国总是情不自禁地为他们感到兴奋,感到自豪。

为在全县、全市推广科学教研活动,吴建国还经常在县里、邻县、市里上化学观摩示范课,和全市的教学精英们一起探讨交流教学实验的经验。作为市学科带头人的代表,他多次参加市教委组织的“优秀教师与学科带头人巡回报告团”上观摩课,作学术报告,毫无保留地汇报和推广自己的经验,使科学教研活动在全市范围内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

拒绝高薪聘请扎根家乡教育

俗话说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吴建国出名之后,妻子王小英心里难免有些“那个”。当时她是县城南乡中心小学的教师,因为乡财政不景气,教师工资时有拖欠现象,手头感到紧巴巴的。于是,她开始给丈夫吹“耳边风”,动员丈夫与自己一起“孔雀东南飞”,到深圳、上海去发展。可吴建国总是笑着回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县里对我不薄啊!”王小英见他又在犯“怪毛病”,知道再怎么说也是徒劳。于是,她背着丈夫,把夫妻俩的有关资料复印件,寄往上海几所面向全国公开招聘教育英才的公办学校。不久,上海3所重点中学先后回函,条件开得极具诱惑力 解决双调,解决住房,月薪比宜黄县高出5倍。王小英自然喜不自禁,但吴建国却绷着他那张四方大脸,责问妻子:“你怎么能背着我这么干?”妻子见他这般神情,便怨道:“你呀,真是天底下少有的怪人!我真不知道你整天在想什么?”

其实,吴建国的人生理念很简单:宜黄县是生他、养他、哺育他成长的热土,家乡的建设需要他,宜黄二中需要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