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开创者远见卓识后来者任重道远

2004-05-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中国工程院院士 杜祥琬 我有话说
编者按:2004年6月3日,是中国工程院建院十周年纪念日。中国工程院是我国工程科技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现有院士661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的工程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了纪念中国工程院建院十周年,我们从本期开始开辟“中国工程院建院十周年征文选登”专栏
,刊登部分院士及科技工作者撰写的稿件,以飨读者。

中国工程院的建立是科学家的思想同政治家的战略眼光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客观需求的呼唤。

当人类进入二十世纪末期的时候,中国历史揭开了一个新的序幕:在经历了二十世纪连绵的战乱和艰难曲折之后,中国终于进入了一个较为快速而稳定的发展时期。“发展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工程技术是架设在科学和经济建设之间的桥梁,这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科技界需要更高地举起工程技术这面大旗,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为中国工程技术的发展倾注了几十年心力的一些老科学家,对此有着更为深刻和强烈的感受。1992年,张光斗、王大珩、师昌绪、张维、侯祥麟、罗沛霖等中国科学院的老院士(时称学部委员)向中央建言:早日建立中国工程与技术科学院。这一建议迅速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并正式定名为“中国工程院”,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牵头进行筹备,1994年正式成立。应该说,中国工程院的成立,是科学家的思想和政治家的战略眼光相结合的产物。

几位科学家的建议似是偶然,实则反映了客观存在的必然性,“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建立工程院的思想,凝炼着对世界发达国家发展规律和我国近代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提升了人们对工程科技重大作用的认识,体现了对工程科技工作者的重视和尊重,反映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客观需求。可以说,是时代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使中国工程院呼之欲出,应运而生。

十年实践证明了建立中国工程院决策的正确性,也显示了中国院士制度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十年来,中国工程院从无到有,逐渐成长,现已拥有六百多名院士,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它的经常性工作,是组织院士和院士周围的广大科技工作者,从工程科技的角度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好决策和规划的咨询工作,通过与地方及企业的合作,为一些重要项目做好工程科技方面的调研、分析和咨询,并推动国内外的工程科技交流与合作。它的一个特点是:跨行业、跨部门、跨学科,力求工作的客观性、超脱性、科学性,以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我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感受到,从40几岁较年轻的院士到年事已高身体尚好的资深院士,都兢兢业业地奋斗在工程科技工作的第一线或担负科技梯队的指导,继续创新和贡献智慧,不仅显示了深厚的学术功底,而且表现了令人感动的精神风范。一些已是耄耋之年的老师辈的院士,依然耳聪目明,思维敏捷,多次提出事关国家科技发展的重大建议,甚至亲自主持大型咨询项目,热情培养和提携晚辈人才,看到他们这种“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将帅风采,我深感这是我国科技界的幸事。院士们不仅工作在各自的本职岗位上,而且为国家发展的重大决策作出了实质性的贡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已充分证明了成立中国工程院这一决策的正确性。

中国工程院的建立,提高了工程科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极大地调动了我国工程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促进了理、工科的交叉,密切了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带动了我国工程科技队伍的建设,推动了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意义深远。中国科学院五十年的实践加上中国工程院十年的实践,充分表明了院士制度的积极作用。中国工程院的建立使中国院士制度进一步完善,也是中国科技体制与国际接轨的标志之一。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创新,院士制度会更加完善和发展。

团结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建设高素质的工程科技队伍,为我国现代化事业做出新贡献,中国工程院任重道远。

当前,我们正处在中国历史上一个最好的发展阶段,赶上了一个宝贵的战略机遇期。在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实现祖国的现代化,是十三亿中国人发自内心的共同愿望,也是我们中国人对全人类的文明进步应负的历史责任。时代为中国工程院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工程院责无旁贷、重任在身、使命光荣。

如徐匡迪院长所强调的,工程院要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进步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关键是要建设一支素质高、学风优、品德正的院士队伍。为此,要坚持不懈地做好两件事:

第一,坚持院士标准,坚持质量第一,认真做好每次院士增选工作。不断改进增选各环节的工作,排除各种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营造健康的增选环境和氛围,确保增选评审工作的客观、科学、公正。把德才兼备、真正优秀的工程科技专家选进中国工程院。

第二,加强院士队伍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包括加强院士自律、完善制度、弘扬楷模、社会监督等。这是院士们的普遍共识和共同心声,也是需要全体院士共同努力才能做好的事情。两院院士群体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这是社会进步和国家兴亡的标志之一,但同时,院士也是普通人,他们需要把自己有限的精力用在自己有长处的领域,避免过多的社会兼职;院士们也生活在现实的社会大环境中,在享有荣誉的同时,要避免把院士称号过于物质化,应婉拒过高的、不适当的薪酬待遇,保持院士称号的纯洁性;在科技实践中,谦虚谨慎,平等待人,团结同行,善于协作,求真务实,力戒浮躁,倡导科学民主的学术风气,以实际行动努力维护中国工程院的崇高声誉。

青少年们把科学院、工程院称作“科学殿堂”,老百姓都希望这里是“一片净土”,中央把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定为国策,把专家咨询列入了决策程序。要把科学的发展观变成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任务十分艰巨,我们深知肩负责任的重大。

建设好中国工程院,团结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中国工程科技队伍,是院士们的愿望,是人民的希望,是国家的需求,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要求。刚刚走过十年道路的中国工程院任重而道远。它将随着中国现代化事业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成长和成熟,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发挥更大的作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