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都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六十二周年

2004-05-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梁若冰 我有话说

本报北京5月22日电 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2周年,中国作家协会召集在京作家50余人就继承和发扬革命文学优秀传统,促进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繁荣发展进行了座谈。

与会作家、评论家认为,毛泽东发表于1942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被我国广大文艺界人士奉

为“历久弥新的伟大文献”。它所阐述和提出的文艺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方向、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等一系列观点、论断,不仅在当时而且时至今日仍具有强大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正是在讲话精神指引下,我国革命文艺和社会主义文学事业不断取得骄人的成就,一批又一批高扬民族精神、极富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相继涌现、催人奋进。今天被称为“红色经典”的许多作品,就是其中最优秀的代表作。

座谈中,大家对近年来“红色经典”作品改编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和讨论。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对“红色经典”的改编不乏优秀之作。然而,近年来,一些改编者打着“人性化”“视觉化”“娱乐化”的旗号,对“红色经典”进行所谓“再创造”,把“改编”变成任意“改”和胡乱“编”,有意无意淡化原著所表现的时代背景,在主要人物身上编造、添加过多过滥的感情纠葛,把英雄人物刻意塑造成所谓“多重性格”,对原作塑造的英雄形象造成很大伤害;而又将反面人物进行“人性化”、模糊化的处理,破坏原作的思想性、艺术性,也因此引起观众不满。

与会者认为,“红色经典”大都是以真实的历史为基础而创作的,这些作品描写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进行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讴歌这一斗争中高扬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是“红色经典”的核心;它们在广大读者中已经形成深远的影响,感动和教育了几代中国人。因此,改编“红色经典”,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忠实于原著,尊重人民群众已经形成的认知定位和心理期待,继续高扬原著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努力实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给广大读者和观众带来积极健康的审美享受。中国作协党组书记金炳华在发言中号召广大作家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养和文学艺术学养,树立精品意识,更好地肩负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崇高使命,力求使自己的作品占得住、留得下、传得开,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老作家朱子奇和作家、评论家代表邓友梅、张锲、雷达、包明德、曾镇南、柳建伟、王宏甲等先后在座谈会上发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