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专家会诊“红色经典”改编症结

2004-05-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韵 我有话说

今年4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有关问题的通知》,一时间众说纷纭,各抒己见。5月23日,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中国影协、中国视协等联合召集在京的部分专家学者,就“红色经典”的改编创作问题进行把脉、会诊。

对改编“红色经典”本身,专家学者们认为是值得肯定

的。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红色经典”由于自身的过去时态,虽为人们所尊崇,但难免与今人产生某种疏离与隔膜。而借助不同的媒介改编它们,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成为普及传承文化、弥合历史断裂感的重要方法与手段。电影《早春二月》、《青春之歌》、《江姐》、《烈火中永生》、《暴风骤雨》等,近期的电视剧《南行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等都是“红色经典”改编的成功范例。

然而,近一段时间,这种改编变味了,变色了,“红色经典”被改成了“桃色经典”,改编变成了“戏说”。经过会诊,专家学者们找出了四条病因:

首先是资本趋利性使然。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海政电视艺术中心主任周振天一语道破天机:“根子在制片商。作为投资方,他追求的是收视率和娱乐性,你不按他的意思改,他不投钱呐。”北京大学副教授陆绍阳也认为:“资本的力量促使了改编者的急功近利。”

第二,创作者对人性认识的片面甚至畸形,也是造成“病变”的重要因素。这些人打着“现代意识”、“人性化”的旗号,在主要人物身上编织了过多情感纠葛,强化爱情戏;在英雄人物塑造上刻意挖掘所谓“多重性格”,在反面人物塑造上又追求所谓“人性化”,肆意扩大原作的容量。“这些人只知道七情六欲是人性,”剧作家胡可有些激动地说:“却不知道革命者的责任感、使命感、集体主义精神、对真理的追求,这也是人性,而且是更纯洁更美好的人性。”戏剧理论家郭汉城指出:“这些人是将人性卑微化了。似乎只有粗野的、放纵的物欲、情欲才是人性,并用此标准来衡量名作,称它们是教条的、概念的,于是肆意乱改。”

第三,创作者的创造力衰竭。成功地改编创作了《早春二月》、《暴风骤雨》、《江姐》等影片的著名导演谢铁骊几分感慨、几分疑惑道:既然如此看不上“红色经典”,何不另起炉灶,重新创作一部作品,干嘛还要改编?“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可以挖掘的文化宝藏很多,为什么都来炒剩饭?”“创作者的创造力衰竭”。陆绍阳的回答点明了又一个电视剧流行“戏说红色经典”的原因。不少专家认同他的观点,由于改编者没有能力去开掘新的资源,只好摘取前辈种下的果实,却又不愿潜心体会原作的精髓,一厢情愿地按照自己肤浅、偏颇的理解来改编。于是,不少“红色经典”改编版,如一杯美酒兑进一缸水,若是一缸白开水,顶多是没味,可兑进的若是脏水,那就实在无法下咽了。

第四,长时间以来,文艺理论、文艺批评的弱化、甚至是缺席,导致一些错误观念长期得不到匡正。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研究部研究员张德祥从理论指导实践的角度,查出了第四种致病因素:“理论的弱化使不少创作者找不到正确的艺术观,以为迎合市场中庸俗化的倾向,就是正确的创作观念”,走进了“庸俗即时尚”的创作误区。

究竟“红色经典”应该怎么改编,见仁见智,但专家学者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尊重”。谢铁骊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提出改编者一定要“尊重原作的思想内涵、时代背景、主要人物的塑造和艺术风格”。他强调“尊重不是遵照或照搬”。文艺评论家李准认为:“既然是改编,首先要肯定和认同原作的基本文化内涵、价值导向、主要人物的定位。任何改动,都是在这个前提下寻找原作精神与时代需要的契合点。”另一方面,要尊重广大群众对“红色经典”的情感。专家们还指出,“红色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不仅是因为题材本身,更因作品中表现的凛然正气和昂扬激情曾对几代人的成长起过影响,所以改编一定要尊重公众对“红色经典”的情感守候。

会上,专家学者们形成共识,对在顾及历史真实和生活原型的前提下,为弥补原作之不足,更好地弘扬原作所承载的崇高精神和价值取向的成功改编,应当扶持与赞赏,但改编不能误读原作、误导观众、误解市场。没有是非标准,价值判断,肆意剔除原作的原汁原味,将之改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的所谓改编,行政管理部门有责任将之挡在公众视线之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