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对高校教师聘用制构建的思考

2004-05-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吕敬文 我有话说

师资队伍的建设不仅是基础教育,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但是如何构建一种新型的合乎实际需要的人才聘用模式?对此,笔者拟谈以下几点想法:

一、要体现灵活性与多样性特点。许多高校在合并后,规模宏伟了,气派壮观了,但同时在师资队伍上也出现

了一种矛盾,即:一方面管理系统将多官多,人满为患;一方面教学系统青黄不接,人才匮乏。面对这种状况,各高校纷纷实施人才战略,重金招兵买马,以壮声威,以强师资。但是仍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特别是一些地处偏远,教学设备与条件一时无法与名城、名校相比的高校,依然无人问津。因而必须探寻新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模式。以湖南理工学院的做法为实例。该校是近年来蓬勃成长起来的省属普通高校。为了赶超我国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的脚步,学校除制定以“学生为本,教师为本,教学为本”的方针外,还积极策划建立灵活和多样的教师人才聘用机制。其中之一是坚持调入和聘用相结合,一方面对能够调入的人员,尽量减少各种繁琐的手续。其中之二就是定期合同和机动讲座相结合,实施“双聘联聘”工程,对于已经离退休而又不能定期聘用的教授,则采取来校讲座的方式,或者安排他们每年到学校工作一段时间,这就使虽已退休,但身体健康,又有真才实学的他校教授为我所用,继续发挥他们的余热;其中之三是外聘与内聘相结合。

二、外聘人才不拘一格。必须指出,一些高校之所以吸纳人才成效不大,恐怕还过不了年龄关和教龄关,湖南理工学院实施了不拘一格的聘用人才方略,即放宽年龄限制,对那些虽已在他校退休,但确有真才实学,又身体健康者广开绿灯。

张巨龄教授,是某中央级大报高级编辑,曾主编该报《语言文字》专刊。虽然他没有高校正式教龄,但数年来却多次给相关高校本科生或研究生授课。作为一位知名的语文教育家和回族史学家,他有近40年语言和语文教育的经验。面对这一高素质人才,学校不拘一格,毅然聘入。

三、坚持聘用与培养相结合。在搞好外聘的同时,湖南理工学院也十分重视在校教师的聘用。聘用中一碗水端平,一是在聘用中打破“身份管理”制,采取“岗位管理”制,由对人的行政管理为主向制度管理转变,按需设岗。为此,该校出台了《教学科研岗位聘任条件和岗位职责》等规章,定编、定岗、定责、定酬、竞聘上岗,优胜劣汰。二是严格考察,奖罚分明,按照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严格考核,以考核结果作为上岗套档的依据。

在人才培养上,该校还建立了人才信息档案库,通过储存档案库积聚人才,使灵活有效地使用人才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机制。近年来,该校先后选培教师近300多人,为今后5到10年有计划地、顺利地进行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的新老交替奠定了厚实的人才基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