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深情系乌蒙

2004-05-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海磬 我有话说

春天的乌蒙山区,天蓝地绿,处处生机。56岁的赫章县坪地村村民周光飞笑逐颜开地告诉记者,这几年毕节人的日子过得可舒坦了。他家依靠扶贫项目养殖的西门塔尔优质母牛,每年至少挣2000多元,良种杂

交玉米和脱毒马铃薯,一年能收3000多公斤,家里吃穿都不发愁了。

开心的何止周光飞。毕节地区千家万户都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送来的温暖。自1988年以来,民主党派、工商联为毕节争取和引进了18亿元资金和700多个项目。毕节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从1988年的23.04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57.12亿元,年均增长9.33%;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73元。

“三大主题”带来希望

毕节位于黔西北部,乌蒙山脉横贯全境,山高坡陡,不通火车,没有飞机。毕节8个县中,山地占了93.3%,有6个国家级贫困县。1987年全区一半人是文盲或半文盲,人均纯收入只有184元。人穷、地乏、环境恶曾是毕节的真实写照。

巨大的人口压力,为填饱肚子无限制地垦植方式,使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不堪重负,水土流失面积高达60%以上。毕节的几十个民族面临无法继续生存的巨大威胁。

毕节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也引起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的关注。1988年,贵州省委、省政府经过长期调研,提出了在毕节地区建立“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构想。当年4月,应贵州省委、省政府之邀,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云集贵阳饭店,共商智力支边、科技兴黔大计。会议决定,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把毕节地区作为重点支边扶贫对象。

1988年5月,以当时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徐采栋为组长的17人专家工作组赴毕节进行调研。工作组认为建立“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是一项非常必要的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决策。1988年6月9日,国务院批准建立“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

1989年,中央智力支边协调小组正式组建,以钱伟长为组长、10多位民主党派专家教授为组员的支援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顾问组在毕节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助毕节试验区执行《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发展规划》,《规划》确定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为毕节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带来希望。从此,毕节人走上了摆脱贫困、发奋图强的振兴之路。

山区变了样

毕节县何官屯乡是民盟中央的扶贫联系点。这里平均海拔1700米,山高坡陡,土地贫薄,当地连年开山,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这里是远近闻名的贫困乡。民盟专家的到来改变了何官屯人传统观念,科学技术的魔力使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村民认识到,不能再靠盲目垦植来提高粮食产量。从那时起,何官屯乡开始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如今,何官屯土不下山,水不乱流,粮食增产。许多昔日贫困的农户看上了电视,装上了电话。

毕节人爱喝茶,也种茶,但过去毕节没有名茶。全国工商联从安徽农学院请来教授,培育出的“乌蒙毛峰”、“锦星云雾”等新品行销京沪,从此结束了毕节没有名茶的历史。

一句“纳(雍)威(宁)赫(章),去不得”的民谣,唱出了纳雍过去的辛酸。在民革中央的帮扶下,一座装机容量为120万千瓦的现代化火电厂在纳雍拔地而起。火电厂的建立给纳雍县经济增长带来活力,到2003年,纳雍县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18亿元,一年增长了29.68%。

16年来,专家组共为毕节地区的发展提出9000多条建议,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为毕节培训各类人才近200万人,捐建、改造“希望小学”“职业中学”60多所,扶持教学点170个,资助贫困学生近万人。

16年弹指一挥间。如今毕节地区发生了历史性的飞跃和巨变。荒山秃岭已是满目青翠,多年干枯的小溪又重新流淌着清凉的山泉水。森林面积扩大了,粮食产量提高了,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标题书法沙英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