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如何让孩子亲近博物馆

2004-06-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昆 本报通讯员 刘华 我有话说

从今年5月1日起,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各级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实行免票;对学生个人参观实行半票;家长携带未成年子女参观的,对未成年子女免票。此举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欢迎。

然而,记者近日调查后发现,免票并没有带动各博物馆参观人流的明显增长。

“关键是让我

们看什么”

已有70年历史的广西博物馆是广西最大的博物馆,但它远没有一路之隔的梦之岛商场一样的人气。5月26日下午,面积最大的铜鼓展厅里,只有记者一个参观者。该馆群教部负责人也证实,经过了五一期间的参观小高峰之后,又开始恢复到以前的冷清场面。

广西自然博物馆五一期间共接待200多名游客,未成年人占到40%,之后,除了少数几次学校联系安排的集体参观外,一天也来不了几个人。

南宁市博物馆由于维修,解放路的展厅已经两年没有接待观众了,壮志路的展厅也只接待了少数参观者。

组织未成年人集体参观,主要靠学校。但一位中学校长对记者说,安排一次参观,需要调整课时,学生的学习任务又重,最好能通过免票,吸引学生自己到博物馆参观。

但是,在记者的调查中,大多数学生对免票规定反应平淡。一些学生表示,除了学校集体组织参观外,自己是不会去的。一位中学生说,“免不免票不是关键,关键是我们去了看什么?”

博物馆要拿出新东西吸引孩子

在接受记者调查的学生中,近一半认为博物馆总是老样子,没什么变化;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虽然有些变化,但能够吸引他们的展览还是太少。展览内容陈旧、展品单调乏味、布展生硬死板、图解说教味浓等,是大家不愿来的主要原因。

广西博物馆常年设两个展览――古代铜鼓展览和广西民族民俗展览,主要是实物和图片展览,其中的民族民俗展览从1998年布展至今,没做过更新。而按照国际上的惯例,博物馆在两、三年内就要进行内容或者形式上的更新。由于资金和安全等方面的原因,20多年前建馆规划中的革命文物展览、历史文物展览、“太平天国在广西”展览等,至今都没有开放,更多的珍贵资源还锁在库房里“睡大觉”。

广西自然博物馆的陈列也只有馆藏的3%左右,由于场馆的限制,一只高11米的恐龙骨骼化石从颈部拆开放在4.5米高的展厅内,很多参观者都惋惜,看不到这只高大恐龙的全貌。

“我们的展览已经不能适应参观者的需求了”,广西博物馆群教部负责人说。据统计,去年广西博物馆接待8万多名参观学生,其中日常参观很少,大多数是参观博物馆开展的“红岩魂”这类的大型展览,而这种展览是有关行政部门发文要求必须参观的。

中国社会调查所近日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1800位公众的调查也显示,一半的被访者认为目前多数免费场馆存在形式单一、与时代特色脱节、不贴近未成年人特点等问题。

博物馆应与学校多沟通

博物馆的公共属性决定了它不能以营利为目的,也决定了它在未成年人的教育中应当承担的义务。在现有条件下,面对经费瓶颈,如何吸引未成年人前来参观,确实需要动脑筋。一些专家表示,博物馆不能因为免费,就降低为未成年人服务的质量,相反,应以此为契机,提高质量,提高对孩子的吸引力和亲和力,让博物馆真正成为孩子向往的精神乐园。

国家这次出台的免票规定,要求博物馆加强陈列设计,根据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和教育需求,举办学术性、专业性和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紧密结合的陈列和展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广西的博物馆也开始作一些尝试。广西自然博物馆的蓝副馆长说,如果把高科技和多媒体运用到展览中,复杂枯燥的展览可以更有意思。比如恐龙化石,经过电脑灯光还原,孩子们可以看到早已灭绝的恐龙的面貌,就很有吸引力;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网上参观博物馆。

学生们也提出了好多建议,博物馆应该和学校多沟通联系,指导和协助学校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乡土资料兴趣小组”、“乡土藏品收藏小组”等;还可以在参观的同时,提高参与程度,如动手蜡染、模拟考古、拓印碑文、制作古建模型等,即使适当收取一些费用,也是会很受欢迎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