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野百合”期待春天

2004-06-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传军 徐静 我有话说


“垃圾山”的孩子们

6月1日,世界上的大多数家长都在和孩子们共庆国际儿童节,社会各界也在通过各种方式向孩子们表示祝贺,传递爱意,寄予期

望。但此时此刻,另一群同样可爱的孩子却被社会遗忘了,他们住在平民窟、偏远山区、穷乡僻壤,他们虽拥有天生的聪慧、善良、美丽,但伴随着他们更多的是贫穷、饥饿、瘟疫、虐待、失学。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是每一位贫苦孩子的希望,也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然而,知识的春天却很难沐浴这群生长在谷涧的“野百合”。

菲律宾是世界上教育体系覆盖面积最广的国家之一,全国小学生入学率达到90%,且无性别歧视,学校男女生比率基本相当。但由于菲律宾近20年来经济发展缓慢,人口增长过快,贫困人口不断上升,其儿童教育,特别是贫困儿童的教育问题面临着巨大挑战。联合国统计数字显示,在8400万菲律宾人中,51%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菲代表尼古拉斯・阿里佩伊博士告诉记者,虽然菲律宾孩子的入学率高,但其失学率却达30%。10个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中仅有7位能完成六年的学业,而7位小学毕业生中又仅有5位能继续初中的课程。

阿里佩伊博士介绍说,菲律宾贫困孩子的教育主要存在四大问题。其一,一方面,极度贫穷导致生存困难,家长希望孩子赚钱补贴家用,而非到学校上学;另一方面,极度贫穷导致孩子营养不良,生长发育不健全,没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学习。据悉,目前菲律宾30%的儿童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其二,政府真正对贫困家庭及孩子的关注和投入不够。2003年,菲政府的教育拨款为1167亿比索(约22亿美元),占全国预算的19.1%。但这22亿美元要涵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所有公立学校,而能坚持在公立学校读书的孩子则主要来自社会下层,即使是免费上学,交通费、午餐费也需要个人支付,这对于贫困线以下的家庭而言仍是沉重的负担。尽管菲律宾也有很多立法来保护孩子的生存、发展和受教育的权利,但这些法律似乎流于形式,执法力度苍白无力。其三,国内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较少,各自为政,资源无法有效集中地使用。在“垃圾山”贫民区,大约有17家教会和非宗教组织致力于贫困孩子的教育,但规模较小,资金不足,教育质量也较低。其四,由于宗教组织对社会草根阶层的影响力大,渗透力强,因而政府及一些国际组织大力支持宗教慈善机构为贫困孩子创办学校。或许,宗教的说服力能降低辍学率,但这类学校的教学内容以圣经为主,辅以自然学科。所以,孩子所受的教育是局限的,也是与社会发展脱节的。

百闻不如一见。记者日前参观了设立在马尼拉市郊的著名贫民窟―“垃圾山”的一个政府规划的贫困孩子临时教育中心。教育中心坐落在政府为贫民搭建的临时住宅楼群中,被大型的垃圾回收站和垃圾山包围,空气中弥漫着垃圾的腐臭味,街道间污水横流,蚊蝇飞舞,过往车辆卷起厚厚的尘土,也留下嘈杂的鸣笛声。据当地人讲,之所以称此地为“垃圾山”,是因为巨大的垃圾堆定期冒烟。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居然有一块占地不足200平米的教育中心,六七个非政府组织在此组建学校,其中规模最大的是由“MITHINGPANGARAP教育基金”组建的学校,拥有一间30平米的教室和图书室,以及一间10平米的裁剪技能培训室。该基金是这里唯一非宗教色彩的非政府组织,99%的资金源于菲律宾蒙特所里教育中心,其余一小部分资金源于朋友和亲戚的捐赠。基金会主席沃拉夫女士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自上世纪70年代从美国学成归来后就致力于帮助贫穷孩子接受教育的事业。为了让基金会保持正常运营,沃拉夫女士自筹资金创办了两个贵族学校:菲律宾蒙特所瑞教育中心和神殿山学校,这两个学校的收入便投入到基金会。这种“罗宾汉式”的经营方式让记者感叹。沃拉夫女士的经营理念是:尽可能让贫困孩子们接受正规的、高质量的教育。基金会目前聘请了6名老师,分别具有数学、他加禄语、英语、政治科学等专业的大学学历,此外6名由德国一个基金会选送的志愿者也在此教授英语。每周,基金会的老师便到蒙特所里教育中心接受一次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为了降低辍学率,所有学生的学费、书本费、学习工具使用费全免外,学前班的学生还拥有一顿免费午餐。两年前,基金会为了让学习环境有所改善,自投资金10万比索翻修了教室。目前,学校学前班有60个学生,初中、高中共有30名学生,初中生的年龄段从7岁至16岁,高中生则为14至28岁。尽管如此,辍学率仍然很高,许多孩子只能坚持三个月的课程便因生活所迫到街上乞讨或工作。沃拉夫女士无奈地告诉记者,她为弱势孩子编织的教育之梦可能在将来的几个月就彻底破灭了。因为政府将翻建此地用于商业发展,至于新教育中心将建在何处,不得而知。

全世界的失学儿童占儿童人口总数的40%,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这个黑色数字困扰的不仅仅是政府和教育者,而是每一个社会公民。孩子是国家的希望,而失学儿童的希望又在何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