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

2004-06-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我有话说

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向全党发出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号召,指出“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这一重要论述,高屋建瓴,寓意深刻,对于引导全党从思想路线的

高度全面把握求真务实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

党的思想路线的集中概括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一条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这就是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所概括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它以简洁的表述,深刻地揭示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精髓,涵盖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丰富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联系实际”、“实事”和“实践”,突出的都是一个“实”字,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务”的是实情、实事、实效,是“客观存在”;“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讲的则是一个“真”字,表明中国共产党人“求”的是真理,是反映“客观存在”内部联系的客观规律。求真务实,生动地体现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是知与行、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是认识真理、实践真理与发展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对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集中概括。真从实来,实从真出,求真与务实,互为条件,辩证统一,不可分割。“求”就是要研究、要探索,“务”就是去做、去干。只有求真,才能更好地务实;只有务实,才能真正达到求真的目的。求真务实,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掌握规律,不断探求真理,并在此基础上,付诸实践,见诸行动,不断取得新的成效。求真务实的过程,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过程。坚持求真务实,就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我们要以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其他各个方面的创新,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求真务实的艰辛探索中,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路线、战略和策略,并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紧接着又经过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和发扬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基本的国情出发,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基本理论,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党的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不动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

我们党80多年的历程充分表明,求真务实是党的活力之所在,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之所在。什么时候求真务实坚持得好,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就充满朝气和活力,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能顺利发展;什么时候求真务实坚持得不好,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就缺乏朝气和活力,党和人民的事业就受到挫折。

新形势下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要求

当人类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深入地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在国内遭受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自然灾害面前,在各种严峻挑战和困难面前,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奋力拼搏,夺取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我国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局良好。

胡锦涛同志指出,全党同志都必须牢记,越是形势好,越是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高,越要坚持求真务实,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要坚持好的工作作风,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工作,扎扎实实地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这是对以往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也是在深思熟虑基础上对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必须看到,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一些人淡忘了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好大喜功、急功近利,贪图享受、奢侈浪费,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一些地方和部门出现了不顾客观条件,盲目攀比、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的现象,甚至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还有些人作风飘浮、工作不实,以权谋私、与民争利,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缺乏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同党的宗旨和性质格格不入的,这些不良风气如不坚决刹住,势必削弱党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势必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终妨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

我国改革和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面临艰巨繁重的国内建设任务,面对我们党所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全党同志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从改革开放的大局着眼,从身边的实际工作入手,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只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得到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真正在全党蔚然兴起,我们才能贯彻落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才能真正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努力在求真务实上下功夫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必须努力做到:

第一,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不断深化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正确认识国情,按照国情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开展工作,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所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实践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前进,国情也在不断变化。作为执政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忽略对基本国情的分析和研究,必须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始终保持对国内外环境的清醒认识,始终保持对党情、社情、民情的准确把握,始终保持对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事物的高度敏感。调查研究是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做到求真务实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必须加强对全局和局部基本情况的调查研究,并建立起保证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有效机制,为正确决策提供充分的第一手材料。

第二,紧密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把求真务实落实到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之中。求真务实,最重要的是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取得成效,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会议上和文件上,不能满足于表面上的轰轰烈烈,而无具体的行动和实际措施。那种“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做法,要坚决破除。要真正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以扎扎实实的工作业绩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对党和国家的当前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现在的关键,就是要一项一项地抓好落实。要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上。

第三,切实建立健全制度,为坚持求真务实提供体制保证。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一个重要认识。解决各种问题都要在制度上下功夫,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也要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要坚持和完善各项学习制度、调查研究制度、联系群众制度、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民主决策制度、各项公开办事制度,特别是要认真执行并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要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使勤政为民、求真务实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使好大喜功、弄虚作假、求“官”务“利”的干部受到批评和惩戒。(执笔:曹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