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探寻审美形态的独特境界

2004-06-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晓卫 我有话说
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王建疆教授的新著《修养・境界・审美――儒道释修养美学解读》从古代美学史的发展角度,比较全面地研究和探讨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内容的儒家、道家和禅宗的美学思想和基本特征,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做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和阐释。当然,这部美学著作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美学史,作者在对中国古
代美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颖独到见解,从而体现了作者的研究工作对中国古代美学研究的独特价值和意义。王建疆的美学研究独辟蹊径,着重是从修养实践上来探讨中国古代儒家、道家和佛家的美学思想的。其研究的角度和方法新颖,但又是从实际出发的,因此,十分符合中国古代美学的实际状况。不同于西方哲学和美学侧重于对本体论的认识和研究,中国古代美学则更为看重的是美与人生的关系,故侧重于美与人的修养实践的研究和探讨。作者独具慧眼,准确地抓住了中国古代美学的这一特点,进一步深入探讨美与人生的关系,探寻审美形态的更高境界,进而提出了“内审美”的独特见解。究竟什么是内审美呢?作者根据自己多年对中国古代美学研究的实践和体会,从儒道释各家的修养理论入手,做了条分缕析的分析研究,得出了很有说服力的结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分的儒道释各家的思想都比较注重对人的道德要求和规范,强调人的自身修养。如书中谈到孔子主张乐教和乐以成德的思想以及“孔颜乐处”的实践,孟子的“浩然之气”说,荀子的“无万物之美而可以养乐”说,宋明理学的内修体验等,实质上都谈的是一种人格的内审美境界。至于道家所主张的“心斋”、“坐忘”,以及佛家所提倡的“顿悟”等修养理论,都基本符合这种内审美的见解。对于这些见解,作者在书中做了详细的阐释和说明。

王建疆多年从事相关美学主题的研究,在这个领域里已经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成果。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他就撰文提出了“自调节审美”的理论,并在美学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讨论。后来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并将其核心观点贯彻下来,发表了不少的论著,已经自成一体。此次出版的《修养・境界・审美――儒道释修养美学解读》,既是对以前研究的继续,书中的一些观点也是其独创的“自调节审美学”观点的发展和深化。如果他在这个领域的研究继续下去,必将会有更大的收获。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把握“新质生产力”概念的理论基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