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荆楚文化与近代湖北工商业的发展

2004-06-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马敏 付海晏 我有话说

概观近代湖北工商业的发展,至少有如下两个方面的突出成就:一是建立了以制造业为核心的近代工业体系。明清时期,荆楚因“九省通衢”之地域优势在商品流通领域享有盛誉,“天下四大镇”中,荆楚之汉口占其一便为明证。自张之洞督鄂以来,近代工业体系之建立与发展又成为推动湖北经济近代转型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这

一体系中,其核心内容是以钢铁、机器等为代表的制造业,其特色则是强调轻重并举。其二,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湖北一跃而成为近代中国的经济、政治中心。自秦汉以来,荆楚在全国范围内的地位有逐渐下降之势,然而随着近代湖北工商业的发展,这一颓势不仅被成功扭转,而且也成为全国经济与政治的重要中心之一。

近代湖北工商业发展之所以取得以上成绩,除了湖北处于全国中部腹心、具有丰富资源的区位优势等因素外,荆楚文化也促进与推动了近代湖北工商业的发展,其影响约略分为以下诸端:

其一,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这是荆楚文化的重要核心内容。在近代,这一精神不仅体现于辛亥革命中“武昌首义”等政治方面,在工商业的发展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来,张之洞一直在广州筹办枪炮、钢铁、织布等厂,然而只有当其调任湖广总督后,其设想方成为现实。尽管张之洞恢宏的个人气度和远见卓识为近代湖北工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敢为天下先”的荆楚文化精神也为其成功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社会历史文化土壤。在这一精神培育下,近代湖北工业在全国创下了多个第一的纪录。如汉阳铁厂不仅是当时中国第一家近代钢铁联营企业,也是亚洲规模最大的钢铁企业。湖北枪炮厂在当时是全国第一家规模最大的近代专业兵工厂,它所制造的“汉阳造”步枪,闻名全国,在近代军事建设以及国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就民用工业而言,张之洞所创办的湖北织布官局无论是从雇佣工人数还是年生产能力而言,在当时也是首屈一指。此外,在近代以来的一系列国际博览会上,荆楚产品以创新见长,不仅取得了诸多奖项,同时也在国际上为国家争得了声誉。

其二,富国裕民的民本位精神。荆楚文化强调“民本位”,自从屈子以降,历代思想家对此均有阐发。近代以来,民本位思想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与发扬光大。其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便是强调只有发展工商方能富国裕民。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推动下,众多荆楚巨子积极投身实业,直接推动了近代湖北工商业的飞跃发展。以纺织业而论,民国初年,自从李紫云创办汉口第一纱厂,徐荣廷、刘子敬等人又先后创办裕华、震寰两大纱厂。在他们的带动下,民国时期荆楚大地迎来了纺织业的“黄金时代”。无论是从纱厂数量与产量,还是从工人数等综合指标来看,湖北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纺织中心。

其三,厌声华耐艰苦的自强不息精神。楚人厌声华而耐艰苦,环境越恶劣,自强奋斗之志越强。因此,自强不息、奋斗不止乃是荆楚文化的又一核心特征。近代以来,荆楚成为全国风云际会之地,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在政治上,荆楚均为全国瞩目之中心区域。与之相随的是,荆楚在近代历史中也面临着诸多极为不利的发展环境。如在辛亥革命时期、国共合作时期、抗战时期等重大历史变动中,荆楚大地屡遭兵火之灾。此外,1931年大水灾等自然灾害也不时肆虐。上述情形成为遏止、破坏乃至阻碍近代湖北工商业发展的不利因素。然而,即便是在如此艰苦的历史条件下,荆楚实业家们不为环境所迫,顽强拼搏,直接推动了近代工商业的继续发展。如民国初年,湖北纱布丝麻四局因受辛亥革命等因素影响而停业,荆楚实业家徐荣廷等人组织楚兴公司把它承租下来,尽管受到军阀混战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但是徐荣廷等近代实业家们坚持改进经营管理,不仅成功地经营好了四局,而且还创办了后来享誉全国的著名纺织企业裕华、大华纺织公司。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