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振兴老工业基地作贡献

2004-07-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石金峰 我有话说

高校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因而在振兴老工业基地进程中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高校具有知识人才和技术成果优势,是知识创新、积累和传播的主体之一。如何发挥高校的科技优势,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是高校自身发展需要认真思考和不断实践

的一个重要课题。面对老工业基地经济建设对科技、教育日益旺盛的需求,地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高校要肩负起培养人才、提供科技和知识支持的重大历史责任,以最佳的人力资源、最大的科技贡献,最优质的服务支持服务于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

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不仅是高校的历史使命,而且也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高校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高校拥有十分丰富的教育资源、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要实现这些资源的有效利用,必须依托于地方提供的良好政策、环境、条件。地方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促使高校人才培养结构和规模发生变化,复合型人才、交叉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应运而生;地方对高新技术的需求,激发了高校进行科研开发的热情。地方的发展要求高校为地方源源不断地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的专业技术人才。高校具有科技创新优势,地方在开展经济建设过程中,需要高校面向社会提供的技术应用、开发、管理研究为支撑。

老工业基地振兴需要高校培养政治信念坚定、道德品质优良、知识结构合理、心理体魄健康、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这也是开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目的所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要完成这一艰巨使命,高校就必须始终强化育人这个最根本的职能,首先要大力实施“人才强校”的战略。没有一流的人才就无法创办一流的大学,只有全力打造好一支师资队伍,才能为国家和老工业基地建设不断输送人才,才能把学校建成培养适应老工业基地振兴需要的高级人才的摇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高校永葆生机的源泉。高校办学成功必须体现在推动和服务社会发展上,这不仅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实现主要是以教学和研究活动为基础的科技创新来实现的。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必由之路。

为了更好地实现科技创新成果与老工业经济发展相结合,高校必须为科技创新搭建平台。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是加强高校社会服务功能,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和科技创新的有效举措。高校必须具有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能力,取得技术创新的突破,才能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形成。高校要利用学科、人才、科技优势,从多方面着手服务老工业基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要充分发挥好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就必须有一批一流的学科作为支撑。当今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提出的是综合性、复杂性、关键性问题,这需要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多学科展开联合攻关,需要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以地区和国家经济建设的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学科建设和布局,积极发展新兴学科,大力促进理工结合、交叉和渗透,使学科发展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后劲。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是一所因煤而兴、因煤而立的大学,如今已成长为东北地区学科齐全、优势明显的综合性大学。我们不断强化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立足辽宁、辐射东北、面向全国,通过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实力,增强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我校依托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优势,紧紧结合老工业基地振兴需求,建立产、学、研联合体,实现教育、科技和企业的三方共融。目前我校不仅在内蒙古霍煤股份有限公司、神华西部铁路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教学科研基地,而且与其联合成立上市公司,并已初见成效。在矿山灾害治理、安全工程、测绘科学与工程等研究领域形成了明显优势和突出特色。我校充分发挥在矿区开采沉陷治理、石油开采等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独有优势,利用与企业建立的合作关系,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特别是为学校所在地阜新市经济转型做好服务。

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春风让高校充满生机与活力。作为国家及东北地区培养专门人才和科学研究的基地,我们要积极深入研究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参与经济建设的重大项目,为老工业基地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