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关于邓小平发展思想的一点认识

2004-07-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继兵 我有话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继承毛泽东发展思想的基础上,邓小平科学地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功和挫折的历史经验,认真分析其他国家(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衰成败,在发展观上作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贡献。

观察发展问题的世界眼光

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是当代世界的

主题思想。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邓小平文选》第2卷105页)。正因为世界要和平,经济要发展、人民生活要提高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所以邓小平总是一再提醒全党和全国人民,当代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要敢于、善于借鉴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一切先进的东西来发展自己。由于具有开阔的世界眼光,邓小平大胆突破了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科学地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兼容问题。

界定发展内涵的全面视野

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邓小平文选》第2卷208页)。在发展内涵的理解把握上,邓小平始终坚持全面的视野。邓小平对发展内涵上的全面性理解,突出地表现在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主题的回答上:“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滞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2卷312页)。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级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全盘西化”更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等等。邓小平作出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373页)的论断,实际上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目的等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的综合上揭示社会主义的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全面性要求。

规定发展任务上的中心意识

邓小平一方面强调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发展任务是多样的,另一方面又强调要有“中心”意识,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不动摇。在邓小平的指导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后来邓小平又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并一再强调要长期坚持不动摇。他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顽固”一点。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中心任务,这样的中心意识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观点,也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世界其他国家并不因为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停止他们的发展脚步。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更显严峻。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首先就是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只有抓住经济建设这一发展的中心,才能为社会主义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保证。

检验发展效果的标准理念

社会是否发展了?如何衡量发展的效果?邓小平的1992年南方谈话,为我们概括了判断发展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372页)。不管是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还是人民生活的改善,都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变化。用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来作为衡量发展的标准,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确保社会主义发展的生机。因此,“三个有利于”是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统一的标准,这个标准理念中包含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在中国,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标准。邓小平多次强调,我们做事情,要看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样体现了人民群众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更加注意“以人为本”,倡导“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这必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2002级博士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