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蓄水一年看三峡

2004-07-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郑北鹰 我有话说

大坝:运行安全正常到今年6月,长江三峡蓄水已经一年,据长江设计院副总工王小毛介绍,一年来,枢纽工程运行后检查及各建筑物监测资料表明,包括左岸二期大坝工程、双线五级船闸工程、茅坪溪防护坝工程等在内的三峡枢纽建筑物运行安全正常。

为确保大坝运行安全,三峡大坝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安全监测手段,对大

坝的运行状态进行严密监测。大坝上埋设各类监测仪器近1万支,形成了完整的安全监测网络。一年的监测结果表明,三峡大坝的各项指标均在设计范围内,坝体工作正常。

三峡工程枢纽泄流设施运用以来,已经受了2003年汛期宣泄洪水运用考验。在汛后枯水期对泄洪深孔特别是22个导流底孔全部进行了抽干检查,结果表明,底孔泄流运行正常。

三峡船闸投运以来总体运行情况良好,没有发生大的碍航或停航故障。2003年12月和2004年2月对三峡船闸的南线和北线进行的排干检查表明,船闸输水隧洞及闸室结构运行正常,没有发现危及结构和设备安全运行的质量问题,一般性缺陷已按设计要求进行了处理。

发电 光照半壁河山

自去年7月三峡左岸电站首批发电的2号、5号机组开始发电以来,至今三峡电站已有8台机组投入运行,总装机容量达560万千瓦,相当于两个葛洲坝,日发电量1.15亿千瓦时,相当于一天一个3万吨标准煤矿产煤的发电量。

截止到6月16日12时,三峡电站已累计发电232.2亿千瓦时,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被输送到华中、华东、广东等地区,转化成巨大的经济效益,对缓解当前全国缺电形势发挥了积极作用,也直接促进了全国电力的联网。

长江设计院三峡工程设总袁达夫说,三峡电厂安全、稳定运行了200多天的实践证明,三峡电站总体运行情况良好。电站的运行管理水平日趋提高,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系统高度的自动化水平也得以较好地体现 一个装机70万千瓦的机组从开机到并网发电仅需5分钟,包括三峡、葛洲坝电站在内的众多机电设备、9万多个接点,成功实现了监控自如、信息畅通、安全可靠运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综合利用效益。

航运 黄金水道功能初显

目前,三峡船闸已具备正式运行的条件,通过三峡的货运量,由以前最高年份的1800万吨迅速发展到通航一年来的2900万吨,已经发挥了“黄金水道”的作用。据统计,自2003年6月18日至2004年5月底,三峡船闸共运行343天,船舶有载过闸7842次,通过船舶63674艘次,完成客运量192万人次,货运量2900万吨。

长委三峡船闸设总宋维邦说,三峡船闸自去年6月试通航以来,总体运行情况良好,未发生大的碍航或停航故障,较好地满足了目前航运的需求。

关于当前三峡船闸出现船舶通行不畅这一新问题,王小毛解释说,主要是船舶的标准化、大型化问题没有解决好。按照设计的船型主要是6种主力船型,但目前在长江上从事运输的船型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影响了船闸的运行效率,造成了一些积压。

据介绍,船闸通行不畅这一新问题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交通部计划用15年的时间推进三峡库区的船舶型号标准化工作。

地震监测 蓄水未触发大震

蓄水一年来的地震监测表明,三峡工程蓄水后库区微震和小震有所增多,但是大于2级的地震极少,对三峡库区没有危害性影响,更不会对三峡大坝造成影响。

为严密监测和准确预报三峡水库蓄水后可能诱发的地震,三峡工程建立了先进的水库触发地震监测预报系统。已投入运行3年多的三峡库区数字遥测台网,是一个拥有26个地震台站的网络系统,它可以严密地监测水库触发地震发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长委原综勘局副总工、地质专家薛果夫说,长委早在1959年就开始开展三峡工程的地震监测工作,在综合分析多年监测结果的基础上,专家们一致认为,三峡水库触发地震虽不可避免,但绝不会是灾害性的。因为三峡大坝坝址在一个完整的花岗岩岩体上,是相对稳定的地块,本身没有断裂和破坏;库区最近的可能产生的地震的断裂离坝址有17.5公里远,该断裂上如发生地震并传到坝址来,实际发生的基本烈度,即破坏程度不会超过6度,而工程设计是按照7度设防的;同时,国内外工程实践表明由水库造成的触发地震,一般不超过这一地区天然地震的水平;而三峡的地震烈度不会超过6度,所以对三峡大坝不会造成超越设计的伤害。

泥沙监测 泥沙淤积轻于预期

泥沙问题是三峡工程最重大的技术问题之一,蓄水一年后,三峡工程基本没有受泥沙淤积影响。

由长委水文局提供的最新监测结果显示,三峡水库蓄水一年间,入库泥沙量减少,每年的入库泥沙量由多年平均的4.5亿吨减少到2.2亿吨。这些泥沙60%淤积在库内,另外40%排出库外,水库排沙比达40%,比原来设计计算的33%高,说明泥沙淤积比预想的要好。长委总工、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说,为防止由于流速减缓导致库区泥沙淤积,按照设计要求,三峡水库采取了标本兼治的措施 在水库运行调度上,采取“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以增加水库排沙量,保留水库的绝大部分有效库容。同时,通过在三峡工程建筑物布置上采取一系列排沙、防淤工程措施,配合恰当的调度和辅助清淤,以确保航道畅通和水电站正常运行。

近年来,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有效地减少了入库泥沙总量。据专题研究测算,实施各类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后,仅三峡库区 长江干流区间 河流年均减沙390 480万吨。同时,最新监测表明,长江上游泥沙含量已呈明显下降之势,三峡库区的水土流失正以年均1%的速度递减。

移民搬迁 总体进度超过规划

目前,三峡库区已累计搬迁安置移民86.97万人,外迁农村移民14万人,整体比规划设计提前了20% 40%。

长江设计院有关负责人说,由于三峡工程移民工期为17年,长委因此提出并实施了按阶段制定移民规划设计,二期移民工作已于去年完成。三期移民搬迁工作开始,最后一批外迁移民工作也于日前正式启动,计划外迁移民2.53万人。为顺利完成最后的移民搬迁任务,长江设计院已编制完成《三峡工程三四期移民迁建进度及分年投资规划调整报告》,经审查批准后,可指导三、四期移民的搬迁安置工作。

由于大量移民资金的投入及移民建设的促进,三峡库区搬迁的10年,也是这一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的10年。其中二期蓄水涉及的12个区县固定资产投资比十年前增长了10倍,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住宅面积年均增长分别达17.74%、13.17%、10%。


三峡工程蓄水通航一年来运行正常。7月6日,江水正通过三峡工程泄洪坝下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