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难忘那激越的号角

2004-07-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马兴宇 庄电一 我有话说

7月4日至9日,本报记者随中央新闻单位采访团在北京和青海采访期间,曾与李建保博士有过几次断断续续的对话,也旁听、记录了其他媒体同仁与李建保交谈的一些片断。从这些对话中,我们可以更直接地触摸、感知这位充满报国热情的青年科学家的心迹和心声。

记者:改革开放后重获上大学机会的七七、七八、七九几

届学生,被他们的前辈及后来者称为是“黄金般的一代”、“有社会责任感的一代”。您属于七七级大学生中的一员,这一段的上学经历,给您印像最深的是什么

李建保:当时百废待兴,大地回春,一批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年轻人,突然得到了上大学的机会,而且大多数是在国家资助的情况下完成学业,那种珍惜机遇、勤奋学习的气氛,感激社会、回报国家的心情,至今仍让人感动。就拿我自己来说吧,从小生活在南昌市郊一个村庄,7岁丧父,兄妹4人靠母亲一人抚养,上学用的作业本,是老师们用同学作业本后剩余的空白纸裁剪合订后为我特制的,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时断时续念完中学。高中毕业投身一位木匠师傅门下学谋生之技两年后,有了报考大学的机会,上大学时又一直拿的是最高的人民助学金,珍惜时间、感恩社会,是很自然的事情。还记得当时随着国门打开,面对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巨大落差,许多年轻学生对作为中国人感到自卑,对于国家的发展前途感到渺茫,这时,清华大学七七级的同学响亮地喊出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号召当时的年轻人摒弃空谈,抛开空想,努力学习,以实际行动为社会的繁荣昌盛奋力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这么一个简单的口号,在当时的大学生中引发强烈共鸣,深深映在七七、七八届同学的脑海中,也成为我个人这20多年来心中的号角。20多年来,这句话像激越的号角影响了七七、七八届一代人,激励着我们那几届同学一切从争取为社会发展多作贡献作为出发点,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有益社会的事情。

记者:据有关方面介绍,您是当时首批留日生150多人中第一个回国的,1988年3月29日参加完东京大学博士生毕业典礼,3月30日回到北京,三天后就开始在清华大学上班,当时为什么那么急着回国呢?

李建保:那个时候就想赶快回到国内来,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为祖国做些什么,那时有我这种想法和行动的留学生并不少。当然当时也面临着很多诱惑,国外的各方面条件都比国内强,作为一个常人,也有对舒适环境的向往;亲属朋友也有不少人劝阻我、开导我,早回国不如晚回国,按期回国不如延期回国,长期工作回国不如短期访问回国,中国护照回国不如绿卡回国,青春报国不如华侨爱国,在国外呆的时间越长越值钱。我想我不是一定要别人来估价我,我要争取在自己国家高速发展而需要我们的时候,为国家做一些事情。我把我回国的想法告诉我的导师,他说,你对你自己祖国的热爱,曾经感动过我,震撼过我的心,我一直为你感到骄傲。你回去吧,现在的中国确实需要你这样的人,我相信你的能力和知识能为你的国家所用。

记者:回国16年来,您最深的感触是什么?

李建保:经历不少,感触也不少。从个人工作经历上来说,由于回国后教书育人、发表科研论文上都较勤奋,1991年成为当时清华最年轻的副教授,1993年成为清华最年轻的教授之一,1995年成为清华最年轻的博导之一;由于在耐1800度高温碳化硅陶瓷晶须纤维、智能材料、电磁波陶瓷材料、陶瓷复合电极材料等新材料应用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国家给了我不少荣誉和担子。从个人生活经历上来说,住房从门卫的临时房,到8平方米的筒子楼、一居室、两居室,直到120平方米的教授楼,10多年搬了五六次家,个人绝对收入10多年也提高了100倍,这种速度世界少有。

记者:从繁华的首都来到青藏高原,往日得心应手的科研教学变为生疏复杂的管理事务,当初有没有犹豫过?

李建保:我曾跟朋友们开玩笑说:我过去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是让人羡慕的,现在的状态则常让人产生同情和惋惜的错觉,这个反差是够大的。当初学校领导找我谈话,我不是没有犹豫过,也不是一点都没有掂量过这件事的得失,但一想到当初回国,就是希望用自己精力充沛的年华为国家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现在既然大家认为我能为西部大开发特别是西部教育发展做一些事情,我当然应该义无反顾地走向高原、走向西部。

记者:任青海大学校长前,您并未来过青海。刚到青海时,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

李建保:来了青海才知道,中国的差距是如此之大。文字上说东西部的差距在3倍左右,来了之后,才知道差距何止3倍!青海全省年财政收入30个亿,清华一年的产出是32个亿;现在东部一个大学每年的经费投入都在数亿元以上,青海大学建校40多年总投资才一个亿。更大的差距在人才上:我来青海时,全省12个博士,实际在青海工作的只有8个,加上我是第9个,而我在清华的一个专业实验室就有20多个博士,其中15个是留学生;到青海赴任前,我曾上网查询青海大学的资料,没有大学的网址,青海的网页上也没有青海大学的介绍;到今年3月份,我们全校才开通宽带网,至今,全校30%副教授以上人员尚没有个人邮箱……

记者:听青海的同志介绍,来青海后,您花了几个月时间跑了不少地方,对青海的环境、资源、生态等各方面情况作了大量调研,搜集、阅读了不少有关青海高原及西部的风俗、历史、文学、省情、政策研究等方面的书籍和资料。是否可以这么推断,正是这种巨大的落差和下了功夫的调研,使您更好地找到了自己来青海工作的定位?

李建保:来西部之前,我对于国家造这么大的声势,花这么大的力气,进行西部大开发,并不十分理解,因为从简单的经济效益来看,在西部投资的回报效率肯定不是最高的。但是随着了解的深入,我慢慢体会到中央和政府为什么那么重视西部大开发,为什么那么重视青海的发展,为什么要把青海大学作为重点工程来建设。开发大西部,发展青海经济,改善青海环境,是大势所趋,但是,这不仅取决于政策和资金,更取决于实际操作的人员的素质和受教育的质量。所以,青海需要一所高质量的大学,青海大学需要把自己放在西部大开发的格局中来找准位置,而我作为青海省欲倾全力发展的一所大学的校长,任务就是把西部大开发对人才的需求落实到青海大学,让西部大开发的阳光照射到青海大学!

记者:您到青海来工作,在个人的科研事业上可能面临重大的牺牲,您个人对这种牺牲怎么看?

李建保:也不能说一点也不在意,毕竟我是一个吃科研饭的。我曾经跟有关领导开玩笑说,我在北京的舞台在缩水,我的科研饭碗越来越小了。但认真想来,我到西部来担任一所大学的校长,通过科技对社会的贡献度可能失去了20%,但在另一个领域的贡献度,则可能由原来的零增加到40%-50%,那我对社会的贡献总量还是增加了。

记者:您到青海大学后,曾给留日的学生们写信,向他们呼吁:我已经到了中国西部,你们怎么办?您到西部的举动,会不会对一些已归国或尚在国外的留学生,产生导向效应呢?

李建保:会不会我不敢说,但我的一些感受,相信留学生群体中大多数人能理解。我曾在给美国《侨报》的一篇约稿中写到:一个动物,不能没有自己的家园;一个人,更需要自己的国家。我们还做不了世界公民,我们需要一个认同自己的国家,一个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并且认同我们自己的国家。回顾回国后十几年来的经历,我越来越觉得,中国社会太需要留学生了,不仅仅是科研教育领域需要,在更广泛的领域需要留学生来发挥作用。留学并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你原来的群体。回来一个人,点亮一片灯!回来一个人,开拓一片地!在自己的土地上,才能充分体量作为公民和主人的感受,才能在多个层面上发挥才能和智慧,才能做一切你想做的对中国社会有益的事情!

记者:当今的大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也面临了比前几代学生更加残酷的就业、升学的压力。您是否愿意对今天的大学生们说点什么?

李建保:这是我非常愿意的。当了两年多大学校长后,对人才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人才不仅仅是学历、年龄的概念,能做事且愿意做事的,就是人才;年轻人要成才就要学好本领,要真的有几把刷子;要成才,就要选择能发挥自己更大能量的舞台。充分利用现在社会的自由度,把个人的选择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最终是一个青年人能否成才的关键因素!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