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实践中深化教育理念

2004-07-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宋晓梦 我有话说

“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忙什么?”不久前,一位退休的老记者问我。我回答:忙改革。从国家级项目到各省市区级项目;从各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教改项目到各中小学校级项目;既有整体性教改项目,也有单科教改项目。这些改革既各有特色又互相渗透;既各自为战又相辅相成。不了解这些改革,就不了解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不

介入这些改革,就不能介入基础教育的主流。但基于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而进行的教改项目却并不多见。不久前,笔者在沈阳参加了“主体教育中小学外语课程与教学改革首届学术研讨会”,使我有机会从外语教学的角度,对“主体教育”这一八五、九五、十五的国家级重点项目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从中捕捉到基础教育改革的某些共性现象。

“主体教育”实验研究至今已持续了12年,对我国中小学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在对学校教育现代化发展进行宏观思考的同时,主题教育课程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力求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以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学生个性的生动、活泼、主动与和谐的发展。

主体教育视野下的外语课堂教学问题,涉及课堂教学的活动设计、外语学科文化性及发展性教学策略等问题。在理论研讨的同时,由北京、武汉、成都、厦门、昆明、深圳、沈阳等地区课题组成员校提供了12节研讨课。

主体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由于其价值取向与2001年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完全一致,所以坐在“主体教育”改革的课堂中,与坐在课改实验区的课堂中,让人感到不仅似曾相识,而且简直如出一辙。

“任务型”教学模式日臻成熟

“任务型”教学模式是指学生通过参与、实践、合作,完成特定的“任务”,从而掌握学科知识的一种教学形式。由于这种形式有利于激发兴趣,培养能力以及合作、创新精神,所以被各种教育教学改革广泛采用。

在外语教学中主张采用“任务型”教学的人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往往是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如订机票、填表格、购物、借图书、讨论问题、听天气预报……“任务”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娱乐中所做的各种有目的的活动。因此,“任务型”教学是把书本知识与生活本领结合起来学习的一种方式。

在沈阳主体教育外语教学交流会期间,无论是展示课、座谈会还是学术论文,“任务型”教学的经验与问题是大家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与会专家与教研人员普遍感到,经过多年的探索,不少教师在“任务”的设计和课堂实施方面已能做到不仅新颖有趣,符合儿童少年的认知规律,而且紧扣教育教学目标,在避免形式主义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例如东北育才学校教师张挥,讲高一英语《Agriculture》 农业 ,课前了解到,学生对讲农业的课文内容不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一场比赛:在要求学生通读课文,对其内容有了大致了解后,老师将关于课文内容的一系列问题写成纸条进行分组比赛。比赛的规则是:每组每次派一名同学抽出一张纸条,阅读上面的内容,并判断是否正确,然后快速贴在黑板True 正确 或False 错误 一边,后边的同学以此类推。比赛结束时,用时最短,错误最少的为优胜组。由于活动形式激发了小组间的竞争意识和各组的团队精神,学生参与的热情异常高涨,弥补了课文内容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的缺陷,比强迫学生一味反复读背,显然更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完成“任务”的手段往往是复合的:听录音、看录像、对话、小组采访等等。“任务”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厦门外国语学校吴萍老师在教一篇“问路、指路”为主题的对话时,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地图和设定的场景,以小组为单位,用学过的句型、单词编写对话;布置的作业是:以学校为出发点,设计沈阳一日游路线图并附英语说明。这类“任务”的设计,既基于教材,又是对课本知识的应用和拓展。

没有高水平的“主导”,就没有高质量的“主体”

近年来,在纠正“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病后,基础教育领域又似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却忽视了教师的主导性,教师成了学生的“尾巴”,致使某些地方教学质量滑坡。交流活动期间,可以明显感到这一问题已引起重视。大家认为:学生主体地位能否高质量地体现,取决于教师主导作用能否高水平地发挥。“主导”得好,“主体”的能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才能避免盲目和低效。成都实验中学的刘澜老师根据一篇关于比尔・盖茨的高中课文设计了一堂“谈论名人”的主题讨论。导入部分放映了一段父子俩讨论比尔・盖茨的录像,然后向学生提问:“关于比尔・盖茨,你们还知道什么?”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进一步熟悉了课文内容,老师又从比尔・盖茨引申到其他名人的生活态度、事业成就,让学生用英语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既掌握了这一课的英语知识,又开阔了视野,熟悉了更多的相关词汇。同时也受到“尝试才有收获”的人生观的熏陶。东北育才学校宋岩老师收集了大量英文歌曲,然后让学生自己把学过的句型或词汇填进去,在班里开演唱会。小学生对这个活动非常喜欢,小组讨论、试唱、修改,忙得热火朝天,不仅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了英语,而且培养了创新精神。

能力的形成需要知识的支撑

在大家欣慰于“任务型”教学模式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不少专家也指出:目前在各种基础教育改革中,忽视“两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倾向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否则,我国享誉世界的基础教育的优势将不复存在。

在这次交流活动中,香港中文大学英文系访问学者武尊民教授在看完小学的展示课以后指出:几乎没有一个老师注意到单词的拼读、唱读,这是一个重要的能力,初学英语者要把这个基础打好。北师大英语专家胡春洞教授看过中学展示课后也提出:不要把“任务型”教学模式当成唯一的教学模式,所谓用英语“完成任务”,就是要用英语做事,没有一定的词汇、语法基础,就做不成事,做不好事。所以不能强调了交际,就放弃了对单词的记背和语法的讲解。两位教授都感到,目前的课似乎“动”得太多,有的课从头到尾都在做各种各样的活动,小孩子本来自控能力就差,这样会助长浮躁、不刻苦。最好是动、静结合,快乐学习与刻苦学习不可偏废。

英语专家刘道义编审在为这次交流提供的论文中强调:在改革创新的同时,对传统的好经验和方法,不应该一概否定。如中国人记忆外语语音、词汇、语法有许多方法,长期为实践证明是有用的,仍要加以宣传,大胆使用。在谈到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时,她认为:在传统的外语教学中,有过分依赖知识讲授的教训,学生记背的单词和语法规则,只能应付知识性的考试。听、说、读、写能力很差。现在接受了教训,课堂生动活泼,在“用中学,学中用”,然而又出现了从一个极端发展到另一个极端的倾向。有的教师因课时少而忽视知识教学,教科书中的“发音和拼法”被舍去不做交代,致使不少学生因记不住单词而掉队。有的教师不敢讲语法,怕被批评“走老路”。这样做是不可取的。知识不等于能力,而能力的形成需要知识的支撑。知识的教授是取消不得的。但是,知识的讲解不要贪多求全,应精要、好懂、管用。

改革,意味着创新、发展。争论与分歧的存在有利于开拓思路,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由于很多问题具有“共性”,所以目前正在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注意吸取其他教育改革项目的经验、教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