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试论电视台的有效管理

2004-07-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袁林凤 我有话说

随着我国电视台业内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及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冲击,“管理出效益”越来越紧迫地摆到了电视管理层的面前。我们知道:只有当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之时,卖方市场形成之后,管理的价值才会为管理者充分认识。而今天,我国的电视业正面临着从“粗放型”发展到“集约型”经营的转变,电视业的

“卖方市场”已经形成,所以“管理”一词也就愈来愈频繁地出现在电视管理层当中。为了事业的发展,作为一个管理者,既要有加强管理的决心和信心,还应该具备管理的技巧和能力。

在电视行政管理中,我们遇到了两个最突出的问题:一是工作量边界的模糊性,二是“有效管理幅度”的限制。工作量边界的模糊性是一切智能性劳动的特点。对智能性的劳动岗位,你无法界定他的工作量。规范化、精确化(数量化)在电视行政管理中的局限性很大。干部职工的“能动性”是首要的,作为管理者,应该把“要你做”转化为“你要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混沌管理”和“人本管理”是电视管理应该秉承的基本理念。“人本管理”是指确立“人”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围绕着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去开展管理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管人”不如“管心”。它是针对于“科学管理”中蕴涵的“经济人”前提而言的。因为,按照这个假定,只要有足够的物质刺激,被管理者就会有积极性。其实问题并非如此简单。“混沌管理”则是相对于“科学管理”中的“定量化”而言。它所要求的是“有限的规范、模糊的界限和人文关怀”。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东方哲学精神。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混沌”不是“非理性”的代名词,而是一种思维方式。因为,即使在科学技术充分发达的今天,人类也仍然面临着大量复杂的、无法用简单的、确定性的方法予以解决的问题或对象,需要用“模糊性”的思维方式来对待它们。“人本管理”和“混沌管理”是两个内容有所交叉的概念,它们分别产生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的东方和西方,但是在重视“人”的能动性方面是一致的。这种“殊途同归”的现象恰恰说明: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在管理中的主体性地位越来越突出。在电视管理的基础工作方面,我们还面临着许多“盲区”。其中,最突出的是工作量考核和成本核算的不精确性。这里既有我们实践经验不够的问题,也有文化和知识新产品的劳动消耗本身难以精确计量的问题。这使得我们只能在一些方面采取“混沌管理”的思路进行管理。况且,在目前我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基础工作方面的“盲区”可能在管理的其他方面带来诸多问题,这要靠增强亲和力和凝聚力,大家自觉地节约和奉献来弥补。如果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情感对立,被管理者有一种打擦边球的心态,任何自以为高明的管理招术,都是收效甚微的。这在中外管理史上已有诸多明证。电视又是一个非常需要“创意”,需要依靠人的自觉性和能动性的事业。可以说“创新”是电视的灵魂,电视竞争的核心是人的创造能力的竞争。从根本上激发、提高劳动主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是管理者的根本任务。这些是必须对电视进行“人本管理”的客观依据。当然,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核心是强调重视人的能动性,同一团和气的“好人主义”管理决不是一回事。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在现代管理领域,无论宏观还是微观,对于管理者来说,“人本管理”和“混沌管理”的思维方式及其技巧都是应该受到重视的,尤其是在需要创造性的地方。电视是一个需要创造力的行业,是一个需要从业人员在思维和实践方面都充满活力的事业。因此,从根本上激发、提高劳动主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不仅是电视事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根本任务,而且应该成为电视的管理哲学和管理者的基本理念。

综上所述,对于电视行政管理来说,我们不能去追求所谓的“精确”和“定量”,至少是不能把它们作为主要的管理手段,反过来,我们应该注意增强管理的人文格调和人性色彩。从这个角度看,在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和管理思想的资源储备中,有很多值得我们重视,可供使用的方法和手段。

作者为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