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李公涛率子携孙刻出中国最大民办碑林

2004-08-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刘先琴 通讯员 屈春山、李天良 我有话说
本报郑州8月1日电 在河南省开封市龙亭湖西岸,一座融古典园林建筑艺术与碑刻书画艺术于一体的“翰园碑林”现已基本建成,迂回数公里的长廊里,历代书法大家作品镌刻于青石之上。很难想象,这是一位年逾7旬的老人,带领全家历经20年艰苦劳动修建而成的。更令人敬佩的是,他刻碑并通过公证立下家训,要将目前
总资产1.5亿元的碑林全部无偿交给国家。

李公涛平生喜爱书画,对书法有相当的鉴赏力。1983年他因病从供销社退休,当时开封市正在开展一场“重建历史文化名城,发展旅游事业”的大讨论。想到三个儿子承包或创办的企业都有赢利,家庭收入足以支撑启动一个大工程,李公涛萌发一个念头 倾其余生,广收天下墨宝镌刻于石,兴建一座集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当代最大碑林,为古都开封添彩,为后人留下一份文化不动产。

家人起初不理解他,李公涛召开家庭会,拿出自己精心绘制的翰园碑林蓝图,动情地说 “一个人吃穿再好,如果不想着国家和人民,那还有什么意思。我一个人能力有限,但咱认准弘扬民族文化的正路,子子孙孙一直干下去,肯定能实现理想。”全家人被感动了,很快将400多平方米的院落辟为刻碑场地,十几间住房也腾出来当了办公用房,开始了工程筹备。

为了保证石刻作品的质量,李公涛向当代书法名家发函征集作品,同时向中国书法家协会汇报,中国书法家协会破例向全国书协会员发出征集作品函。为选石料,李公涛上河北、下山东,到7个碑石产地考察,最后选中了曾用于宋代皇陵碑刻的偃师、巩县石料。为了刻碑,他遍访碑刻之乡,选聘了十几位石匠,又挑选了两位技艺超群的刻碑人,出资送到西安碑林、新安千唐志斋等地参观学习。为了节约,李公涛和家人出差不坐卧铺,住最便宜的旅馆,吃饭经常是馒头就咸菜。大儿子让出住房办公,一家5口人上下铺挤在一间房内;小儿子自己驾车拉石料,中途修车被蒸汽烫伤了半个身子;小孙子被院内堆满的石材压断了双腿……全家人正如“家训碑”中所写:“只许投入,不许索取,迎难而上,百折不回,直到碑林建成,无偿交给国家为止。”

如今的翰园碑林占地120亩,分园林与碑刻两大景观区,碑林区的主体碑廊是一组“田”字形仿古建筑,总建筑面积10150平方米。3700多块碑刻就镶嵌在这些古典建筑的回廊之中,分为历代书法、中山碑、现代书法、篆刻、绘画、国际人士留墨、少数民族文字书法、名人题词、名人书法等门类。上自甲骨文、下至当今各种书体流派风格,皆汇于此,其中绘画和篆刻入碑专设碑廊还开了中国碑刻文化的先河。

李公涛艰苦创业,被社会誉为“当代文化愚公”,开封市政府委任他为翰园碑林终身主任,推举他为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翰园碑林也被定为河南省和开封市青少年道德教育基地。

背景资料:翰园碑林简介

总长3公里的碑廊是翰园碑林之魂,共有十大部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楷书名家田英章书写的《前言》,文字精炼,字划严谨,推出第一部分“历代书法碑廊”。这里有中国书法艺术滥觞甲骨文,有王羲之行书、张旭草书、宋代四大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书法,宋徽宗的“瘦金体”更在其中。明清时期从祝枝山、文征明到郑板桥、吴昌硕、康有为,真草隶篆,各呈异彩;“中山碑廊”选刻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元老及当时名人黄兴、蔡元培、马书伦、徐悲鸿、于右任、齐白石、张大千等人墨宝,不仅体现了当时的书法艺术水平,更能促使人们回忆孙先生倡导的国共合作,激发有识之士在新形式下促成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现代书法”碑廊汇集了新中国成立后以来当代的全国书法名家珍品。按照书体篆、隶、楷、行、草分别镶嵌。既有领袖人物毛泽东的笔迹,也有鲁迅、舒同、启功、赵朴初等文化名人的作品,台湾、香港、澳门书法家的名字也在其中;绘画和篆刻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瑰宝,但几千年文明史上从未将其列入碑林,翰园碑廊弥补了这项空白,开创了绘画与篆刻入碑并专设碑廊的先河。古今篆刻大家的金石治印、丹青绘画,用石刻手法表现,更加令人回味;“少儿书法碑廊”中,年龄最小的作者仅有4岁,那些略带稚气的佳品,让每一个欣赏者看到了书法艺术的未来;走进“国际人士书法碑廊”,侨胞和外籍人士笔力雄浑的字迹,让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名人题词碑廊”和“名人书法”碑廊既选刻了江泽民、李铁映等领导人为开封和碑林的题词,还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朱德、董必武的墨迹。他们不仅是众所周知的名人,书法造诣也各有千秋,独具风采。

在“少数民族书法碑廊”里,选有朝鲜文、锡伯文、维文、藏文、满文、蒙文等书法碑刻,他们各具特色,竞放异彩。

另有“赞助碑廊”记下了社会各界对工程浩大的翰园碑林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碑林精选了石刻工匠,全部石碑无一雷同,精湛的雕工使书法家们的艺术“跃然石上”,真实再现了大家风范,浏览之中,品味到的,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文化享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