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2004-08-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吴尚民 我有话说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在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深刻总结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以及世界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抓住2

1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进入新世纪,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一系列新的重大变化。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面临新的形势。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工业化、现代化速度加快,国民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凸现。比如,城乡差距扩大,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0.2提高到目前的0.45,突破了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因此当前是我国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在这一阶段,有可能出现两种发展结果:一种是搞得好,经济社会继续向前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另一种是搞得不好,出现贫富悬殊、失业人口增多、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与西方的经验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在完成工业化任务后才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而我国在工业化高成长时期就面对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问题;西方国家是把大量不可持续的发展向不发达国家转移来维持自己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而我国则不可能采取这样的战略。所有这些问题,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既找不到现成答案,又无可资借鉴的先例,只能依靠我们自己,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为我们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指针。

从国际上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碰撞,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进行新的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代的主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出科学发展观,抓住21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新情况和新问题向党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利益主体多样化、社会组织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在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其积极方面是带来了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伴随其间的若干消极因素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加剧。我们党要从新的实际出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妥善调节和处理社会阶层的利益关系。要把基本着眼点放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同时又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相统一,把全体人民紧密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稳步前进。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带领全国人民进入小康社会以后,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精力,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经济方面,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在政治方面,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完备社会主义法制,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文化方面,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等。要完成好上述艰巨任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各项工作中去,解决好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就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人为本”和“五个统筹”都贯穿着“发展”这个主题,统一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实践中。只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去做,才能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得到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实现、维护和发展,是衡量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标准。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就要正确处理现阶段的社会阶层关系,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要牢牢把握、认真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要高度重视和优先保证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农基本群众的利益,特别是要解决好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促进就业,发展教育,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鼓励他们积极创造社会财富,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就要合理调节收入分配,逐步缩小城乡与地区差距,维护和保证社会公正,从而保持长期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在我国现阶段强调坚持社会公平与社会公正原则,就是要在经济和社会资源的分配中,通过调节过高收入,实行向贫困地区倾斜的特殊税收政策,加大税务执法力度,加强征管,堵塞漏洞等方式和手段,调整各阶层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就要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自然界尤其是人类生态环境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物质条件和必要前提。面对人口增长迅速,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的严重问题,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变传统发展的思维和模式,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的和谐统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