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聚四海英才观天下风云(图)

2004-08-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建栋 我有话说

照片说明:刘伯松(前)在光明网参观。

7月27日,加拿大华人作家刘伯松先生来到光明网,与这个发表了他整整100篇作品的网络媒体进行了一次亲密

接触。

刘伯松是《光明观察》栏目的资深作者。他的祖父是马来西亚华侨,其90岁高龄的父亲至今没有来过中国,他自己也极少到国内来。他说,此次来京,就是为了看看自己赖以了解中国、关心中国的光明网,到底是如何运作的。

《光明观察》是光明网的一个特色栏目,专门发表海内外人士有关中国时事的评论文章。但是,很多经常看这个栏目的网友也不一定知道这样一个内幕―――所有为《光明观察》工作的人员,不管是作者、译者还是编辑,都是义务的,不拿任何报酬。

提起《光明观察》,就不能不提一个人―――资深新闻工作者马德。2001年,有着30年新闻职业生涯、担任过20年新闻领导工作的马德找到光明网相关负责人,提出不拿任何报酬,在光明网负责一个时事评论栏目。2001年9月,由其担任主编的《光明观察》与广大网友见面了。

《光明观察》的定位是“置身国际环境看中国,站在中国立场看世界”通过同步、集中地反映、引导网络舆论,力争达到“影响有影响力的人”的目的。要实现这一目标,《光明观察》就必须聚集一批关心时事、关心中国并对国内外政治、文化有相当了解的专家。

但对于一个没有稿酬的新兴网络周刊来说,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马德意识到,既然没有资金支持,要吸引国内外的专家,就只能发掘大家共同的兴趣和关注点,将《光明观察》关心中国、关注时事的特点充分表现出来,吸引一批热心服务社会的有识之士。当时,马德认识一位新加坡的作者“山客”,就邀请“山客”为《光明观察》撰稿,并通过他联系了几位热心的海外华文作者。

虽然起步之初的稿源有些紧张,但《光明观察》却坚持“少而精、精而专”的办刊思路,坚持用高质量的文章吸引读者和作者,并且定下了“文章不求多,观点要全面;选题不在大,思想要深刻”的编辑原则。正是因为这一编辑原则,《光明观察》很快就吸引了一批国内外的专家。现在,《光明观察》的主编信箱里,每周都有200篇以上的投稿,长期撰稿的作者也已超过130位,其中有1/4是海外华人作家,这些人中,不乏像欧洲华文作家协会主席俞力工这样有重要影响的人。

与撰稿人相比,志愿编译队伍的组建难度更大。编译人员不仅要有很好的外语水平,还要对国内外的政治、文化有相当的了解。不过,令人感动的是,现在已经有20多人,志愿担当起了《光明观察》的编译工作。像志愿翻译联络人田方萌,已经为《光明观察》工作了2年多。

在马德看来,之所以会有这么多人愿意义务工作,是因为光明网面向知识分子的定位和开放式办网站的特点聚集了一批关心国家、关心时事、热心服务社会的专家学者。而且《光明观察》发表的文章能够真正发现问题,并引起大家的关注。看到海外主流华文论坛转载《光明观察》发表的很多文章,马德和所有编译人员一样,都会感到由衷的欣慰。

现在,每个星期,马德和130多位海内外作者以及20多位志愿编译人员,都会兢兢业业地按时为广大网友送上一份他们精心制作的《光明观察》。由于他们都是在各自领域中有建树的资深人士,《光明观察》的观点总是见解独到,富有建设性;《光明观察》的文章总是有血有肉,感人至深。刘伯松在离开光明网时说:“作为海外华人,我们都很关心祖国的发展。希望《光明观察》能够‘聚四海英才、观天下风云’,为中国走向世界、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一份力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